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防控問題誰擔責 中國外交官為何力辯中國無錯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中國外長王毅、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近日紛紛接受西方主流媒體採訪,回應各方對於武漢肺炎疫情的關切。記者們提出的問題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共同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李文亮事件誰該負責以及此事是否說明中國的透明度有問題(是否需要更開放更迅速)、中國是否失信於民。

劉曉明: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不對

就李文亮事件,英國廣播公司(BBC)訪談節目《安德魯·馬爾訪談》記者馬爾的問題是,「你是否認為中國政府在這件事上做得不對」,「此時此刻中國政府是否已經意識到,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國需要信息更開放、反應更迅速」。

劉曉明說,「我要糾正你的說法,不是中國政府,是地方政府相關部門。事實上,國家監察委員會已派出調查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進行全面調查。」「我們非常開放,我們分享了所有的信息,包括治療情況、病例情況,同時我們也歡迎國際合作。我們認為這次的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全世界應該並肩作戰。」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右)同媒體互動頻繁,經常接受英國媒體BBC採訪,圖為劉曉明2019年7月接受馬爾採訪。(路透社)

當馬爾直截了當追問,「疫情最初爆發時,就有人說中國政府試圖隱瞞,他們對中國政府釋放的種種信息表示高度懷疑。那麼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看到當前的情況,是否意識到中國需要比以往更加開放,到了做出改變的時候」。

劉曉明的回答仍然是,「我們沒有任何隱瞞。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高度評價中方的應對行動。我們與WHO以及包括英國在內的相關國家和地區分享信息,他們對中國體現出的開放和透明給予高度評價」。

他言外之意,做得不對的是地方政府,中方不存在需要信息更開放、反應更迅速的問題,中國已經非常開放。而實際上馬爾記者要問的並不是國際透明度的問題,而是中國政府向國內民眾傳達信息是否存在不公開透明的問題。劉曉明的回答非常巧妙地迴避了這一點。

崔天凱迴避哪一級政府有錯

加拿大電視台(CTV)知名時政節目「提問時刻」(Question Period)節目主持人所羅門(Evan Solomon)也就李文亮事件提問,「中方的這些做法,如何向外界展現政府在處理疫情過程中的透明度呢?」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的回答是,關於透明度,大家對新的病毒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政府決策要基於科學依據,而不是幾個病例。所以,根本不存在中方隱瞞事實和相關數據的情況。

崔天凱善於直面媒體,圖為1月15日崔天凱在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字儀式上發表講話。(AP)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早間新聞」(Morning Edition)節目主持人英斯基普(Steve Inskeep)也就李文亮事件提問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從微博等社交媒體上的網民評論看,大家認為李醫生去世印證了中國的制度缺乏公開透明。中國是存在不公開不透明的問題嗎?」

崔天凱並沒有回答透明度的問題,而是說李文亮是個好醫生,同時也是體制內的一分子,是共產黨員。在英斯基普追問「這是否說明了他效力的政府並沒有對他的警示持應有的開放態度」後,崔天凱稱,我們是信奉公開透明的,但公開透明並不意味着人們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隨心所欲發表言論。政府做出反應時必須要持負責任的態度。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措施,發表什麼樣的公告,像就此次事件發佈警示等,都要基於充分的證據和科學依據。

當英斯基普直接提出中國政府是否失信於民時,崔天凱說有時某一級政府可能會犯錯,這是可能的,在世界各國都很正常。但不能就此說整個中國政府錯了,這不符合事實。當英斯基普問,「在這次的具體問題上,您指地方政府也許犯錯了,但國家層面沒有?」崔天凱並沒有直接回答這一問題,而是說世界各國官員都有可能犯錯,包括美國在內。

王毅未承認一開始的判斷不完整

李文亮事件,除了和透明度相關,各方深層次的關切是這是否反映出中國一開始的疫情應對有問題。路透社記者問中國外長王毅:「一開始中方對疫情形勢的判斷和了解並不是很完整,中國國內有人更早提出了相關預警,最終的決定是怎麼做出的?」

