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談判前中美破冰:彭博稱是特朗普頓悟 新媒談中國讓步過多

撰文:胡龍華
出版:更新:

中國副部長級團隊本週將赴美談判,給中國副總理劉鶴訪美打前站,美方上週公布決定,對抬高對中國徵税額推遲半個月執行;中國亦給美國大豆、豬肉放行。

中國通訊社新華社消息稱,劉鶴9月12日會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格林伯格(Evan Greenberg)時說:「雙方工作層(談判團隊成員、副部長級別)將於下週(9月16日至22日時間範圍)見面,將圍繞貿易平衡、市場準入、投資者保護等問題進行認真交流。」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9月12日消息稱,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當天表態稱,儘管期望能同中國簽署一份全面的貿易協議,但也會考慮達成一項「臨時協議(Interim trade deal)」。特朗普9月11日晚上19時17分發表推特(Twitter)公布:「作為善意之舉,將推遲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税(比例是從25%抬高到30%),從10月1日推遲至10月15日。」

中方回應了美方的「善意之舉」,中國通訊社新華社9月13日消息稱,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相關方面獲悉,國務院關税税則委員會將免除包括大豆和豬肉在內的部分美國進口農產品的附加關税。中國商務部當天還表示,恢復採購美國大豆、豬肉等農產品。英國路透社消息則稱,美國農業部當天證實,中國購買了20.4萬噸美國大豆;中國9月5日一週向美國購買約1.08萬噸豬肉,是自5月來單週內購買數量最多的一次。消息還稱,知情人士此前一天12日透露,中國私人買家購買了超過60萬噸美國大豆,將於10月至12月裝運。此外,中國國務院關税税則委員會辦公室9月11日還發布了對美國16種非農業商品排除徵税清單。

與此同時,《華爾街日報》9月12日消息稱,知情人士透露,中方正積極改變談判策略,力爭將劉鶴主導的談判範圍控制在貿易問題上,希望採用雙軌方式,另派團隊處理地緣政治問題,擺脱談判僵局。消息還稱,了解談判內幕的人士表示,劉鶴此前曾表示,40%的美國要求可以立即解決,另有40%可以通過持續談判解決,其餘的將是談判禁區。消息提到,儘管目前談判尚未有實質性的進展,中方仍期望與美國達成協議。

雙方頻頻釋放善意,中國《人民日報》9月14日發表了署名「鐘聲」的社評文章,肯定中美近期的良性互動,「可以看出雙方都有意願為打破『僵局』做一些積極的事,如同系鈴與解鈴的邏輯關係,清清楚楚。」

亦有媒體認為,是特朗普政府意識到,和解貿易戰是大勢所趨。美國彭博社發表題為《電擊療法與貿易戰的共同點》的文章稱,特朗普貿易戰的保護主義,或將導致商業阻滯、供應鏈損傷,最終拉低全球市場需求。文章指出,特朗普同意達成「臨時協議」,是因為政府領悟到,一旦對中國全面徵税,將給美國經濟造成自戕性的傷害。

美國金融業巨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9月12日發表報告亦提醒稱:「市場需要確定消息,全球貿易事務安排將更穩定。貿易不確定性因素將對全球經濟數據持續造成壓力。為改變這種現況,我們需要向市場證明,不只貿易爭端升級的風險降低了,達成最終的、堅實的、不可撤銷的貿易爭端解決辦法的可能性亦在上升。」

中國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9月15日對《聯合早報》說,中美兩國目前都已重返務實主義,認識到在貿易問題上應少一點情緒。朱峰說:「特朗普也很清楚,他原來在貿易問題上那種非常自以為是、有恃無恐的基調(近期)也在明顯下降。雙方在貿易戰問題上的政治磨合,現在也出現情緒化降温的態勢。」

但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9月12日亦提道:「希望中美雙方繼續相向而行,採取實際行動,為磋商創造良好條件。」媒體亦期待看到美方更多行動。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16日發表題為《貿易談判重啟前改善氛圍,輿論稱中國對美做出過多讓步》文章認為,在上週美中的禮尚往來裏,中國排除對美部分商品徵税,亦收起有力籌碼之一「農產品牌」,是做出過多讓步,而美方動作的重量似乎有些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