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貧窮女性恩物」預言成真?19世紀一件發明改寫女性命運

撰文:俞寶生
出版:更新:

在鍵盤上敲打文字時,你大概沒有想到這是一件多麼奇特的行為。書寫不再是在平面上勾劃線條,而是轉換成不同手指敲擊不同的按鍵,或許還有「噠噠噠噠」的聲音提醒我們鍵盤最初是一類樂器的名字。只花很短時間,一篇篇文章、報告或小說就在敲擊鍵盤的聲音下完成。
鍵盤輸入改變了人的書記速度,據估計,最優秀的手寫書記員一分鐘可寫65字,而打字員可以打90至100字。更重要的是,手寫記錄可能會發生文字無法辨認的問題,但打字則沒有相應問題。在1888年,有一名秘書表示打字機的出現讓他每小時節省40分鐘。這些速度最後帶來質變:使用打字機加強了美國公司擴張的能力。沒有打字機,美國恐怕沒有擴張成全球商業帝國的能力。

我們的世界一直慢慢地被鍵盤改變,但我們的世界對此卻恍如未知。(路透社)

人類在16世紀已開始嘗試以打字而非書寫的方式記錄文字。不過,最早期的「打字機」,如1829年發明的「排版機」(Typographer)都沒有使用鍵盤設計,而是使用轉盤操作。可以想像,不使用鍵盤的「打字機」速度很慢,也難以推廣。

最早使用鍵盤的打字機,要到1865年丹麥人馬林漢森(Rasmus Malling-Hansen)發明的打字球(Writing Ball)才正式出現。雖然打字球商業上同樣不成功,但是馬林漢森拯救了歐陸哲學:尼采後期的作品全部都以打字球寫作。而我們現時慣用的鍵盤,則要到1878年的第二代肖爾斯與格林登打字機(Sholes and Glidden Type-writer)發行才正式出現。

不過,當時沒有人知道打字機最後會帶來大改變,最初推出市場時甚至沒有人知道誰會使用打字機,所以當時的宣傳策略完全是「亂槍打鳥」,其中一個廣告甚至將打字機稱為「文學鋼琴」(The literary Piano),希望作家和詩人會以打字機創作,如同音樂家以鋼琴創作一樣。在這些亂槍之中,1875年的一個廣告將打字機稱為「貧窮女性的恩物,讓她們能夠成為抄寫員和秘書,從而賺取改善生活的收入。」這一槍卻射出了一個改變社會的關鍵,女性在打字機的幫助下,大規模投身勞動市場,改變了社會與萬千女性的未來。

這幅1872年的相片是肖爾斯的無名女兒為其父親的發明打字機賣廣告。恐怕父女兩人都沒想到他們的發明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Getty Images)

造就更多女性投身社會工作

在打字機出現前,為了填補因戰爭而出現的勞動力缺口,美國女性最早在內戰時期已投身勞動市場。此後,女性逐漸能擔任工廠女工、女僕、護士或家庭教師等工作。然而,19世紀中期女性外出工作仍然會引起社會廣泛的不安甚至不滿。上述前三種工作被當時社會認為只適合低下階層,而且由於經常與男性接觸,被認為是道德敗壞。不少男性工人更認定女性先天工作能力低下,資本家聘請女工純粹因為薪資更低。這些女性更一度被認為是搶走男性工作,造成他們失業的罪魁。至於家庭教師雖然被認為是得體的工作,但社會需求低,只有極少數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才能投身家庭教師的行業。

但是打字機的出現橫空改變了美國女性的就業情況。在1870年,當打字機仍然只是展覽品時,全美國有7名女「打字員」作為示範。到了1900年,女性打字員的人數估計上升至20萬,佔全美打字員的76.7%。到了1930年,全美女性打字員更高達200萬名,近乎壟斷美國文書處理工種的就業市場。

大量女性成為打字員有兩個原因。在需求面,打字機出現在美國經濟及商業發展高歌猛進的爆發期,同時企業也變得更加複雜,需要大量文職人員。由於打字員對體力沒有很高的要求,企業沒有規定只有男性才能就職,女性就慢慢地進入到打字員市場當中了。實際上,自女性打字員成為常態後,社會逐漸確認女性的適應力、服從性和細心及忠誠令他們更適合辦公室工作,並讓辦公室環境更加宜人。吸引企業在招聘打字員時,偏向聘用女性。

