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延期一年的一大迷思:香港運動員的資格已穩陣嗎?

撰文:高詩琦
出版:更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日(24日)宣布,由於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已提案將東京奧運延至2021年夏天前舉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克100%同意,只待IOC最終落實細節。
奧運本已是極為繁複、牽涉無數界別的超大型活動,但作為奧運主角的全球運動員,最關心的除了備戰計劃天翻地覆,就是奧運資格到底如何處置?已落實的57%資格還能保住嗎?餘下43%未決出的資格又會如何處理?
在未有官方答案的當下,我們嘗試審視各種可能性。

要取得奧運資格,除了主辦國名額、及以「外卡」照顧部份沒有運動員成績達標的成員外,主要有3種方式:造出的成績達到奧運資格標準(如游泳、田徑賽事的時間)、世界或洲際排名進入取得資格的範圍、透過資格賽事一舉取得入場券。

奧運在競賽層面的意義,很大程度是集合全世界最精英運動員同場競技,因此,奧運資格的計算,多透過奧運正式舉行前兩年至數個月的表現為基準,以確保參賽運動員大多數是全世界、或是所屬洲份的精英份子。

按圖觀看香港已獲得的30項東京奧運資格:

+25

無先例可考增難度

儘管國際奧委會及日本政府近日才就延期「讓步」,但事實上,整個奧運的前期工作受疫情影響多時,最直接受影響的就是運動員競逐資格。由疫情早期,部份國家拒絕受疫情影響地區的運動員入境致未能參加資格相關賽事,到目前疫症全球大流行,賽事基本上都已取消。

若奧運真的延期一年,到底應如何處理?奧運史上頂多因戰爭而直接取消,從未試過延期,自然無先例可考;縱使洲際運動會如非洲運動會曾在70年代兩度延期,但洲際運動會的資格遴選過程遠不及奧運般繁複,當年「非運會」僅有30多個國家、12項運動共117個項目,與覆蓋33種運動共339個項目、預計全球203個屬會共11091名運動員參加的東京奧運,亦難以比較。

延伸閱讀:

【東京奧運】國際奧委會聲明確認 東奧要避疫2021年夏天前舉行

奧運聖火日前如期運抵日本,但幾日已間情況已急轉。(Getty Images)

國際奧委會上星期曾發出公告,指目前有57%資格已落實、43%資格仍未決出,在資格相關賽事近乎全部取消的情況下,奧委會稱會與各項目總會商討如何處理未決出的名額,當中包括3大原則:

1. 至今已經決出的資格,會繼續屬於相關屬會及運動員;
2. 最優先仍是繼續採用未完成的資格賽及程序,去定出餘下資格誰屬;
3. 整個程序仍會圍繞原來制度中,所參照的成績,包括:排名、資格賽成績、或是地區賽事成績。

延伸閱讀:

【東京奧運】奧運延期影響人生規劃 張小倫歐鎧淳隨時押後退役

【東京奧運.評論】改期取消世人心中有數 背後錢銀瓜葛無人願賭

在特殊情況下,亦會考慮增加名額。若決出資格的方式有變,會在4月初公布。

2020,本是漂亮完美的年份,卻因疫情而要改寫。(Getty Images)

如今奧運真的延期,我們就猜測一下到底賽會將如何處理餘下資格:

1. 重新進行所有或部份因疫情而推遲或取消的賽事

這無疑是最公平、也最容易理解的做法;若與其他賽事「撞期」,或可以其他同級賽事取而代之,例如羽毛球取消了多站世界巡迴賽,或可透過計算明年初的分站賽事積分代替。當然,大前提是疫情真的能及時平息,否則運動員無法操練也無法爭取資格。

2. 以目前的排名決定資格

這樣做簡單直接,但同時也是相當不公平的做法,英超早前討論是否腰斬,也有過類似爭議。事實上,運動員在計劃爭取資格之時,為了平衡路程、操練及休息時間,大多不會參加全部積分賽,只參與其中一部份,若有運動員「押注」到較後期的比賽,無疑就會輸蝕許多。若最後以此方法決出奧運資格,香港又有哪些運動員受惠、哪些運動員失利?(只列部份)

+3

3. 一切已有的資格無效,推倒重來

最不可能的做法,畢竟超過一半奧運資格已落實、而且爭取資格也不是短短1年的事;即使未能獲得資格的運動員會獲二次機會,但奧委會若令已爭得資格運動員努力付諸流水,必受千夫所指,而且也不現實。另外,在有年齡限制的項目如,例如足球,今屆適齡(23歲以下)的球員大部份明年都會超齡,但「奧運適齡球員」是各國從小重金投資培育的一群,要放棄這群球員,即是令各國多年投資作廢,根本不可行。

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選擇」中,也帶出另一訊息:運動世界、運動員的狀態和水平每年都可以有極大變化,今年的世界第一,明年也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假設有運動員趕在2021年大躍進、甚至造出世界紀錄,卻因為名額早已定好而未能參加當屆奧運,也許會引起一輪熱議,對於觀眾及賽事本身也是可惜。

以上3個假想方案中,大概沒一個選擇能做到完全公平,畢竟瘟疫的出現殺了全世界一個措手不及。且看國際奧委會及各體育總會,最終會如何設計出一個盡量平衡各方利益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