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資助企業撤離中國 不必將此炒作為「反華」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益嚴峻,抗疫已成為美歐各國的主流,但疫情之下的政治鬥爭仍然持續。

美國威脅暫停對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撥款,並認為世界衛生組織偏袒中國;美國質疑中國隱瞞疫情數據;美國支援意大利,並稱美國的國際援助比中國多。

種種現象的背後是疫情之下中美政治鬥爭日趨激烈的現實。問題的根本仍然是中美結構性矛盾,美國不希望中國借疫情擴大影響力,不希望中國成為疫情管控的楷模,乃至反襯美國的失敗。

美日新動作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霍士(Fox)商業新聞電視台報道稱,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4月9日在接受採訪時提及美國政府讓美國企業回流的政策,表示我們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例如美國政府可以對美企從中國遷回美國所發生的所有成本,在當年進行100%的費用化處理(100% immediate expensing),也即可以允許企業將這包括廠房、設備、知識產權、搭建、翻新在內的支出項目作為費用,在財務上對這部分金額進行稅前列支,抵扣應繳稅款總額,減少稅負。「我們希望更多的美國公司回到美國」。

美國補貼企業從中國撤離,成為中美經濟脫鈎、美國制衡中國的又一佐證。

4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戴口罩出席在東京舉行的議會上院全體會議。(AP)

且美國並非鼓勵企業撤離中國的唯一國家。據彭博社等媒體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推出了總額高達108萬億日元(約7.6萬億港元)的抗疫經濟救助計劃,約佔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大約兩成。其中一項「改革供應鏈」專門列出2,435億日元(約17.5億港元)資金,用於資助日本製造商將生產線撤出中國,以實現生產基地的多元化。具體而言,2,200億日元將用於資助日本企業將產線遷回日本本土,235億日元將用於資助日本公司將工廠轉移至其他國家。

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兩者官方層面鼓勵企業撤離中國,顯然非同小可。一些媒體已經做出預測,認為這預示着美日要在經濟層面聯手反華,認為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西方發達經濟體,不再認可中國是他們的重要合作伙伴,也不再相信中國發展到最後會成為他們的一員;認為這可能是比2015年美歐日共同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及2018年的貿易戰更不友善的行為。

從「中國物資質量」問題,到「中國疫情數據」疑團,再到中國援助他國抗疫動機不純,國際社會從不缺乏與中國相關的爭議事件。但是在筆者看來,此次美日政府鼓勵企業撤離中國,並非西方從經濟層面打響的對華戰鬥,也更與反華無關。

庫德洛4月9日出席白宮疫情簡報會。(AP)

引申解讀的反華意圖

從庫德洛的原話來看,他的表述是「我認為(政府為企業)立即支付100%開銷將會是郵件很好的事」(I think 100% expensing would be a very good thing),換言之,這是他的一項建議,決定權還在於企業,非強制要求,且也並非政府官方政策。

庫德洛希望產業鏈回流美國,代表了美國政府近年來的願景,此前3月16日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Peter Navarro)也曾說,正推動美國領導人提交行政令,以推動醫療供應鏈從其他國家轉回美國,以降低對外國的依賴。

日本政府公布的「新冠肺炎緊急經濟對策」文件,未提到「中國」二字。文件關於日本企業供應鏈改革的部分,主要是支持日本企業把產能搬回國內,或者是向東盟國家分散,但是並沒有具體指明從中國撤離。文件表示,新冠肺炎大面積傳播的影響,凸顯日本口罩等醫用品供應鏈的脆弱。為了支持產業鏈回歸日本國內或者實現區域多元化,日本政府將對企業供應鏈重組進行援助。

中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參與全球經濟分工,已經是全球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物資供應大多和中國密切相關。美日意在重塑產業鏈佈局,多元化產業鏈供應,這可能造成的結果是企業從中國撤離,進而被引申解讀為針對中國或者反華。但行為的初衷並非是反華。

事實上,美日的行動只是疫情之下各國原有經濟結構弊端的再次凸顯。如果醫療物資的產業供應大都來自非洲、拉美甚至是歐洲,美日同樣會有這樣的行動,不會因為中國而改變。

口罩等醫療物資供不應求,一些國家的民眾只能用塑料袋遮掩口鼻。(路透社)

疫情之下的脱困之策

和美日一樣擔憂醫療物資供應的還有歐洲。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4月6日在歐元區財長會議上為歐盟制定經濟救助計劃時說,從疫情中可吸取的教訓是,歐洲需要在製造口罩等重要醫療器械方面發展「自給自足」的能力,「不管目前這個市場是不是在亞洲建立的……我們都需要一定的自給自足,或者至少是我們自己的製造業作為支柱。」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3月12日發表講話,反思醫療體制,稱讚法國的經濟模式,稱「病毒大流行揭示的是,我們必須將某些商品和服務置於市場法規之外。把我們的食物、保障、照料生活環境的能力交給他人是瘋狂的行為。」

疫情之下醫療物資擠兌,各國互相截留物資的情況非常普遍。如何解決緊缺問題,各國能夠想到的對策是本國具備自給自足的能力。而如何短時間就具備這種能力?從已經具備生產能力的國家轉移產業鏈是選項之一。這也是美日的行動被解讀為鼓勵企業從中國撤離的原因。

一些媒體傾向於將此包裝為對華不利或者反華,有媒體操作的考量,但也要看到,目前醫療物資的全球產業鏈分工是市場競爭的結果。產業鏈會否在疫情之下重塑有待觀察。

話雖如此,疫情也一定會帶來改變。

疫情對全球化的深遠影響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尼布萊特(Robin Niblett)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迫使政府、企業和社會加強長期應對經濟孤立的能力。一旦各國再無意願保護全球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共同利益,那麼20世紀建立起的全球經濟治理架構將迅速萎縮。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會長哈斯(Richard N. Haass)預計,由於供應鏈的脆弱性,國家將朝向選擇性自給自足(以及隨之而來的脫鈎)邁出更大的步伐。

而新加坡著名學者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全球經濟方向。它只會加速已經開始的變化:從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轉向更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

從這個視角看去,自由貿易同保護主義、多邊主義同單邊主義的鬥爭會愈發激烈。積極倡導全球化的中國需面對新形勢下的新挑戰。但人們更需分清楚,何為「蓄謀已久的反華行動」,何為「有可能影響到中國的國際社會內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