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中國】「光復台灣」的消失進行式......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台灣光復節,可曾記得?
74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台北中山堂,時任國府的行政長官陳儀,接受台灣總督安藤利吉(日本人)投降,宣布:從今天起,台灣及澎湖列島重入中國版圖。大家歡天喜地、奔走相告,那是中國人身份認同的重拾,就連日本人也感慨,半個世紀的文化拓殖,一夕之間已成明日黃花。台灣重回祖國懷抱,給島上很多人帶來新希望,大家載歌載舞、奔走相告,各學校的老師於夜間分赴各村,集合同胞教唱國歌。當時台灣的製式小學作業本,在封底都印有兩行字:「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過去,台灣學生的作業簿本後方都會這兩句話,提醒台灣學子們的人格與國家認同。(截取網絡)

可如今,「中國」卻變成大陸,台獨「喜樂島」已經不願做中國人。當年,蔣經國曾說,「台灣光復經驗,一定可以發揚光大,讓所有中國人為之驕傲,一同分享幸福快樂。」現在,台灣行政院發言人則講:「光復節是痛苦的開始,相關預算全該刪除。」

90年代以來,在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國族打造工程的收編作用下,新的台灣史敘述中,無差別地將政黨輪替前的台灣政權視為外來政權,排列出西班牙、荷蘭、鄭成功、清朝、日本和中華民國的殖民地序列。台灣的角色定位逐漸變成了「中國」之外的他者。

1995年,陳水扁台北市長任內,就將「光復節」改為「終戰紀念」。西元2000年後,扁政府索性取消光復節的國定假日,相關紀念活動雖然仍舊編列預算,但規模及重視程度已大不如前。

台灣政治人物鮮少像李登輝,忽略日本殖民台灣慘痛的歷史,公開的傾向日本,崇尚日本。(截取網絡)

馬英九執政後,開始重新強調光復台灣的意義及歷史脈絡,但總體而言,對於史觀的「撥亂反正」,處於守勢的馬政府多數時刻選擇妥協跟拜,例如其執政後期欲重新修訂歷史課綱,將「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接收台灣」重新改為「光復台灣」,方案公佈後,引發民進黨和獨派團體反彈而不了了之。

接著,民進黨上台後,「課綱微調」也被正式廢止。以2016年為例,紀念台灣光復即邀請4個代表,分別為國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言的單位及替代役役男(在政府單位工作的役男)進行表演,並將活動經費大幅刪減。蔡政府官員亦表示,2017年光復節紀念活動採最精簡方式處理,2018年起,將不再邀請外部單位表演。

74年後的台灣,仍有光復紀念日,但「台灣省」已經凋零;《光復紀念歌》會唱的人越來越少;中山堂外的光復紀念碑,來者寥寥。而今,光復台灣迄今的歷史,更是在中國人的是與不是間反復拉鋸。

馬英九上任後,即便掌握立法院多數席次,對於恢復「中國人」的史觀小心翼翼,就怕得罪各方。(截取網絡)

當不分藍綠,都以威權、專制指認北京,而政經各個領域與美國的宗主——殖民關係卻被選擇性遮蔽。政治正確的「台灣人當家做主」已經與反抗殖民統治徹底割裂。在此背景下,台灣光復便成了終戰,才有人要在「沖繩戰役」陣亡的台灣人慰靈之塔寫下:「當年日台戰士皆為戰友、生死與共、榮辱同擔。」

所以,一切紛擾不是威權與民主的分野,民族問題才是癥結,從蔣經國到馬英九都誤以為民主可以「革新保台」,然而,當身份認同的歧見成為台灣內部最具撕裂性的矛盾,當那「國」已不保,民主又所求者何?

蔡英文不斷對外宣稱捍衛「中華民國」,然而實際作為,令人懷疑。(Facebook@蔡英文)

如果台灣的自我定位是從冷戰地緣政治格局中的「中國的他者」衍生而來,那麼,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將日本殖民統治和美國主導的霸權性區域體制合理化,就是這一新的自我定位的必要步驟。因此,若不徹底打破內戰與冷戰交織的雙戰構造,在台獨史觀佔據主導地位且不遺餘力為殖民歷史開脫的氛圍下,台灣人民為反抗殖民統治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近代台灣史,必會被刻意扭曲與掩蓋。在如此敘述的新台灣史中,也必留不下台灣光復厚重的一頁。

如今,被光復的台灣省已逐漸消失在新世代的腦海中。何時台灣才能重光?正如那在陳儀停靈地上所豎立的岳武穆銅像寫著的:「還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