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九論》:日本史學大家內藤湖南 與你論康、雍、乾三帝

撰文:中和出版
出版:更新:

本文節錄自內藤湖南《清史九論》第一部分〈第一講:帝王及其內治〉。內藤湖南為日本歷史學家、漢學家,是「京都實證學派」創始人,憑「唐宋變革說」為中國史研究作出鉅大貢獻。於《清史九論》中,內藤從帝王、外交貿易、藝術文化方面梳理清朝歷史,尤其着重講解經學、史學、文學和藝術方面的演變歷程,將清朝除政治之外的歷史抽絲剝繭。

關於內藤的「唐宋變革說」──內藤湖南:唐宋變革論、中國史學史

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是「清朝帝王的特點及其原因」。之前已經提到,君主獨裁是清朝政治統治的一大特徵。此外,每位皇帝也各自有各自的特點。這一點大家可以先有個了解。至於其原因,我也會在稍後講到。

清朝帝王都有接受系統教育的傳統。該傳統雖非始於清朝建國初期,但早先就多少有這種傾向。這主要是因為帝位的繼任者並不是一開始就確定好的。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駕崩後,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繼位。可太宗文皇帝皇太極即位之初並未獨掌皇權,且其他兄弟也非都位居人臣。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駕崩以後,朝中位高權重的共有四人,其中就有太宗文皇帝皇太極。清朝把相當於王侯地位的人稱為貝勒。當時的貝勒有大貝勒、二貝勒、三貝勒,以及方才提到的太宗文皇帝皇太極,即四貝勒。大貝勒代善是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的親哥、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的次子,後被封為禮親王。二貝勒阿敏是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的侄子,和太宗文皇帝皇太極是堂兄弟,後被革職削爵。三貝勒莽古爾泰是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的哥哥,後來也被革職削爵。剩下的就只有四貝勒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了。

清・佚名 《清太宗崇德皇帝朝服像》(Wikimedia Commons)

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駕崩不久後,四大貝勒共享皇權。正月朝賀之際,四大貝勒都面朝南坐,接受群臣叩拜。其中,四貝勒在軍中的聲望最高。軍中聲望高者自然得勢。四貝勒因此逐漸壯大勢力,最終如日中天。帝王之位非他莫屬。這時,二貝勒阿敏先是在出征朝鮮時犯下過失,之後征伐中原時雖曾繞道山海關後方,攻入長城,卻在歸途釀下大錯,最終被革職削爵。再說三貝勒莽古爾泰,他因當年處心積慮想要獨佔皇位,而與四貝勒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交惡。三貝勒莽古爾泰死後,軍中頗有聲望的太宗文皇帝皇太極大力搜集證據,削其子孫勢力。大貝勒與四貝勒一樣,在軍中也很有威望。大貝勒之子薩哈廉十分聰敏,認為四貝勒掌權是大勢所趨,勸說其父放棄皇位。因此,大貝勒雖為兄長,最終仍決定擁護四貝勒。繼位五年後,四貝勒開始獨享皇位,受人臣拜謁。大貝勒也位列人臣,行拜謁帝王之禮。不過,這些並非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生前所願。

總的來說,蒙古人或滿洲人的習俗是幼子繼位,和日本的長子繼承制正好相反。所以,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其實是想傳位於我們之前提到的九王,也就是之後的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是當時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新任大妃的兒子,十分聰穎伶俐。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很想傳位於他。但大勢所趨,最終由四貝勒繼位。由此可見,皇位繼承充滿了不確定性。太宗文皇帝皇太極駕崩後,肅親王豪格雖然貴為長子,卻由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的第九子繼承了皇位。肅親王豪格就是如今逃往旅順這位肅親王的祖先。當時的肅親王豪格已經立有戰功,卻為何讓六歲小兒繼承了皇位呢?這可能與宮闈大有關係。因為順治帝的母親、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的皇后後來下嫁給了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一國皇后或皇太后改嫁他人着實不可思議,因為當時距離滿洲民風淳樸的時代尚不算久,所以這種事情才會發生。《清實錄》當中就記載有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初被稱為皇叔父,後來進而被尊為皇父之事。在保存下來的當時的科舉考卷中,也能看到皇父這個表述。所以,人們認為,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是因為與順治皇帝母親的關係,才擁立順治當上皇帝。這種事情畢竟不太光彩,所以繼承大統之人不能確定也未見得是甚麼好事。

