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諾:文化批判 - EP68

撰文:吳冠緯
出版:更新:

批判理論的鼻祖「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指的是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Institut für Sozialforschung,IfS)的學人。各種代表人物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馬庫色(Herbert Marcuse)、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等,他們的思想體系可謂之百花齊放,呈現大相逕庭又互為輝映的「星叢」(Constellation)思想體系。

 

有別於蘇維埃官定的「列寧—史太林」版的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被歸類為「馬克思—尼采—佛洛伊德」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它批判(且繼承)新康德主義者韋伯(Max Weber)的社會學方式,亦對實證主義(Postivism)的社會科學觀作了如此的批判。法蘭克福學派是一套由實證經驗導向,或以純粹的理論科學,進而提出要檢視科學範式(Paradigm)背後不斷地、辯證地穿透發展的途徑。

 

每位思想家的思想體系都呼應著時代歷史及人生體驗。法蘭克福學派的學人也不免於此。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隨即美國與蘇聯兩大勢力的對抗在歐陸展開,形成冷戰時代的分庭抗體。戰後美國推動的歐洲復甦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亦稱為馬歇爾計劃 The Marshall Plan),歐洲大陸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在等待重建復甦。

 

1947年,阿多諾與霍克海默合著出版的《啟蒙辯證法》(Dialektik der Aufklärung;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問世,質問和批判歐陸自啟蒙運動開始的思想史,奠定了批判理論在當代歐陸思想體系的重要性。所謂批判,並非只是負面表述的批評,全面重新分析判斷當前的社會現象。雖「批判」(Kritik; critique)一詞早在康德的「批判哲學」就已經為哲學的專有名詞,但法蘭克福學派承襲德國觀念論與法國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的傳統,將「批判」理論與歐陸傳統思想體系斷裂開來。

 

文化工業批判

 

《啟蒙辯證法》為法蘭克福學派的奠基石。〈文化工業——啟蒙作為大眾欺瞞〉(Kulturindustrie - Aufklärung als Massenbetrug; Culture Industry -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從社會心理學與哲學觀點分析,文化工業如何在世界作為強權的催化劑——無論是戰時的德國、蘇聯、甚至是號稱「自由主義燈塔」的美國等。文化工業的權威宰制乃為上對下的控制,是人為的計畫,文化工業的批判大抵可分為兩個面向的理解:


(一)商品拜物教。馬克思主義者所批判的商品拜物教,是以商品交易價格的個殊性,取代市場所有普遍的等價交換關係;在文化工業批判中,商品拜物教除了馬克思主義所言的認識錯誤外,也具有現代性社會的類宗教性質,商品的交易價格變成唯一衡量所有社會關係的標準,如無法以商品形式交易的物品就必然被排除在外。


(二)行政管理的工具理性。在資本主義的商品拜物教下運作,工具理性通過標準化和官僚體制分門別類,可以及時快速享受的文化商品可以留下,其他則否,使得人類活動趨為同一。也就是說,文化工業的現象為,只能當作茶餘飯後打發時間的逸趣,或是餐館的背景娛樂廣告歌(或是如阿多諾不喜愛的爵士樂);此外,藉由工具理性的行政管理分門別類,更方便區分枯燥無用的知識跟能夠即時享受的文化商品。在日趨講究快速享受和消費的資本主義社會,如此的行政管理更方便區分有無用的知識。然而,在當今人文社會科學的重大危機,也正不斷步入《啟蒙辯證法》中所預示的:工具理性本為「除魅」(Entzauberung; Disenchantment),即去除蒙昧。不過,這種做法卻掉入商品拜物教的新神話。

 

美學的救贖

 

阿多諾的母親是著名的歌劇女伶,自幼就培養了深厚的音樂底子。他曾經前往維也納,向奧本.伯格(Alban Berg)拜師。伯格是開創無調性音樂及十二音序音樂家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的弟子,也研究貝多芬的晚期音樂。對於文化工業之批判,阿多諾的美學研究,尤其是浪漫派到現代音樂的樂理分析,對其思想體系有相當的影響。

 

