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初步協議:媒體評中國贏 談持久戰將是常態

撰文:常陽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公開美中達成「實質性第一階段協議」的內容包括可高達500億美元的農業出口大單、200億美元的波音飛機採購單,以及中國將對美開放金融市場等。對於特朗普的高調表態,西方輿論卻一邊倒認為中國贏了。

特朗普10月11日下午在橢圓形辦公室同中國副總理劉鶴會晤時說,已達成「實質性第一階段協議」,中國將年採購400億美元到5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雙邊將在11月智利聖地亞哥的全球領導人峰會時,簽署協議。英國廣播公司消息稱,特朗普當天在新聞發佈會上稱:「這份協議如此重大,分章節、分階段進行真的比較好。」「所以你要麼兩個階段、要麼三個階段完成。」特朗普補充說,像技術轉讓的問題,在第一階段也有涉及,並取得進展,第二階段的談判也會加速磋商。特朗普說,第二階段達不成,還可以有第三階段。

特朗普10月12日在推特(Twitter)上還提及,第一階段在「金融和其他方面」亦達成協議。除去特朗普拋出的「160億美元至200億美元的波音(Boeing)飛機採購」消息,10月11日在發布會上,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曾補充稱,中美之間在金融服務方面有「一個差不多完全開放的金融市場協議」,中國將向美國金融機構開放市場,雙方還就外匯市場透明和自由方面達成協議。

對於特朗普宣布達成的「實質性第一階段協議」,《紐約時報》報道引述的評價最積極。特朗普的支持者們表示,中國的讓步將給未來的談判帶來積極的勢頭,為農民和製造商帶來更多生意,他們繼續敦促中國達成一項全面協議,糾正長期存在的經濟弊端。

特朗普成為最先得到勝利的美國人

持批評意見的人對《紐約時報》指出,宣布達成階段協議,只會幫助特朗普解決自身已釀成的危機,或能降一半的負面影響,但貿易戰將繼續給全球經濟帶來痛苦。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商務和政治經濟項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在Twitter上亦提出質疑稱:「中國新華社報道說雙方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但沒有說達成協議。如果雙方不認為有協議,那就是沒有協議。」甘思德還對美國彭博社評價稱,美中達成的是個「隱形協議」,甚至尚不能稱做是個「皮包骨協議」。

甘思德分析稱:「看起來美方是想找個辦法避免目前兩個月增收關税,以安撫金融市場。所以願意接受僅就一些涵蓋狹窄的問題有個口頭協議,而走出這麼一步。」

全球經濟下行緊壓的弦絲毫未放鬆

專家們的態度十分謹慎。美國中美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古普塔(Sourabh Gupta)在接受中國新華社記者郵件採訪時表示,新一輪磋商取得進展是好迹象,但在最終協議正式簽署並開始實施之前,仍將保持謹慎態度。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高級副會長弗倫奇(David French)10月12日則發表聲明說,美中經貿磋商取得進展,對美國零售商是個鼓舞,「貿易戰正愈來愈拖累美國經濟,我們很高興看到政府已經聽到了業界的擔憂」。弗倫奇表示,最新進展「只是朝着正確方向邁出的第一步」,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金融業界對投資風險發出警告,提醒不宜被美中消息刺激、做出經濟上行的樂觀預期。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消息稱,全球性的獨立投行艾弗考爾(Evercore)公司10月12日發表評價稱,對特朗普「接近貿易戰結束」的說法,「我們不信」。艾弗考爾分析稱,一則,全球投資行業要做決策,到底是否應該投資、擴大招聘、買進,特朗普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並未消除投資陰雲。二來,如果美國仍然秉持「阻止中國崛起」的信條,貿易戰將繼續。第三,「只要懲罰性的關税仍在徵,我們對美中經濟關係的評定仍是惡性的,不是良性的。」美國金融巨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亦警告稱,儘管美中達成階段性協議,只要沒有可行性機制消除已徵關税,仍然存在關税升級的可能性風險。

《華爾街日報》和彭博社亦認為,「階段性協議」對全球經濟增長沒有幫助。彭博社發表題為《特朗普同中國握手言和,無法驅散經濟陰霾》評價這份協議僅是「握了一次手」,「不可信」。

特朗普與習近平6月29日在大阪握手,上一次握手在2018年12月1日阿根廷,給美中貿易戰休戰並開啟談判,下一次,或在2019年11月16日智利峰會。(新華社)

西媒點評中國贏了

更有人稱,中國贏了。美國《外交政策》12日發表題為《美中貿易協議往最好處說,是達成部分協議》的文章稱,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斯泰爾(Benn Steil)早些時候表示,如果能達成一項以大宗商品貿易為重點的部分貿易協議,並承諾暫停提高關税,那將是「中國的徹底勝利」,「大豆和天然氣是他們想要的,這不是讓步。」

《華爾街日報》10月12日發表題為《美國貿易休戰,中國成為贏家》的文章則認為,美中談判脱軌數月,10月11日達成初步協議,打破僵局。華盛頓將對華徵税計劃擱置,而對北京的諸多訴求,都是遺留待解決問題;相比之下,美國得到的只有加碼的農產品採購擔保。而且,北京的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諮詢公司創始人克羅伯(Arthur Kroeber)說:「如果你是中國,肯定對結果很滿意。」「中國在談判裏的主張,一直是將談判期限往後拖延,越久越好。」

而作為第三方的歐洲媒體如德國之聲、英國廣播公司(BBC)亦認為,此次階段性共識,中方的讓步相對較小,基本上是重新包裝了在多輪談判期間做出的已有承諾。

中國媒體則十分冷靜,警告美中談判存在風雲突變可能性。中國《人民日報》發佈署名「鐘聲」社論強調指出,取消全部加徵關税,讓貿易戰真正停止,努力實現貿易平衡才是解決問題之道。文章還稱,關鍵在於美方願不願意同中國一起朝前走。新華社社交媒體公眾號「陶然筆記」10月12日刊文進一步提醒道,談判與爭論並存將成常態,我們應當習以為常,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