多爾袞朝服像(Wikimedia Commons)

康熙帝時,清朝已經入主中原。雖然康熙帝冊立過太子,但太子因犯下過失被廢。當時朝中議論紛紛,都在商討再立太子之事。甚至有人不畏觸犯龍顏,直言進諫,稱一國之君不能不立太子,不過都未被皇帝採納。如此,清朝有了不立太子的家法,眾多皇子一齊接受教育。《綱目》中所記「上書房讀書」就是指在上書房裡,眾多皇子誰也不知未來誰將成為儲君,一起接受相同的教育。關於清朝立儲制度還有一種傳言──皇帝如果認為立儲的時機成熟,並有繼承大統的屬意人選,便會寫下他的名字,藏於正大光明殿中書有「正大光明」四字的匾額後方。皇帝未頒遺詔駕崩的情況下,顧命大臣打開它便可得知繼位人選。皇帝若是壽終正寢,尚可留下立誰為儲的遺言;但若是皇帝突然駕崩,便需打開匾額後的遺囑來定。總之,清朝一般不提前冊立太子。眾多皇子尚在年幼之時,便都成了皇帝候選人,因此從不貪玩任性,而都奮發苦讀,鑽研學問,接受嚴格充分的教育。

攝於1900年的乾清宮內景,掛有「正大光明」四字匾額(Wikimedia Commons)

我們接下來看「各個帝王的文事」。其下列舉了很多事例。儘管清朝作為夷狄入主中國,可歷代皇帝卻十分長於文事。這些證據都已在展室展出,各位一看便知。

我們首先來看「崇尚漢俗的順治帝及其遺詔」。順治帝二十四歲便英年早逝。他對中原文化推崇備至,令滿人心生不滿。從滿洲來到中原以後,順治帝目睹中原文化之先進發達,被其深深折服。明朝滅亡以後,明末遺臣作有《萬古愁曲》,傷懷故國。順治帝十分喜愛這首曲子,時常吟唱。身為奪取明朝天下的皇帝,卻對亡明抱有一顆同情之心。順治帝如此偏愛漢族,自然讓滿人十分不滿。二十四歲時,順治帝雖是突然駕崩,卻仍留有遺詔。遺詔當中列有二十幾條,主要都在反省自己偏愛漢人,疏離滿人的行為。這份遺詔也可能是皇帝駕崩以後,他人為改先皇政策,事後編造,代寫而成的。總之,順治帝甚至需要在遺詔中反省偏愛漢人,由此可見其偏愛漢人之甚。

康熙帝(《清史九講》書內圖片)

順治帝駕崩後,康熙帝八歲登基,由大臣鰲拜輔政當國。康熙帝尚年幼時,便顯露雄才大略,智擒手握重權的輔政大臣鰲拜。因對鰲拜十分不滿,康熙帝還是個孩子時,便想出一計將其除掉。十三歲那年,他召集一群身強力壯的孩童,終日陪他摔跤嬉戲。一日,他看不慣的這位輔政大臣來覲見時,康熙帝便命令這些孩童將鰲拜捆綁起來,懲其罪責。如此,康熙帝幼年時期便初顯才略。清朝平定中原以後,第一次叛亂爆發之時,康熙帝更是大顯身手。明朝舊臣吳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都曾為清朝效力,受封為王,封地十分遼闊。這三位明末以來戰功纍纍的藩王舉兵反清時,清王朝的老將大多已經不在人世,幾乎無人可與之抗衡。因此,清軍起初全被三藩打敗。當時的康熙帝雖是弱冠之年,卻制定了全部的作戰方略,每天批閱上百道奏折,逐一向身邊的大學士下達命令,指揮若定。因此,清朝兵力雖然孱弱,卻因戰略得當,得以平定歷時七年的三藩之亂。