中國外長王毅近來先後同十多個國家外長通話,交流中國在疫情防控上的立場。圖為2月13日王毅在柏林同德國外長馬斯舉行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路透社)

王毅稱,「這次疫情是由一個新型病毒導致的,自然有一個認識和鑑定的過程。實際上每次世界上發生疫情,各國政府作出最終決定前,都必須經過認真和反覆論證,這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中國政府發現病例後,在第一時間採取措施,並向世衛組織作了通報。同時經過認真評估,在很短時間內確定這是新型病毒疫情,迅速建立起覆蓋全國的聯防聯控機制。我們這次採取的措施非常及時,動作非常迅速。這也是世衛組織總幹事到中國考察後得出的結論」。

從「措施非常及時」、「動作非常迅速」等表述看,王毅顯然並不認同一開始中方的判斷和了解不完整一說。王毅的潛台詞是中國做出的決定是負責任的。

在中國,大多數民眾對於李文亮說了真話反被處罰是不滿的。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曾就此發聲呼籲全面調查李文亮事件,讓正義抵達人心。中國國家監察委確實已經開始進行全面調查,但在調查結果尚未出爐的情況下,到底是哪一級政府的責任並不明確,中國的外交官沒有就此事到底該由誰負責說清楚有這一層面的現實原因。

可以明顯看到,中國外交官們在努力消除任何關於中國應對不當、中國有錯、有瑕疵的言論苗頭,集體向外界傳遞了中國政府做法無可指摘的信號。

顯而易見的問題

在湖北武漢,一開始病人得不到及時收治、醫療物資供應不足等問題層出不窮,各種求救求捐的信息充斥互聯網,中國國內輿論對這些的討論早已公開化。一些官員不能及時處理相關問題,在記者會上照本宣科引起了極大民憤民怨。這也是中國政府近來對疫情防控進行人事大調整的原因。一些防控不力的官員被就地免職,一些防控有力的官員被火線提拔,很常見。

毫無疑問,中國在疫情應對上有需要吸取的教訓。

2月10日,習近平在北京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圖為習近平在北京某醫院視頻連線正在病房值班的醫務人員。(新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14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時稱,「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更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應對疫情盡善盡美、毫無錯處,這絕對不是真實的中國。無論是哪一級政府有問題,都是中國需要面對的問題。從這個視角看中國外交官的言論,難免讓人感到生硬,極力為中國辯護的色彩過於強烈。

中國外交官的考量

疫情既是國際公共衛生事件,同時也牽涉國際鬥爭。一些國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污名化中國的機會,借題發揮是常有的事情。中國外交官為中國辯護,是不希望一些問題被發揮利用,這是輿論戰的一部分。

中國外交官的話是透過西方媒體說給其他國家的民眾聽的,目標對象的差異決定了措辭口風的不同。在西方媒體和民眾的眼中,有錯之後是問責,問責之後是下台。公開承認有問題然後被問責,則意味着當政者不會再獲得選票。中國並不希望中國的一些問題被他國民眾以本國的文化標準進行審判,進而對中國產生誤解。

在西方世界,追問政府被視為媒體的職責,肯定政府所作所為並非西方媒體的慣例工作。然而,過度聚焦問題不利的一面,並不能客觀地展現全局。就中國疫情來說,必須承認,不能以一開始有問題否定全局,過分放大一開始的問題是不客觀的,也是不全面的。因此中國外交官的初衷不是營造一個「完美」中國,而是避免瑕疵被放大為焦點,小問題發酵為大事件。

此外,中國目前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應對國內疫情,事態仍在發酵之中,對於疫情的系統性反思甚至是問責並不是主要任務也暫時還未有完全的定論,至於「是否失信於民」的討論也為時尚早。中國外交官事實上沒有能力回答「到底是誰的錯」這樣牽涉國內政治的大問題。迴避問題、為中國形象辯護是他們退而求其次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