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墓現阿拉伯文「真主」、「阿里」 中世紀已受伊斯蘭影響?

撰文:張紹韜
出版:更新:

考古專家在瑞典城市舊烏普薩拉(Gamla Uppsala)以及比爾卡(Birka),發現印有疑似阿拉伯文字的維京人殮葬服,當中包括「真主」(Allah)等字眼。這發現反映伊斯蘭文化在中世紀,有可能已影響斯堪的納維亞。

古維京人好戰,經常侵略別國。(Getty Images)

今次發現神秘殮葬布的船墓,估計於公元9至10世紀建立,距今歷史已逾1,000年。研究人員發現從船墓挖掘出的殮葬服碎布花紋,與一般維京人殮葬服不同,經過細心分析,終於確認花紋屬古伊斯蘭書法中的庫法體(Kufic),並首先辨認出「阿里(Ali)」一字,但對旁邊另一字詞未能確認。研究人員其後透過放大儀器,從不同角度研究,終於發現「真主(Allah)」一詞,研究團隊其後再於10多片布料中發現類似字眼。

領導研究的紡織考古專家拉松(Annika Larsson)表示,學者過去未曾於維京地區發掘類似紡織品,「只在伊比利亞半島看見過。」她又估計,殮葬布布料可能來自波斯、中亞或中國。

「阿里」或反映什葉文化

阿里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在穆罕默德逝世後成為第四代哈里發。在伊斯蘭什葉派中,阿里是穆罕默德唯一正統繼承人,地位崇高。

倫敦伊斯蘭大學伊斯蘭研究科目主任迪馬蒂諾(Amir De Martino)表示,殮葬服發現阿里一字的確讓人聯想到與什葉教派的關係。不過,他指出在主流什葉文化中,「阿里(Ali)」一詞必然配以「waly Allah」(意思為真主的朋友)的形式出現,因此今次研究發現的「阿里」可能是錯誤複製的字眼。

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是伊斯蘭教最受尊崇的人物。(VCG)

或吸收伊斯蘭文明死後觀念

斯堪的納維亞人早在3,400年前,已跟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商人交易玻璃製品, 一枚刻有「真主」字樣的指環於2015年亦在瑞典出土。今次考古結果的新發現,在於維京人早於9至10世紀,有可能已吸收伊斯蘭文明對於死後世界的概念。

研究團隊的下一項任務,將是辨認出船墓主人的身份,並計劃從屍骸的免疫系統、基因與病狀角度入手,進一步引證殮葬服的真正來源地。

一枚刻有「真主(Allah)」字眼的指環2015年在瑞典出土,引證維京與伊斯蘭文明的連繫。(The Swedish History Museum)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