康熙帝志存高遠,並不僅僅因為入主中原,便唯中原文化馬首是瞻。當時,西洋已有傳教士來到中國。康熙帝從西洋傳教士那裡學到很多西洋知識,胸懷博採世界知識、建立偉大帝國的宏圖大志。當然,中國人的宏圖大志多少有些消極的地方。但蒙古準噶爾部掀起叛亂時,康熙帝曾下詔親征。展室裡展有《親征朔漠方略》一書。書中記有康熙帝親征的詳情。再說知識。除漢學以外,康熙帝還學習外語,精通數學,鑽研天文。雖然富貴人家用來消遣的技藝能有多麼精通尚不好說,但康熙帝的確對這些事物饒有興趣。他知識廣博,胸懷建立世界帝國的宏圖大志。正是由於康熙帝的這些特點,清王朝的政權根基才得以逐步穩固。

清・佚名 《雍正朝服像》(Wikimedia Commons)

接下來看「雍正帝的禪機、文字獄、《朱批諭旨》、雄猜之主」。康熙帝處理政務範圍極廣,而雍正帝則長於精耕細作,嚴肅治國。雍正帝的皇位並非早就確定好的。雍正帝的兒子乾隆帝幼時便聰穎機敏,氣度不凡,能力超群。康熙帝是想傳位於這個孫兒,才讓雍正帝繼承了皇位。雍正帝久居親王之位,用心留意之處多有不同,對地方官員觀察入微。因此,他成為皇帝以後,非常擅長偵探政治,對群臣之事了如指掌,行事手段陰狠至極。雍正帝與兄弟之間的關係,好則極好,壞則極壞。關係不好的,他就橫加惡名,百般折磨;關係好的,他則格外優待,榮寵備至。學問方面,雍正帝早年便喜愛佛教,也對喇嘛教做過一些研究,但尤其醉心禪宗。如今北京雍和宮的這座喇嘛寺院就是雍正帝即位之前的住所。康熙王朝之後,在清朝的壓迫統治下,一些漢人開始不時發些牢騷和不滿,其中尤以學者最甚。學者們時常寫文作詩,暗諷清朝為夷狄之邦。因此,雍正時期大興文字獄。數起慘案當中,最有名的是呂留良案。

雍正帝雖然是個政治偵探家,但較之日本的政治偵探家卻很有肚量。他對政治偵探的結果從不保密,而是統統公之於眾,這也正是雍正帝的過人之處。漢人寫文章大罵清朝時,他不僅不會秘而不宣,反而親自執筆,一一反駁:你或許執此一詞,可道理是如此云云。《大義覺迷錄》就是一本有名的辯駁書。這本書是雍正帝針對呂留良言論所作的批駁,也陳列在展室當中。皇帝寫臣子之事,可謂稀奇。由此也可以看出雍正帝的開明之處。總之,他是一位既險惡又開明的皇帝。

雍正帝還命人編撰《朱批諭旨》,收錄他用漢文在奏折上所做的批示。通常,皇帝批示奏折只需一兩行,可雍正帝的批示大都很長。這就是所謂的「朱批」。這些「朱批」還被特地印刻出來,以為後世樹立政治典範。雍正帝生性多疑,在政治上極盡嚴苛。清初,朝廷沿襲明制:地方官員除向朝廷上交租稅以外,還要向百姓加收銀兩。加收部分多被官員私吞,積習已重。到了雍正帝時期,雍正帝命令官員把收來的租稅悉數上交朝廷,掏空地方官私囊的同時,給他們撥發養廉銀。養廉銀實際上是除每月官俸以外,防止官員貪腐的特別補貼,條件是官員要把從百姓手中徵收的租稅全部上交皇帝。從那時起,皇帝的收入大幅增加。可到後來,雖然官員全部上交從百姓那裡徵收的租稅,卻依舊橫徵暴斂,中飽私囊。養廉銀雖然切實增加了朝廷的收入,但在鼓勵官員廉潔方面的成效並不顯著。康熙帝雖雄圖大略,卻也清貧度日。自雍正帝之後,國家才開始變得富裕起來。雍正帝時期雖然尚不明顯,可再到下一代時國家已經非常富足。