二戰期間流亡美國洛杉磯時,阿多諾結識文豪湯瑪斯.曼(Thomas Mann)。兩人合作《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敘述的德國作曲家阿德里安.雷維庫恩的生平》(Doktor Faustus: Das Leben des deutschen Tonsetzers Adrian Leverkühn erzählt von einem Freunde; Doctor Faustus: The Life of the German Composer Adrian Leverkühn, Told by a Friend)的撰寫。深諳樂理的阿多諾對於《浮士德博士》中樂理劇情的安排有所貢獻。儘管如此,阿多諾與湯瑪斯.曼對結局的安排有所爭執:究竟音樂能否讓世間自奧斯威辛的苦難得到救贖?

 

《美學理論》(Ästhetische Theorie; Aesthetic Theory)是阿多諾死後根據整理手稿所出版的,也是阿多諾集思想體系大成之作之一。縱觀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的社會史、文化史、藝術史、觀念史的現代主義發展,尤其是各家藝術流派與藝術家的論斷,阿多諾藉由歷史發展的唯物論,檢視當代歐陸思想體系的美學理論,諸如藝術自主性、本真性、昇華等。

 

就阿多諾論證藝術自主性,現代主義尤其唯美派(Aesthetism)的「為藝術而藝術」(l'art pour l'art)的問題:歷史並非以線性發展,而是跟當代的斷裂。所謂的自主性,是藝術自身正在抵抗不可化約的內在與外在之間衝突。因此對於一種美學現代性的追求,各家學派作者才有如此多樣的宣言,可窺見當代前衛藝術的不可預測性。儘管如此,藝術是在社會之中:現代性社會中鑲有資本主義的運作,藝術不可自行脫離於這樣的結構,因此藝術自主與文化工業的商品拜物教是其內外在衝突不斷的辯證。

 

奧斯威辛之後

 

阿多諾寫在《多稜鏡︰文化批判與社會》(Kulturkritik und Gesellschaft; Culture Critique and Society)的「在奧斯威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在阿多諾的思想體系中,奧斯威辛集中營代表的是現代性危機下的災難,以全面工具理性算計剝奪人命尊嚴。1966年,為廣播節目準備的《奧斯威辛之後的教育》(Erziehung nach Auschwitz; Education after Auschwitz)一文,阿多諾分析出奧斯威辛的野蠻災難不會再重演,仰賴於教育制度致力去消解權威性人格,也就是實現康德說的自律自主(Autonomie)——反思、自立及不服從的力量。

 

權威性人格,是阿多諾流亡美國時所參與的社會心理學計畫,目的在於探討怎樣的心理素質傾向服從權威,也就是說,是甚麼人一方面服膺於外在權威,另一方面又藉此建立起自己的優越感,這樣從外到內潛移默化的心理素質。

 

權威性人格為甚麼崇拜現存的權威體制,其實與人類世界的生存焦慮有關:為了保全身家性命財產,擔憂忙碌的生活與崩壞的價值觀,更傾向強而有力的權威,得以快速解決危機,而毋須面對令人身心俱疲的生活。

 

阿多諾的《半教育理論》(Theorie der Halbbildung; Theore of Half Education)提示,權威性人格出自於文化工業的壓制管理,培養出只注重工具理性算計、追求快速利益享受的,進而在整體社會發展出更多服膺於現實權威的人。而他試著呼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人文主義的博雅教育作為「奧斯威辛不再」的解方,追求知識的過程、不斷自我反思的辯證過程,能夠消解權威性人格的養成。

 

雖然阿多諾批判文化工業和大眾文化的壓制,但他也觀察到單靠教育系統——已被文化工業的商品拜物教以及官僚體制的科層化所綁架——並不就能使消解權威性人格的人文博雅教育得以可能。阿多諾也以知識普及為業,不斷在報章雜誌或廣播電視上發表對談。至今這樣的公共文化仍在歐陸知識界發展,在大眾媒體上仍能見到知識份子就著當代社會的議題辯論,車站小販書局架上也仍能找到這些學人的著作翻譯。阿多諾曾以瓶中信(Flaschenposten; messages in a bottle)為喻,將這些訊息放諸遠外,念念不忘,必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