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的自言自語(二十)未來有愛嗎?|曾瑞明

撰文:曾瑞明
出版:更新:

作者|曾瑞明

要回答「未來有愛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回答「未來可知嗎?」這個問題。

當然,未來總是不可知的。若有一巨大隕石撞向地球,可能人類滅絕了,還談什麼愛呢。但如果我們假定這可能性甚微,還是可以講一些趨勢,以及這些趨勢會對作為人類重要經驗,愛,會有什麼影響。

將來不再有愛?

科學不斷進步,我們或能破解戀愛感覺的化學程式。想要有戀愛的經驗,只要吃一粒能製造戀愛感覺的朱古力就行了,戀愛的伴侶變得可有可無。這是愛化約為經驗而非關係的危險。

就算伴侶不被取締,未來人類的流動性(mobility)會進一步加強,我們會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伴侶。大型約會網站成了人們找尋伴侶的主要途徑,網站已能透過演算法,將能精密地估算你的所好,天作地設已不再有技術性困難,幫人約食飯的「紅娘阿強」將會成為歷史名詞。伴侶,不再終身的,不再是一個,而且是選擇得來而不再是遇上。

布蘭科・米蘭諾維奇的《全球不平等逸史》(The Haves and the Have-Nots: A Brief Idiosyncratic History of Global Inequality)

在經濟學家布蘭科・米蘭諾維奇的《全球不平等逸史》(A Brief Idiosyncratic History of Global Inequality)一書中,他分析了《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中的伊麗莎白(Elizabeth Bennet),無法抗拒達西(Mr Darcy)先生的追求,因為達西先生年收入10000英鎊,比伊麗莎白父親多3倍!但伊麗莎白的父親還要照顧一屋女人!故此,她在權衡愛情與財富不得不如其母親般計較。小說故意寫伊麗莎白起初對達西印象非常差,後來發現「他都幾好喎!」(他也不錯呢!),就已足以論證這婚姻是絕對成立的。米蘭諾維奇說︰「社會愈平等,在做出關乎婚姻的決定時,我們預期愛情愈趨於戰勝財富;而在很不平等的社會,卻往往相反。」他很幽默地問了一句︰「在非常不平等的社會中,愛情就只能存在於婚姻之外嗎?」我們不能不忘記《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式有夫之婦在婚姻外發現愛情的悲劇,而且,安娜・卡列尼娜的情夫比其丈夫有錢得多!未來,恐怕只會是愈來愈不平等,也更多愈來愈不幸福的婚姻。

珍・奧斯汀《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還有,AI 的出現令人類的伴侶不再侷限於人類。有一個像《觸不到的她》(Her)那善解人意的聲音不好嗎?(總好過囉囉唆唆)。甚至,AI 或者機械人可以提供完美的性愛。未來的人可真幸福呀!他們不再有寂寞的煩惱,不再有沉悶的關係,但是「意義」、「犧牲」、「包容」和「守候」等跟愛有關的詞彙卻將不再適用。

愛是為了將來

法國哲學家呂克・費里(Luc Ferry)在2013年的《論愛》(On Love: A Philosoph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中,指出哲學跟愛的關係。他這本書就是也向愛情作家司湯達(Stendha)致敬的。費里認為,愛不只一堆感情,愛更是意義,一條什麼是好的生活(good life)的原則。由過去婚姻是家庭的事到今天愛情是自由選擇,愛的價值愈來愈清晰。即使,今天離婚率如此的高,我們仍不願退回至盲婚啞嫁的過去。即使我們知道因愛情而形成的關係,亦會因愛情消退而變得不穩定,但我們仍是要自己去經營——這就是愛的價值。

呂克・費里(Luc Ferry)《論愛》(On Love: A Philosoph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愛給我們生命提供了意義,但面對死亡時,愛是什麼?費里指出愛賦予我們一個選擇的機會,這是隨著人由鄉村進入城市,進入工廠後,伴隨而生的。人不再受宗教和傳統牽絆,但是同時他更暴露於折磨和傷感裏。愛人死了,大部份人都不是那麼相信真的會在「天國再會」、「天家再見」——死就是永恒的告別。費里援引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指出我們要學如何生活,還要學如何死亡。宗教是吸引人的,因為若要抵受宗教的引誘,宗教許諾我們希望得到的東西,就是永生。但費里提醒我們這是需要信仰(faith)而非理性。更重要的,是宗教往往把此生視為暫時和過渡而已。

德希達:形上學經驗中的暴力與他者

他以為我們更應訴諸哲學。哲學不是為了學如何思考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好。哲學是世俗的救贖,是沒有神的智慧。所以,哲學不只是思,還要活出來,種種問題,皆是生的問題,亦是愛的問題,比如我們如何可以將短暫的浪漫的愛,轉化為恒久的友誼或者持久的溫柔?這是人生的課題。

他提出「愛的政治」(politics of Love),並定下新的定言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根據你會欲求你的決定是能夠施予你最愛的人去行動。(Act in such a way that you can desire to see the decisions you take being applied also to the people you love most.)。這當然是回應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的定言律令,當中沒有任何情感的不足。費里認為,十誡沒有愛,就根本不成道德的律令。有愛,我們也懂得如何行動。排除情感,我們仍可用律令來殺人,甚至種族滅絕。把人視為目的,而不僅僅是手段,但我們仍可以把某群眾排除於人的領域,而把他們說成是蟑螂、老鼠、寄生蟲,並賦予高尚的藉口。如果你不願向你最愛的人限制自由,請停止。如果你不願向你最愛的人施放催淚彈,請停止。不要說什麼大局為重,不要說有什麼崇高理想,不要說什麼宏圖大計。是愛,才讓我們能像人般行動。

找回我們的人性,這就是回應我們的下一代。我們或未見過將來的「他們」,但我們仍是愛他們,希望他們一如我們,尚懂得愛。正如教育工作者如果不相信未來一代會變得更好,不期望他們會變得更好,那教育已失去意義。放棄下一代,其實是失去了對未來的愛,與未來失去聯繫,是雖生猶死。下一年,希望能跟大家一起研習教育哲學,壯實我們教育這珍貴的領域。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