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永奉「戴卓爾主義」救法國經濟 對症下藥抑或東施效顰?

撰文:甄梓鈴
出版:更新:

法國中間偏右的共和黨周日(27日)舉行總統初選第二輪投票,前總理菲永(François Fillon)大勝對手朱佩出線後,重申會致力捍衛法國的價值觀,並承諾帶領法國徹底改變。
菲永曾說「人必須拆掉房子才能好好重建」,主張解放法國經濟,大幅削減政府開支,並奉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為榜樣,但戴卓爾主義(Thatcherism)是否適合引進2017年的法國?

前總理菲永將代表共和黨出戰明年法國總統大選。(路透社)

法國著名雜誌《Le Point》上月頭版刊登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的照片,題目寫道:「戴卓爾,2017年最佳計劃」,暗示一旦菲永當選法國總統,法國可能走上1980年代戴卓爾夫人的改革之路。另外,法國《解放報》(Liberation)本周封面將菲永的臉與戴卓爾夫人的頭合成,靈感無疑來自菲永對戴卓爾夫人的讚賞、對工會的強硬態度,他還誓言削減公共支出,刪減50萬名公務員名額,提高退休年齡至69歲,以及廢除每週35小時工時制,承諾採用戴卓爾夫人的執政理念治國,讓法國改頭換面。

法國當前的經濟狀況與1979年的英國有異有同,當年英國通脹和財政赤字嚴重,國有企業壟斷經濟,加上工會勢力龐大,動輒罷工,社會運作癱瘓。戴卓爾上任時面對經濟衰退,她作風強硬,對內打擊工會勢力,提倡國營企業私有化、小政府政策和自由市場經濟,打破戰後工黨建立的福利主義制度,帶領國家走出經濟困境。對外出兵收復福克蘭群島,重振國威。雖然戴卓爾主義成功挽救英國經濟,但被斥犧牲低下階層利益,加劇貧富懸殊。

法國著名雜誌《Le Point》上月頭版刊登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的照片。(網上圖片)

戴卓爾主義已經過時?

法國目前經濟疲弱。法國國家統計局本月公布第三季的失業率數據,顯示全國失業率為10%,超出歐盟9.8%的平均失業率。失業率居高不下,成為社會問題之一。法國工會勢力龐大,憑着強大的動員能力多次發動罷工阻止削減工人福利,某程度束縛了經濟改革。

外界憂慮法國經濟模式已走到盡頭,迫切需要轉型,經濟學家米哈爾斯基(Tomasz Michalski)認為,國家巨大支出、巨額債務、缺乏產品競爭力、壟斷和勞動制度是法國需要戴卓爾主義解救的原因。

法國商界更明言,法國必須降低勞工成本以增加競爭力。商界領袖一直批評法國現行勞工法規過度保護工人,不滿現屆社會黨政府在工會發動全國工業行動後縮減勞工改革規模。

右翼國民陣線副主席菲利波(Florian Philippot)則表示:「菲永就像戴卓爾夫人,但遲了30年出現。」菲利波把菲永形容為「無節制全球化」的代表。打着反建制、反全球化旗號的國民陣線對總統寶座虎視眈眈,希望可以複製英國脫歐及特朗普在美國大選的勝利之道。

法國經濟預測機構OFCE 專家提布歐(Xavier Timbeau)認為,戴卓爾主義主張自由主義經濟,對30多年來的世界經濟格局起了深遠影響,使全球長久處於不公平的社會制度,全是英國實施多年戴卓爾主義政策的後果。提布歐強調:「法國應從教訓中學習」,發動另一次保守派革命只會令法國陷入「災難」。

近年民粹主義崛起,國民陣線領袖馬林勒龐的排外主張對法國人有相當吸引力。民粹主義以民眾情緒為基礎,對抗精英壟斷的政治信條,爭取基層民眾權益。提布歐警告說,若菲永重啟戴卓爾主義,與民意背道而行,受益者可能只有馬林勒龐。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