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毀的波蘭電影大師安德烈·祖拉斯基 | 黎子元

撰文:黎子元
出版:更新:

作者:黎子元,01哲學主編。主編文章總編集

 

一個降生於地獄的人,對降生地自然不會氾濫著信任與溫情。這是理所當然。倘若人們難以接受安德烈·祖拉斯基(Andrzej Żuławski,1940-2016)驚世駭俗的電影聲畫,無法認同影片中的人形與文明和我們觀念中的人間是同一回事,那大概是由於人們尚不能站在祖拉斯基的位置看待和理解人間,還不願承認,人間就是地獄。

 

誕生於波蘭著名知識分子世家的祖拉斯基,才剛剛降生就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發動向蘇聯的進攻,他所在的前蘇聯烏克蘭城市利維夫遭到佔領。從降生的第一刻起,祖拉斯基就被戰爭、屠殺、激烈情緒及赤裸裸的死亡所籠罩。這種沒有任何出口可逃的生存緊逼感,無獨有偶地出現在他的電影作品《魔鬼》(The Devil,1972)。從觀看影片的第一分鐘起,觀眾就已經墮入地獄,尚不知兩個小時之後還能否從地獄中脫身,還能否宣稱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自己絲毫沒有發生改變。而這部影片被波蘭政府當局視為內容過於黑暗和反動而禁映長達15年之久,直到波蘭民主化政權成立為止。在這個道德審查的幌子之下,其實掩蓋了當局對祖拉斯基藉這部影片發起的猛烈政治批判的戒備與打壓。

 

+4

 

談及祖拉斯基電影創作生涯的種種傳奇,當然首先就要數《銀色星球》(On the Silver Globe,1988)的拍攝過程。這部科幻史詩籌備數年,於一九七〇年代中期的波蘭開拍。然而就在拍攝接近尾聲的時候,卻遭遇審查機構基於政治目的將劇本永久封存,新上任的文化助理大臣更下令銷毀了所有佈景和道具。此後,祖拉斯基便擔憂當局可能會銷毀全部電影膠片而長久陷於焦慮不安。直到八〇年代中期波蘭政治民主化,祖拉斯基才偶然得知電影膠片其實還保存在波蘭電影局的影片倉庫中。他隨即重啟影片拍攝,想方設法克服兩段拍攝工作在時空上的巨大裂縫。《銀色星球》最終得以於1988年上映,成為一部無論在藝術還是主題上都登峰造極的極具爭議的鴻篇巨制。

 

祖拉斯基電影作品的其中一個主要標誌,是從場景佈置、服裝設計到演員表演都帶有顯著的劇場藝術特質。這自然是得益於這位電影導演同時具備的出眾的戲劇造詣。祖拉斯基的創作思想認為電影本身沒有甚麼新鮮,不過是用攝影機器介入戲劇,用化學反應疊加起各種奇特的影像而已(話雖如此,但看過祖拉斯基電影作品的都知道他是電影藝術的行家)。由於祖拉斯基並不執著於電影本體論,反而將電影視為各種藝術類型和美學範疇的揉合與並置,他才會有「電影就是個雜種,所以我愛電影」的古怪論調。而他也借《魔鬼》中的一位戲劇領班之口,表達了自己的經驗總結和創作信念:唯有表演,才能生存。於是,他的電影作品,以《魔鬼》和《著魔》(Procession,1981)為例,才會出現種種奇詭的肢體表達和極端的面部表情,而祖拉斯基電影的精髓恰恰就由此體現。

 

儘管人們也許對於曾與祖拉斯基有著十五年婚戀關係的法國著名女星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印象更為熟悉,也許與他的波蘭同胞著名電影導演奇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波蘭斯基(Roman Polański)相比,祖拉斯基的名字顯得陌生,但以上種種都不能掩蓋在波蘭電影史上,祖拉斯基電影足以與兩位名導的電影分庭抗禮的事實,不會消減半分這位被禁毀的波蘭電影大師為我們開啟的崇高而荒誕的聲畫世界。

 

祖拉斯基與法國著名女星蘇菲·瑪索有著十五年婚戀關係
第三場講座 出軌的理由:隧道中的瘋女人

鏡花非花電影講座第二單元:愛在抑鬱蔓延時

 

焦點影片

《失落伊甸園Antichrist》(2009)拉斯馮提爾 Lars von Trier

《星球梭那里斯Solaris》(1972)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著魔Possession》(1981)安德烈·祖勞斯基 Andrzej Żuławski

 

單元綜述:

 

世衛組織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人類第二大疾病。在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的香港,儘管無法確切統計有相關症狀市民的人數,但抑鬱症近年也確已成為香港人熱議話題:從抑鬱症明星棄世,到普通人日常中隨時可能爆發的抑鬱感,再到青年人在經歷社會運動後的憂鬱與無力。在人人都與心理症狀不太遙遠的「抑鬱時期」,我們應該如何認識自我,如何去愛別人,特別是去愛陷入抑鬱的伴侶?

 

鏡花非花電影講座第二單元以「愛在抑鬱蔓延時」為主題,揀選三部電影就相關問題與大家一齊展開探討。

 

首先是北歐導演拉斯馮提爾 (Lars von Trier)「抑鬱三部曲Depression Trilogy」之一《失落伊甸園Antichrist》(2009),解釋作為心理治療師的丈夫為何註定無法治愈陷入抑鬱的妻子,兼論同系列《世紀末婚禮Melancholia》(2011)中一心討好新婚妻子的新郎為何反而激起她的抑鬱症狀。

 

緊接著我們揀選了拉斯馮提爾在《失落伊甸園》結尾致敬的俄國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的科幻電影《星球梭那里斯Solaris》(1972),揭示後者通過科學家在探索未知星體時遭遇怪異事件,被揮之不去的痛苦記憶淹沒,究竟透露了怎樣的深沉哲思?

 

波蘭導演安德烈·祖勞斯基(Andrzej Żuławski) 的《著魔Possession》(1981)與《失落伊甸園》一樣都有著對於女性歇斯底里狀態的描繪。兩部電影都圍繞著女性本身展開探索,曝露出在劇中女性心理疾病之外,其實有著更隱蔽、陰暗的本源問題。

 

第一場講座

療養所裡的女巫獵殺:一種反心理治療解釋

9月8日(星期六3-6pm)銅鑼灣The Hub

 

第二場講座

塔可夫斯基式抑鬱:必須一再死去的女人

9月22日(星期六3-6pm)銅鑼灣The Hub

 

第三場講座

出軌的理由:隧道中的瘋女人

10月13日(星期六3-6pm)銅鑼灣The Hub

 

主講

黎子元、謝莉娜

 

立即報名(尚餘少量名額,從速報名)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