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質疑美國貿易數據統計方法:故意誇張問題以敲詐貿易夥伴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中美質易戰陰霾久久未散,兩國就關稅問題的一個爭議點,是美國對華的貿易逆差數據。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今日(4日)發表評論文章,質疑美國的貿易數據統計方法,直指對方或有意誇張對華貿易逆差數據的嚴重性,以此壓榨中國等貿易夥伴,「盡量從各個方向都敲詐一筆,能撈多少撈多少」。

文章指,通用、蘋果等美國公司在華的分支機構2015年在中國生產銷售2230億美元的產品,這一數字卻沒有計入中美貿易。(視覺中國)

文章題為〈美企在華分公司,對華出口的燈下黑〉,開首先引用德意志銀行3月27日發表的一項關於中美貿易的報告,指通用、蘋果等美國公司在華的分支機構2015年在中國生產銷售2230億美元的產品,這一數字卻沒有計入中美貿易。文章引用該報告指出,2015年美國企業對華出口加上它們分支機構的在華銷售共達3730億美元,而中國企業在美總銷售為4030億美元,美方的逆差一共300億美元。「這與華盛頓統計的當年3600多億美元對華貿易逆差有很大差距。」

文章指,統計方法是中美貿易評估的重大爭議之一,只按照最傳統的貨物出關和入關量來計算進出口額,並進而以這一單一數據來描述國家間的經濟關係,很容易得出片面甚至荒唐的結論。

「貿易順差在中國,利益順差在美國」

文章續指,中美的經貿關係還有其他諸多很有影響的因素,比如日韓企業在中國組裝,然後將產品輸往美國,實際上將日韓的部分對美出口計入到中國對美出口中;又例如中國內地通過香港轉口輸往美國的產品全被華盛頓統計成中國對美出口,而美國輸往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產品則被美國分別統計,對華出口不包括對香港出口的部分。「這無形中進一步擴大了美國逆差。」文章又稱,美國對華逆差只針對兩國貨物貿易,但服務貿易美國是順差。

文章認為,中美貿易的「獲益問題」也值得探討,中國對美貨物出口雖然量大,但利潤很低,而美國對華出口產品的平均附加值高,收益也更大。「中美經貿合作中,貿易順差在中國,利益順差在美國。」

稱美企失去中國市場 將在全球競爭中處於不利

文章直言,貿易是互惠的,上述諸多因素決定了中美兩國總體上的利益平衡。「如果中美貿易真的只有利於中國一方,那麼中美貿易這些年不可能是增長的之前的美國政府早就斷然壓縮中美貿易規模了。」

文章質疑,華盛頓對上文所提到的其他統計結果視而不見,很可能是故意誇張問題的嚴重性,以此壓榨中國等貿易夥伴,試圖把美國與世界的貿易關係重新「折騰」一遍,盡量從各個方向都敲詐一筆,「能撈多少撈多少」。

文章強調,中國對美搞「經濟侵略」是無稽之談。中國不會懼怕美國,定將據理力爭,堅決維護正當的貿易權利,「對於美方揮舞大棒,我方的唯一回答就是也舉起自己的大棒,迎頭痛擊」;又指美企失去中國市場,在全球競爭中會處於不利地位,不用多久,中國的市場規模就將把美國「甩在後頭」,吃虧的將是美國企業。

文章結尾道,不太相信今天的美國政府有能力把自己國家從各方利益密切交織的國際經濟合作體系中「摘」出來,搞出21世紀傲視全球的孤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