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資本主義的危機 - EP52

撰文:張恩源
出版:更新:

卡爾.馬克思(Karl Marx,1818-1883)生前從未自稱「社會學家」,相反,他對「社會學」一詞的發明者孔德(Auguste Comte)有著無情的嘲諷與蔑視。然而,馬克思還是被公認為當代社會(科)學的重要鼻祖,大量的社會學概念與方法源自對他的回應。他的思想縱跨三個世紀,橫掃東方西方,至今活力不減,火力未衰。

 

社會構成理論

 

馬克思對於社會構成與變遷的一般理論經常被概括為「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他對整個人類社會的認識從一個基本事實出發:人必須首先解決吃、喝、穿、住的問題,然後才能從事藝術、政治、宗教、科學等活動。正因此,馬克思將「物質生產」活動視為全部人類活動的核心環節。物質生產涉及到人與自然的關係,馬克思將人在物質生產過程中改造自然的能力稱為「生產力」(forces of production)。當然,改造自然從而獲取物質資料的過程從來都不是以個體的方式進行的,而必然會採取某種社會聯繫,馬克思將這種社會聯繫稱為「生產關係」(relations of  production)。

 

全部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了這個社會的「經濟基礎」(base),在此之上則形成了法律、政治及各種社會意識形式,馬克思名之為「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馬克思認為,對於社會的解釋不應該像黑格爾那樣到人類的精神層面去尋找,而應該從社會的物質層面入手。因為生產力制約著生產關係的發展,而經濟基礎則是上層建築的根源。

 

社會變遷理論

 

與較為抽象的「社會」(society)概念相比,馬克思更喜歡使用帶有較多歷史感的「社會形態」(social formation)概念。所謂「社會形態」,指的是在特定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以及在其上建立的各種上層建築的有機統一體。歷史變動不居,各種社會形態依次更替,但馬克思認為這種歷史變遷有其可以把握的規律性。在他看來,一種社會形態會被另外一種社會形態取代的根本動力,在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不適應,或者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不適應。

 

依據各種歷史資料尤其是西歐的歷史,馬克思(與恩格斯)區分出了多種不同的社會形態。資本主義社會這種最為晚近的社會形態,乃是從封建社會演變而來。市民等級的產生、新大陸的發現、殖民地的開拓、機械化生產的推廣等等極大促進了生產力,使得封建社會基於人身依附、封建特權、地域限制的生產關係成了巨大的束縛:「這種關係已經在阻礙生產而不是促進生產了,它變成了束縛生產的桎梏。它必須被炸毀。」

 

資本主義的危機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建立使得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資本主義社會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社會形態。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機制與矛盾危機的分析,集中反映在《資本論》(Capital)這部巨著之中,這一分析從「商品」(commodities)的概念切入。商品被馬克思界定為能夠使用同時也能夠交換的勞動產品。對於資本家而言,其商品生產的根本目的不在於使用(即使用價值),而在於通過市場交換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即交換價值)。這一過程得以實現的基礎,乃是大機器生產工具的佔有,以及對於大量勞動力的購買。勞動力在這個過程中也蛻變成了一種商品,並構成了生產成本的一部分。

 

資本家為了盡可能減少成本,會極力壓縮勞動力的工資,並追求技術創新以減少勞動人數。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強勢,使得大量的人口被迫捲入到機械化大生產中來,他們同時要面對縮水的報酬、超時的勞動、有限崗位的競爭。整個過程的結果,是資本家大量佔有了生產的財富與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而工人階級則陷入貧困化的境地。工人階級的相對貧困與購買力低下,使得大工業生產的商品相對過剩,經濟危機週期性發生。機械大工業生產方式與生產要素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構成了一對主要矛盾,馬克思認為這個矛盾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各種危機的最終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