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回郵信箱】Tabula Rasa有傳承關係嗎?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在【無睡意哲學課】洛克(上):心靈是一塊白板的Facebook帖文裡,有讀者朋友問到幾個問題。這幾個問題其實也相當重要與深入,無法用回應方式解釋清楚,因此01哲學編輯的朋友們找到我來寫一篇文章,回應大家的提問。

 

讀者朋友首先問道,Tabula Rasa 是不是最先由跟我學生亦徒亦友的亞里士多德提出的。Tabula Rasa,「心靈是一塊白板」,亞里士多德的確有使用過,但是呢,將這句話發揚光大的是「經驗主義」(empiricism)的約翰洛克。亞里士多德使用這句話時,他背後的概念是「蠟塊說」,指出感性靈魂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非質料,正如蠟塊一樣,刻有圖紋的金屬作用於它時,它接受的是印紋而不是金屬本身。

 

然而,這兩句說話卻有相同的指涉――亞里士多德與洛克同樣認為知識的基礎來自感官,而不是理性自省或理形(Idea),那兩者又有何差別呢?

 

《【無睡意哲學課】洛克(上):心靈是一塊白板》裡寫道:

 

洛克指出人類知識的基礎是感覺經驗,人藉著感官經驗獲得知識。他區分了兩種經驗︰感覺和反省。洛克認為感覺認識是被動的,感覺主要和外界事物打交道,事物通過不同的途徑刺激人類的感覺器官,因此人們能夠獲得簡單的觀念。

 

《【無睡意哲學】:甚麼是知識論》一文裡寫道: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則提倡了不一樣的學說,亞氏認為我們對外的一切知識都是先由感官供給資料,而我們的心靈中是甚麼知識都沒有的,有的只有認識的能力,所以一切知識都淵源於認知能力。」

〔……〕

「在洛克的觀點中,人類天生的只有感官帶來的認知能力,至於通過認知而得的知識,全部都是後天求得的。他設想人的心靈如同白板(Tabula Rasa),沒有一切文字、不帶任何觀念我們的一切知識都在經驗裏紮根,知識則由這些經驗轉化而來。」

 

兩位哲學家最大的差別在於:對亞里士多德而言,我們可以認識到事物的實體,那就是「共相」(universal)。用回《無睡意哲學:亞里士多德(上)》中的段落:

 

「『共相』是指在個別物體中所擁有的共通特性。與柏拉圖所認為現實世界萬物都是理型世界的摹本相反,亞里士多德否定了所謂『理型』(idea)物件存在,他認為物件的真實存在只因為現實世界中該物件的共相存在。」

 

亦即,我們可以依靠事物的共通特性,從而直接認識事物的實體。只是,於《無睡意哲學:洛克(上)》中我們討論過:

 

「第一性質是不論事物經歷何種變化,事物永遠保留了那些性質,例如大小、廣延、運動和靜止等等。第二性質是那些不為事物本來所具有的,只是物體藉著第一性質在我們心中留下的觀念的能力,例如聲音、顏色和味道等等 。」

 

一個更大的差別在於,洛克拒絕實體這個概念:

 

「洛克認為實體只是眾多的簡單觀念經由人的反省能力組合而成,本身並沒有實在。而且人們會認為實體存在,只是因為人們習慣用一個名詞去命名一個觀念集合體,才產生有一個實體的錯覺。」

 

可以說,在心靈如同白板上,兩者雖然認同知識基礎來自經驗,但他們對於可以知道的事物上有差異,這來自他們對事物的實體、形而上學的理解的不同。對於實體/本質這個問題,亞里士多德無疑較為肯定。學界裡,也並沒有太多對於洛克思想來自於亞里士多德的討論,但洛克也應該接觸過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這次回郵信箱就來到這裡了,期待各位朋友有更多來信!

 

 

Your friendly neighbourhood,

Socr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