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圍墻、除河臭 莫迪大費周章迎接特朗普所為者何?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及其夫人梅拉尼婭(Melanie Trump)於2月24至2月25日對印度進行為期兩日的訪問。這是特朗普上任以來首次訪問印度,為了迎接他的到訪,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可謂是煞費苦心。不僅在特朗普到訪的古吉拉特邦倉促建起了一堵約500米長的圍牆,遮擋貧民窟,還向連接恒河的亞穆納河流灌水消除臭味。

莫迪如此賣力的舉動引發了國內政客和民眾的不滿,貧民窟一位居民向媒體表示:「既然他們在這堵牆上花了這麼多錢,為什麼不用這些錢改善我們的貧民窟?」

印度教地方大黨“濕婆神軍黨”(Shiv Sena)也痛批莫迪政府勞民傷財,稱印度政府的舉動展現出了印度人的「奴隸心態」。該黨還將特朗普此次出訪稱為「Badshah」(皇帝出訪)。

即便國內批判聲不斷,莫迪依舊費盡心思地討好特朗普,他到底有何目的?

部分分析認為,這是因為莫迪在貿易上對特朗普有所求。印度目前正在向美國尋求免除部分鋼鐵和鋁產品徵收的高額關税,並希望美國根據兩國之間的普遍優惠制度(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恢復某些產品的關税優惠。此外,印度還希望美方在農業、汽車、汽車零部件和工程等領域為該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提供更多便利。所以,莫迪此次極力討好特朗普極有可能與上述的情況有關。

但這並非莫迪最重要的目的。對於莫迪而言,討好特朗普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強化美印之間關係。美印目前的關係並不穩定,特朗普多次發表了他對美印貿易失衡的不滿,他還指責印度是「全球關税之王」,聲稱印度和中國等國家不應在世貿組織體系下再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優惠。

2019年6月,特朗普還發布行政命令,將結束對印度的GSP易待遇,將其從GSP待遇框架下的受益發展中國家名單上刪除。美國是印度第一大出口對象,也是第二大進口夥伴。從數據上看, 2018年美印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達1,421億美元,其中商品進出口額為875.3億美元。美國取消印度GSP的待遇將會影響到印度對美國商品出口的10%以上,也就是說至少有56億美元的出口商品不再享受免税待遇,這對印度外貿無疑產生了一定的消極衝擊。為抵消這一衝擊,莫迪一直極力緩和與美方關係,並致力於儘早與美方達成貿易協議。

由於印度民眾不滿一項不包括穆斯林的新公民法,大量示威者在2019年12月22日上街進行抗議並與警察發生衝突。(AP)

而想要緩和與美方的關係,加深與特朗普的私人關係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於特朗普並非一般的傳統政客,其政府在制定施政時並不會墨守成規,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個人性」,在實施政令和決策時,特朗普多數會依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所以,莫迪與其奠定良好私人關係,有利於穩固兩國關係和印度本國的利益。

此外,作為亞洲大國之一,印度目前仍未承擔與其體量相應的全球治理職責。作為中國之外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印度目前在世界貿易組織(WTO)體系和美國最惠國待遇體系下享受着遠大於中國的貿易優惠和好處。再譬如,在氣候治理方面,印度的人均碳排放量雖然較低,但其碳排放總量在2018年已經是僅次於中美的第三大排放國。相較於其他大國的減排承諾,如中國2020年已完成45%,印度2030年的35%減排承諾顯然是不夠的。碳排放權實則關乎一個國家的發展權利,莫迪政府在碳排放量上拒絕妥協的態度可以被理解,但這卻讓他在國際全球治理國際的會議上逐漸淪為輿論攻擊的對象。

樹大招風,特朗普本就對印度怨念不下,如今更滿世界尋找責難刁難的對象,美國對中國和歐盟等國家發起貿易戰的舉措,也給莫迪政府敲響了警鐘,莫迪自然不想在這時惹怒特朗普,為了避免特朗普的槍口對準印度,也為了保持美印貿易上的穩定性,莫迪自然要借特朗普出訪印度的機會對他大獻殷勤,極盡地主之誼,取悦特朗普,穩定美印關係。

除了「外患」,「內憂」也是莫迪考量的因素之一,莫迪目前在國內情況也並不好,其推行的商品與服務税改革(GST税改)飽受爭議、族群衝突也頻頻爆發,此時「印美領導人和諧共處」的形象可鞏固莫迪在印度國內的名望和地位。

然而,特朗普反覆無常的性格難以捉摸,莫迪的盡心盡力到底能否換取特朗普的歡心,讓他在貿易和兩國關係上給出承諾,還得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