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400鯨魚擱淺 入夜救援須暫停 義工睹慘狀:非常非常心碎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新西蘭南島北部尼爾森(Nelson)黃金灣(Golden Bay)的送別角(Farewell Spit),周四(9日)晚至周五(10日)早上發現有400多條鯨魚擱淺,其中近250頭已死。保育人員與義工趁日光充足趕緊協助鯨魚脫險。當局基於安全理由,要求義工入夜後撤退。這是該國有史以來第三大嚴重的擱淺事件。

新西蘭南島黃金灣送別角有大量領航鯨哲擱淺,當地居民自發到海灘,協助救援人員工作。這是該國有史以來,第三嚴重的鯨魚擱淺事件。(路透社)

大約416頭領航鲸(pilot whale)周四晚至周五早上被人發現在南島黃金灣的送別角擱淺。

新西蘭保育局發聲明稱,救援人員在當地時間早上10時30分趁潮漲嘗試將逾100條鯨魚送回大海,約50條已離去,但約80至90條在5小時後又再擱淺。

消息傳開後,大批當地人、青少年及遊客加入救援行動,協助牠們降溫,以及保存身體濕潤。為數約400人的義工在輪班工作。保育局社區巡邏隊成員Kath Inwood指出,該區不時發生鯨豚擱淺,故此很多居民已接受過處理這些情況的訓練。

義工不斷為鯨魚灑水,為其保持外皮濕潤。(路透社)

鯨魚受壓或危及義工 入夜須撤離

隨着天色漸暗,救援人員都在跟時間賽跑,冀望可將那80至90條再度擱淺的鯨魚送回大海。

現場很多鯨魚都是趴在灘上、姿勢正常,有嘗試撥水及拍打的動作;這些對於救援人員來說,都是好的跡象。但在潮水退卻後,動物失去水的浮力支持,義工便要以人手扶正鯨魚,令牠們繼續維持趴着的姿勢。

首批發現鯨魚擱淺的人當中,包括雜誌撰稿員兼編輯Cheree Morrison。「你會聽到水濺的聲音,牠們在清通噴水孔,還有嘆氣。」她說:「那些年輕的鯨魚情況最慘。哭泣是唯一可以用來形容牠們的詞語。」

面對如此情況,義工及救援人員心情沉重,但現場氣氛冷靜平和,大家都發揮合作精神。每當看到一條鯨魚順利游到海中,全場都會歡呼一下,彼此打氣。

當局呼籲有意加入成為義工的人,必需體格強健。義工須自備防曬用品,攜帶充足食水及大量食物。(路透社)

因擱淺而受壓的鯨魚可能具有侵略性,義工被要求遠離牠們的口及鰭。基於安全考量,當局要求義工在入夜後離去,但這樣一來,他們便會錯過下一次潮漲,即是當地時間晚上11時30分。

義工們預期會在周六早上回到海灘繼續拯救鯨魚,在此之前,惟有冀望牠們都能把握機會重返海洋。

擱淺領航鯨遍布海灘,部分死去,部分在人們合力送出大海後又擱淺。有義工在Twitter形容,情況令人非常非常心碎。(路透社)

地震波試驗肇禍 可能性偏低

Kath Inwood指出,今次情況不常見,但也見過同時有180條鯨魚擱淺。當他被問及原因時,他說不知道,因為導致鯨魚擱淺的理論有很多。 

全球最大地震勘探船Amazon Warrior現時在霍克斯灣(Hawke's Bay),而最新一次地震波試驗在6天前完結。惟奧塔戈大學(Otago University)動物學系教授Liz Slooton指出,當地每年都有領航鯨擱淺,頻度大約是每年一條。她認為地震波測試不大可能是導致今次事件的起因。但她補充說,領航鯨在庫克海峽(Cook Strait)不時來回通過,亦有可能因此受影響。

綠色和平新西蘭發言人表示,機構已研究過地震波試驗影響鯨魚的可能性,但看來不太可能。

雖然黃昏迫近,義工仍在把握每分每秒照顧擱淺的領航鯨,協助牠們等待下一次潮漲。(路透社)

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指出,動物可能是在快要死時游上岸,或是在海中死後被海浪沖上岸。導致擱淺亦包括一些自然原因,例如動物年紀老邁,或人為干擾如環境惡化或撞船等。

此外,鯨魚也有可能在追逐獵物時錯誤游到淺灘。由於牠們是社群關係緊密的動物,有可能會在幾位同伴出事後緊隨其後,導致大規模擱淺的情況。

下圖為發生大批鯨魚擱淺的新西蘭南島黃金灣送別角,該處沙灘像一個鉤伸出塔斯曼海(Tasman Sea),故鯨魚誤闖該處並擱淺的情況時有發生。

(美聯社/CNN/新西蘭先驅報/尼爾森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