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選Facebook充斥假新聞 影響真民意 急切「打假」成重要議題

撰文:吳家俊 黃珮瑜 李藹明
出版:更新:

「(黑人影星)丹素華盛頓控訴奧巴馬反基督教」、「教宗方濟各支持特朗普」……與美國大選相關的假新聞最近數月不斷在Facebook流傳,以致於特朗普「爆冷」勝選後,美國輿論質疑是假新聞影響真民意,譴責Facebook沒確保資訊真確,讓謠言肆意傳播。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急忙辯稱假新聞只佔Facebook內容不足1%,反斥針對Facebook的指控「瘋狂」。然而,社交網絡成為新聞傳播渠道是不爭事實,朱克伯格更被形容為全球最有權力的編輯,「打假」成為Facebook以至其他科網巨擘急需解決的問題。

如果人們重複攻擊,一次又一次重複撒謊,只要這些信息留在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體上,人們就會相信這些謊言。
— 奧巴馬
美國大選期間,大量有利特朗普的假新聞在Facebook散播,輿論質疑民意因此受扭曲。(Getty Images)

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成為各地民眾獲取新聞資訊的主要來源。Facebook全球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6億,單計美國就有大概2億活躍用戶,佔總人口超過60%。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數據,44%美國人從Facebook看新聞。相比之下,只有約20%美國人從報紙獲取新聞資訊。

由此可見,Facebook儼如一間集合所有資訊於一身的超大型傳媒,對社會有巨大影響力。

社交平台的政治影響力也不容小覷。早在2008年,奧巴馬就已經發掘到Facebook巨大政治潛能,利用Facebook更新競選狀態,適時與網民溝通,奠定他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Facebook自此在美國政治世界登堂入室。2012年一份研究指出,2010年大約34萬美國人因看見Facebook貼文而決定出來投票,若是朋友相傳投票信息,用家很大機會受鼓動而投票。

假新聞成新總統造王者?

政治人物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中爭取選民支持,已成為美國政治的「新常態」。今年社交媒體在大選中擔當何種角色,繼續成為各方關注焦點,不過這次的重點,是瘋狂傳播的假新聞。各種謠言伴隨着希拉里和特朗普向對手人身攻擊的競選策略而擴散,兩相比較之下 ,特朗普顯然是受益者。

美國媒體Buzzfeed統計發現,在Facebook上選取3個政治立場極右的專頁,與3個極左專頁比較,極右專頁假新聞比率多出約9個百分點。一些假新聞網站管理者坦言,針對希拉里的負面消息比針對特朗普的信息更有收視。「如果人們重複攻擊,一次又一次重複撒謊,只要這些信息留在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體上,人們就會相信這些謊言。」11月6日,奧巴馬出席密歇根大學演講時,批評源源不絕的假新聞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瘋狂傳播。

特朗普當選之後,各方紛紛指摘Facebook讓假新聞肆意傳播。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在13日發表文章辯解,指出Facebook上99%新聞真確,剩下不到1%的謠言不足以改變選舉結果,「Facebook極度不可能透過謠言來控制美國大選」。

但朱克伯格可能低估1%假新聞的影響力。美國學者發表研究稱,「教宗方濟各支持特朗普」的假新聞在Facebook被分享超過百萬次,但Facebook從未作出澄清。

其中一則廣泛流傳的謠言是約翰連濃遺孀小野洋子宣稱曾與希拉里有「斷背情」。(Getty Images)

演算法主宰內容卻不辯真偽

「少量」假新聞可以在Facebook不斷傳播,與該網站控制用戶接受資訊的演算法不無關係。2013年,朱克伯格表示希望Facebook成為一份「有個人風格的報紙」,自此Facebook打造了一套針對用家瀏覽習慣的演算法,為每名用家篩選內容,更會選取熱門信息推送。

今年8月26日開始,Facebook更加裁去「熱門話題」(Trending Topics)的人工編輯團隊,幾乎全由演算法計算和推送信息。這一決定源於有Facebook前員工指控編輯團隊刻意壓縮保守派讀者有興趣的內容。

Facebook聲言,演算法免受人為干擾,可以「沒有偏見地」選取熱門話題。然而,演算法或許「中立」,卻缺乏判斷新聞真偽的能力。8月27日晚,演算法推送Fox News女主播凱利(Megyn Kelly)因表態支持希拉里而被公司解僱的假消息,獲得20萬用戶點讚。

為了挽回聲譽,Facebook在9月13日加入由《紐約時報》、CNN、《華盛頓郵報》等機構組成的打擊假新聞組織「First Draft Coalition」,但似乎對打假的成效不大。10月底,Facebook出現冒充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國際太空站的假直播,全球大批網民誤信謠言。

朱克伯格辯稱Facebook不是新聞網站,很難判斷新聞真假。(美聯社)

科技作家Kate Bevan表示,演算法並不關心頁面質素。如果一些信息看起來讓人信服,同時被用家分享,就會被認為是熱門新聞。若被用家朋友分享,就會出現在用家的首項推送內容。

有批評者認為Facebook過度依賴演算法篩選內容,造成觸目的假新聞比有充分論據的真新聞更有影響力,譬如「震驚:特朗普出生於巴基斯坦」和「小野洋子:我和希拉里的婚外情」就更容易成為熱門推送題目。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新聞學院院長Edward Wasserman指出,大量無公信力的傳媒故事影響大眾對候選人的認知,相反,有公信力、有做事實查證的傳媒機構對大眾影響輕微。美聯社亦批評,Facebook只控制用家可以看什麼內容,沒有盡傳統編輯責任,確保消息準確。

「奇怪的是,人們認為我們是一家媒體公司……我們建立連接互聯網的高速飛機,但不會說我們是航空公司。」面對種種質疑,曾經聲稱要打造個人風格報紙的朱克伯格辯稱,Facebook不是新聞網站,很難判斷新聞真假。

「後真相」成為時代寫照

話雖如此,但Facebook成為全球最重要資訊平台也是不爭事實。如何確保平台上信息準確無誤,成為當務之急。Buzzfeed報道,幾十名Facebook員工已建立一個非官方工作組,務求解決假新聞問題。

在Facebook被聲討之際,另一網絡巨頭Google似乎亦都意識到假新聞的嚴重性。今年10月Google便為可疑新聞附加「事實檢查」(fact check)標籤,鏈接到專門追查謊言的網站。

儘管如此,Google還是不能杜絕虛假消息傳播。大選結束後,一則聲稱特朗普所得普選票比希拉里多的新聞,在影響力排行榜中名列前茅。Google發言人日前表示,將盡快禁止在假新聞網站投放廣告。

政治博客Charles P. Pierce認為,假新聞對政治的影響甚大,令資訊與偽資訊、事實與狂想等之間並無分野,「只要有足夠多的人相信,任何事都是事實」。今年牛津字典年度詞語或許正正是這個年代的寫照—post-truth(後真相),意指「在營造輿論時,比起情緒或個人信念,客觀事實已較不重要」。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