清・郎世寧《清高宗乾隆帝朝服像》(Wikimedia Commons)

雍正帝之後,乾隆帝繼承皇位。乾隆帝二十五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以後又活了四年左右,八十幾歲逝世。他自幼長於文事,對此也頗為得意。乾隆帝相信,只要是漢人學者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他吟詩作文,樣樣通曉。據說,乾隆帝經常在詩文中引用生僻典故,拿去考漢人學者。如果對方不知道這些典故,他便喜不自禁,以此炫耀自己淵博的學識。雖然太平盛世多有這種皇帝,但乾隆帝還是很多才多藝的。

考慮到自己出身滿洲,乾隆帝也大力提倡學習滿文。當時滿文已經日趨衰微。乾隆帝為復興滿文,曾命人編修字典,採取各種方法鼓勵人們學習滿文。譬如,乾隆帝規定,無論是漢人還是滿人,要想進入翰林院,就必須懂滿文。一個人縱有八斗之才,如果不懂滿文,也不得入翰林院。後來,乾隆帝逐步平定蒙古。不同於雍正帝的是,乾隆帝與漢人一樣,尊崇儒教,不信佛教。此外,乾隆帝為懷柔蒙古各部,曾強調學習蒙語的必要性;因為西藏的喇嘛教,他開始學習藏語;平定說回語的種族以後,他開始研習回語。至於結果如何,我們留到明天再講。總之,乾隆帝對所有平定之地的語言都有所研究。他曾自豪地寫道「所有語言同宗同理」。乾隆帝自恃對治下之國的情況了如指掌,在位期間做了很多事情,卻也讓諸多政策矛盾重重。如前所述,他一方面優待滿洲八旗,將政治軍事上的重要工作交由滿人去做,力圖振興滿洲;另一方面又崇尚漢族文化,潛心漢學。

乾隆帝是將中國盛世推向顛峰的皇帝。乾隆時期可謂清朝的黃金時代。六十年的極盛之時過後,清朝便日漸衰微。清朝的歷代皇帝都有其御製的文集和詩集。雖然其中也有一些不是自己所寫,但從康熙、乾隆時期,再到之後的嘉慶、道光、咸豐時期,所有皇帝都有自己親作的文集和詩集。其中不僅有他們作為一朝皇帝寫下的作品,也有即位以前的作品。綱目中「潛邸的全集」就是皇帝即位以前的作品。下一項是「欽定書籍之多」。欽定書籍究竟有多少,我尚未逐一查證。但之前提到的禮親王代善的後世子孫當中,有一位十分精通清朝典故之人。此人寫有一本《嘯亭雜錄》,其中就曾列舉書目,說明欽定書籍數目之繁多。即便如此,書中所列仍不完整。

如上所述,清朝各代皇帝都長於文事。我們不妨拿清朝與明朝做番比較。明太祖朱元璋是個爭強好勝之人,雖出身乞丐,當過賊寇,但登上皇位以後也要學作文章。他常常把自己文筆拙陋之作拿去請文人學者潤色,潤色過度便勃然大怒。明朝《高皇帝御製文集》現今依然保存完好,雖然多有晦澀拙劣之處,卻也留下這麼一本文集。後來的明宣宗則潛心學問,造詣頗深。儘管明朝由文化積澱深厚的漢族統治,但清朝皇帝的文才較之卻更勝一籌。臣子呈遞上來的奏疏,皇帝儘量親自批注。明朝皇帝的朱批大多都是大白話,甚至還有髒話。而清朝皇帝則斷然不會如此,其朱批都是經過潤色的漢文,且文采斐然。

《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第一百七十二卷・漕運部彙考十八之二十八》(Wikimedia Commons)

