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有道】秋日滋補與「陰陽調和」的中國哲學觀

撰文:胡雅雯
出版:更新:

立秋剛過,各式秋日養生滋補靚湯食譜便悄然上線各大美食頻道。不知你是否已經飲過一碗「阿媽牌」老黃瓜煲赤小豆扁豆湯,據說可以消暑、清熱、利濕,最宜「秋老虎」天。不論是飲湯還是煮餸,飲飲食食莫過日常,卻在無形中折射著各地不同的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人生態度和文化觀念。對比西方飲食,為何我們如此注重養生滋補及不同季節食材的變換,其實與中華文化對食物與身體之關係的看重以及來自中國哲學「陰陽調和」的觀念不無關係。

 

點擊查看更多養生湯水及其調和原理

+4

食物「藥物化」和藥物「食物化」,是中華飲食的一大特色。想想我們是不是常常聽長輩講起各種食物的功效:生薑暖身、去風寒;芹菜能健胃、降血壓;冬瓜可利水消腫、有助減肥;雪耳潤燥;蘋果生津……在華人文化中,人們相信飲食不僅是填飽肚子,通過「食療」還可以達到養生保健、緩解病症的效果,由此也衍生出一套「藥膳」配方。

 

所以,日常的一餐飯,其實也融合了中國哲學「陰陽」、「調和」等觀念。「陰陽」是中國哲學中的重要思想之一,《易傳》與老子的《道德經》就以「陰陽」的概念來闡發其哲學思想。《莊子》中說「陰陽,氣之大者也」。不論是日月、水土,還是天地萬物,皆有陰與陽之分。當陰陽協調並濟時,世間萬物方能平穩、順暢運行。在這種觀念之下,中國人通常認為人的身體也不例外,身體健康與體內陰陽盛衰狀況息息相關。因此,中醫也常用「不調」、「不和」形容出了問題的身體狀態。於是,日常飲食如何能夠使陰陽平衡、順和,也成為了主導著中國人飲食習慣的思想之一。具體到實際的烹飪方法,便是「損其偏盛、補其偏衰」,如:寒底人士吃涼性或寒性的食物顯然不合時宜,以紅棗、枸杞等食材入味便可養血暖身。此時,你也會發現,哲學思想中的「陰陽」,在食物中有了一套新的演化,那便是「涼熱溫性」之分。

 

除了「陰陽」之說,儒家思想中強調的「和諧」也對飲食頗有影響。這種「和諧」非指單一、無他之意,而是相互協調、多樣的和諧。若說這種思想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飲食,或許可以參考我們煲湯時的考量:不同食材間的性能差異為何?如何燉煮才能令幾種食材的「食性」、「食氣」相調和,增強湯水的效用,從而達至滋補、預防及療愈的作用,對身體最有益?其中,無不滲透著異中求同的「和諧」觀念。

日常的一餐飯,其實也融合了中國哲學「陰陽」、「調和」等觀念。

相較於中華文化「藥食同源」、「陰陽調和」理念,西方對於食物與身體的看法似乎就簡單得多。農學家萬建中在〈中西飲食文化差異〉一文中認為,對一些西方人來說,食物不過是身體的燃料,關注的焦點在於每日攝入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的多少。尤其在現代科學發展之後,西方更將傾向將食材所含的物質一一拆解並給出量化攝入的建議。所以,也有專家指出,儘管近年西方已經關注到中華飲食之理念,並想要學習其中原理;但由於中西哲學觀念的差異,西方對於中餐及中藥、藥膳的研究最終還是歸於實驗室中的化學分析。

 

當我們在飲食中注重陰陽調和而非量化了的營養搭配時,其中也體現著中國實用主義及重結論的哲學觀。飲食除了展現著我們對身體和健康的反思,亦反映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對味道的不同見解,下一篇我們將從食物探討中西方不同的自然觀。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