在供應層面來看,女性發現打字員工作為她們提供十分誘人的工資。雖然19世紀女打字員的工資大約只有男打字員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但已遠遠高於其他工作。當時女僕的工資約每周2至5美元、工廠女工約1.5至8美元,但女打字員的工資可高達6至15美元。而且打字員的工作被認為是得體合乎道德,也就吸引更多女性。

我們現時習慣的四行式鍵盤源自肖爾斯和格利登打字機。打字機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社會結構,其影響至今仍然持續發酵。(Getty Images)

女性平權運動的強大推手

打字機對女性最重要的影響,是為女性提供社會接受的工作機會,讓女性取得經濟自主。著名美國史學家布爾斯廷(Daniel J Boorstin)就曾在《美國人:民主的歷程》(Americans: The Democratic Experience)指出:「打字機注定成為美國人生活中的重要力量。通過在商業世界向女性提供社會可接受的就業機會,它打開了新的辦公室職業,同時(與電話一同)幫助女性離開廚房進入職業的世界。」

打字機出現的另一個好處,是為中產未婚女性帶來姻緣。女打字員通常為律師、會計及商人工作,這些職業當年主要由適婚年齡的男性擔任,而19世紀末女打字員主要是高中學歷、出身中產的都市未婚女性。當時「職業女性」尚未成為社會風氣,女打字員大多只會工作至30歲,嫁人後就會成為全職家庭主婦。打字工作確實為這些中產未婚男女製造了機會。現代社會已很少出現為找丈夫而工作的女性,但在19世紀,這是女性邁向婚姻自主的重要一步。

更重要的是,在打字員出現前,即使有女性投身勞動市場,參與的工作仍然是「女性化」的工作,如護士、紡織女工等,而且會被認為工作效率低於男性,間接證明女性比男性差劣。但是打字員是一個性別中立的工種,女性在與男性競爭同類型職位的過程中,女打字員用實際工作成果證明女性不比男性遜色。因為打字機,社會慢慢接受女性投身工作,推動下一輪的女性平權運動。

虛擬鍵盤世代重塑文字應用

鍵盤輸入持續改變世界,即使不是人人都滿意這種改變。在20世紀初就一直有男性反對女性成為打字員。到了現在,隨着網絡文化的興起及虛擬鍵盤輸入出現,加上現時愈來愈常見的自動改正功能,不少西方的教育學者都擔心「虛擬鍵盤一代」語言能力會大幅降低。2012年有美國研究指,青少年的文法及串字能力與他們使用短訊及網絡平台溝通的次數成反比。此外,他們特別批評LOL(Laugh out loud)、b4(before)等這種被稱為Tech Talk的網絡用語,認為這是現有英語的威脅,最終會導致英語的退化。

有趣的是,這種論調在兩千多年前便已出現。在柏拉圖的《斐多篇》中,蘇格拉底哀嘆人類原本用腦袋記知識,文字和書寫的出現會讓人類變得善忘。固然,對比起口傳文化年代,人類背誦的能力的確大幅衰退了,已經很少人能夠一字不漏地背誦《伊利亞德》,但是文字讓人類創作史上最大的資料庫。

19世紀末打字機發明後,中產女性終於得到一個得體地工作的機會。工作所帶來的經濟自主慢慢地提升了女性地位。(Getty Images)

鍵盤的發明同樣顛覆了世界。它加快了人類書寫的速度,但同樣地改變了人的書寫方式。前述的哲學家尼采是最早發現這種改變的人。受遺傳性梅毒影響,尼采視力不斷惡化,但是當尼采在1882年得到一個打字球後,尼采就能不依靠雙眼寫作。另一方面,由於使用打字球,尼采的後期作品愈來愈少長句和邏輯推論,反而愈來愈多箴言和短句。對此,他回應了一句:「我們的書寫工具參與到我們的想法形成中。」

現代社會已慢慢進入共時性的社會,所有溝通都要求即時完成,而鍵盤就是這種趨勢下的書寫工具,只是今次他同樣要求文字的配合。以往,鍵盤將字母的線條簡約至一個按鍵,今次將文字縮減成一個字母。

科技的出現總會撼動原有的生活模式,永遠有一批人會對此過度樂觀,認為期望已久的烏托邦終於來臨;但也會有同樣過度悲觀的人,認為科技會動搖已有的秩序。無論如何,改變已經發生,並會持續下去。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