不過,這些事情有利有弊。力倡文治的成果是,康熙帝時編成一萬多卷的《古今圖書集成》在欽定書籍當中亦屬鴻篇巨製;乾隆帝時編纂的叢書《四庫全書》冠絕古今。這都是文治功績的傑出體現。「綱目」中還寫有「違礙書目及其實例」。清朝在編纂《四庫全書》時,一旦發現明代或清初書中有詆毀清朝的字句,如出現夷狄之類的表述,便盡數刪改銷毀。也就是說,編纂《四庫全書》的同時,也生產了一些不好的「副產品」。違礙書目是指把觸犯朝廷忌諱的書單發放下去,如果有人發現上面所列書籍,便須交由朝廷銷毀。由於實際無人執行,朝廷只好屢次下旨重申,但依舊收效甚微。給大家舉個實例。我手頭有一本書,目錄部分印有皇帝的詔令內容,稱本書有部分內容忤逆犯上,相應部分已經刪除。可我實際去看時,發現這部分內容其實還在。可能只要目錄部分標明刪除,朝廷就不會再去細查。儘管清朝對禁書的取締不夠徹底,但仍有許多書籍銷聲匿跡。一些早年傳入日本的書籍由於被列入違礙書目,在清朝看不到,卻能在日本看到。再下邊的《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也是編纂《四庫全書》時所成。活字印刷雖然此前就有,但到乾隆帝時利用更廣泛,從而有了這部《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的誕生。以上所列便是清朝皇帝的特點之一。他們雖都是夷狄之後,卻都崇文尚教,而且躬行踐履。

文瀾閣──於清代為了收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樓之一(Wikimedia Commons)

接着來看「節儉、康熙帝的上諭」。據說,明朝時期宮中宦官多達十萬餘人,到康熙帝時削減到僅剩四百來人。從十萬人到四百人,裁減幅度可謂驚人。如此,清朝宮中的開支用度減至明朝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甚至四十分之一。康熙帝時,宮中尤其提倡節儉。雖然到後來,清朝國庫充盈,日漸奢華,但仍不及明朝那般奢侈。明朝萬曆時期,僅皇太子成婚就從地方徵收了一千兩百萬兩白銀。總之,節儉是清朝的一大特點。

再下來是「寡鮮失德、嚴加管束內寵宦官」。清朝皇帝鮮有失德之人。相傳,明武宗朱厚照為了寵愛的女人,曾四處巡幸。而清朝絕無此事。此外,清朝對宦官嚴加管制,廢除了明朝的宦官機構。雖然西太后慈禧時,宦官有些專橫跋扈,但管制依舊很嚴。當時,有個叫安德海的宦官深受西太后慈禧的寵愛。安德海曾奉西太后慈禧的密令,前往湖南一帶辦差。而清朝以明朝為鑒,規定宦官不得擅出皇城,若有違者可就地正法。因此,安德海途經山東時,時任山東巡撫的丁寶楨便痛下決心要抓捕西太后慈禧的這位寵臣。然而,士兵和知府都有所顧忌,不敢近安德海的身。最終,士兵只把他捉拿起來押至山東。巡撫丁寶楨將其就地正法,並上奏朝廷說,安德海謊稱受朝廷之命,擅出皇城,已經正法。可見,西太后慈禧這般寵信宦官的時期,也因有相關制度,能對宦官嚴加管束。與明朝相比,清朝皇帝失德之寡尤其明顯。此外,西太后慈禧日後囂張跋扈,也不是因為榮寵過厚。雖然西太后慈禧是咸豐帝之子同治帝的生母,但咸豐帝在世期間並未過多寵幸她。也就是說,西太后慈禧是因為身為皇帝的生母,才得以掌權得勢。咸豐帝等人從未因寵幸女人而使後宮權傾朝野。乾隆帝時雖有少許苗頭,但總體而言,清室從未因女色和宦官事宜有失體統。綜上所述,失德寡鮮是清朝皇帝的特點之一。這也是他們雖以外邦入主中原,卻能實現長治久安的一大原因。

《清史九講》

作者|〔日〕內藤湖南

譯者|武瓊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本書內容獲「中和出版」授權轉載。】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