【中美貿易戰】特朗普為何壓低上海談判預期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中美貿易團隊將於本週二週三(7月30日至31日)在中國上海進行新一輪貿易談判,這也是大阪習特會後兩國首次正式談判。
易地而談,中方希望上海談判能夠開啟不同於北京談判的和解之路,但是,美方早已降低了對此次談判的期待值,之前談判中存在的分歧或難題依然影響此次談判的成果。

按照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7月27日的説法,此次上海談判的主要目的依然是討論如何落實大阪元首峯會的成果,就一些旨在表達「善意」的舉措,進行進一步地「澄清」,推進執行。

也就是説,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此次上海行的主要任務,就是確保中國兑現在元首會晤中所做出的承諾,這主要體現在中國儘快購買更多美國農產品。

特朗普7月27日再次提到中國可能採取拖延戰術,直至2020年大選結束。(VCG)

根據美國官員向彭博社等媒體的爆料,此次上海談判主要是為了將之前的「善意」付諸實施,為今後的談判做好鋪墊。至於美國所關切的知識產權盜竊、強制性技術轉讓和中國國企補貼等問題,此次上海談判不會有大的進展。

按照庫德洛的説法,此次上海談判不指望達成任何大的協議,而是重在對兩國談判進行一次「調整」,使之回到5月貿易談判崩潰之前的狀態。庫德洛強調,主要就是中方兑現「善意」承諾,通過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和服務的方式幫助美國實現貿易平衡。

美方的這種低期待值主要源自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

經歷多輪的談判挫折和兩次關鍵的元首會晤,特朗普似乎認定中國在貿易談判中打退堂鼓,完全是在「等待」美國新的總統上台。7月27日,也就是庫德洛表達低期待值的當天,特朗普在白宮表示,中國可能不想簽署貿易協議,而是等到2020年美國大選後和新總統談判更有利於他們的協議條款。他認為,中國可能就是在等待那些出賣美國利益的民主黨人上台。

庫德洛(右)明確提到,上海談判只是回到5月談判崩潰前的狀態。(VCG)

這種認為中國在施行拖延戰術的指控並不新奇。2018年中期選舉前,特朗普及其身邊的幕僚就曾做出過這樣的判斷。當時特朗普採納極端保守派的建議,甚至指責中國干涉中期選舉,幫助民主黨掌控國會。不過,特朗普政府上下這樣説,完全是為了轉嫁內部矛盾,緩解內部執政壓力。現在,特朗普已經宣佈連任參選,正式進入競選階段,其看待內政外交的視角都將圍繞選舉展開,中美貿易談判自然也不例外。

中國商務部部長鍾山加入此次上海談判,也促使美國做出了低期待值的判斷。在白宮7月24日正式宣佈此次上海談判安排之前,特朗普政府幕僚就將鍾山形容為中國貿易團隊中的強硬派。雖然鍾山之前也曾陪同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參與過幾輪中美貿易磋商和電話溝通,但這是美國朝野首次將鍾山角色不斷放大,並通過貼上強硬派的標籤,將其同談判的順利和成敗與否緊密聯繫在一起。假如雙方貿易談判進展不順利,美國對外公關很容易將其歸因於中國立場的強硬。

美國的這種低預期也關乎其對華不切實際的訴求。經歷了一年多的談判,美國也見識到了中方的立場和訴求,不再單方面要求在制度或政策層面做出大的改變,而是熱衷於在購買農產品方面,要求中國買的更多,兑現得更快。

而且,中國保持大原則不變的情況下,嚴守中國經濟主權,同時對美國提出了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立即取消所有對中國加徵的關税;協議談判更加平衡,要照顧到中方利益,而非一個有利於美國的協議;設置購買清單目標也要現實且合理,不能變為強制性的買賣行為。

另外,美國情報分析師和一些媒體也注意到,此次上海談判適逢中國在8月舉行北戴河會議之前,相關中美貿易談判的細節和目標或許都會有所調整。這也是美國降低期待值的其中一個考量。預計中方會繼續堅持以上三個強硬立場。

所以,綜合來看,此次上海談判完全是雙方借元首會晤重啟之前的談判,重新調整彼此的談判目標。

對於中國而言,主要訴求莫過於讓美國兑現接近中國企業華為的諾言,並防止在其他協議層面反悔;

對於美國而言,此次上海談判的主要訴求就是對北京之前的對購買美國農產品與服務的承諾進行一次「再確認」,這對特朗普來説即是短期談判承諾,也是繼續和中國談下去的其中一個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