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烏克蘭是原兇? 「不方便」的北溪襲擊案情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雖然2月24日俄烏戰爭一周年的聯合國大會投票中依然有141個國家同聲要求俄羅斯「馬上、完全並無條件地從烏克蘭領土上撤軍」,但代表世界過半人口的國家還是投了棄權票甚至是反對票。此前此景,在歐美輿論之中已經興起了「西方與其餘」(The West and the Rest)的分野,當中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大是大非」之間不站隊的「其餘」更有了一種非道德甚至不道德的意味。

烏克蘭的衛國之戰,在西方世界是守護民主、守護自由、守護世界秩序的爭鬥,有着無與倫比的道德光環。任何公開表達現實主義傾向的政治人物——例如曾言不能「羞辱」俄羅斯、要給普京留一個「下台階」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都會受到理想主義者的猛烈批評。本年以來,連馬克龍都扭轉了其公開態度,表明俄羅斯必需被「擊敗」,而且會支持烏克蘭「到勝利為止」。

這種表態背後,當然也暗藏着現實政治。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的角度來看,「勝利」的意思是將俄軍趕出烏克蘭全境,包括2014年實然由俄羅斯或親俄勢力控制的克里米亞,以至烏東頓巴斯(Donbass)兩州的部份地區。但馬克龍的意思其實是先讓烏克蘭在戰場上取得優勢,再迫俄羅斯進行和談,讓烏克蘭可以在較有利的條件之下終止戰爭。

這意味着烏克蘭有很大可能要接受妥協,畢竟對於烏克蘭應否重奪俄羅斯實際管治了9年、住民普遍親俄的「領土」,歐美領袖大多皆以避而不談的方式處理。如今烏軍在戰場上稍微落於下風,離反攻克里米亞、頓巴斯原俄控區還很遠,因此西方政客們暫時不必面對這個現實政治難題。

被俄軍從北、東、南三方包圍的頓涅茨克州巴赫穆特(Bakhmut)。紅色為俄控區,粉紅色為俄軍行動範圍,黃色為烏控區。俄羅斯方面的華格納僱傭軍團已取得該城東部。(Twitter@War_Mapper)

北溪襲擊疑雲:歐美媒體指向烏克蘭

不過,自3月7日起《紐約時報》、德國《時代周報》(Die Zeit)、英國《泰晤士報》(Times)、《華爾街日報》等一系列媒體將去年9月北溪一、二號天然氣管道(Nord Stream 1 & 2)受破壞事故局部歸咎烏克蘭之後,西方援烏的「理想主義」很可能就要面對另一個現實政治的考驗。

《紐約時報》和《時代周報》的調查都將北溪管道的破壞者身份指向烏克蘭,前者直接指出美國官員收到新情報顯示攻擊是一個「親烏組織」所為;後者則指放下炸藥的船隻從兩位烏克蘭人控制的波蘭公司租來,西方情報也顯示有一位烏克蘭人員牽涉在內,其他情報也指向親烏組織涉事的可能。

不過,兩篇報道都極力避免將矛頭指向烏克蘭政府本身。《紐約時報》的報道就直指美國官員稱他們沒有證據顯示澤連斯基及其高級助手有參與行動,又或者主事者是在烏克蘭政府官員指示下行動。《時代周報》則稱負責行動的六位人士也使用假護照,因此國籍不明,而調查人員也未能發現背後由誰主使,更不能排除這是故意嫁禍烏克蘭的行動。

北溪一、二號爆炸示意圖。四條管道之中有三條受損。(Wikimedia Commons)

由於美國著名記者赫什(Seymour Hersh)2月初也自行公布文章,將矛頭指向美國,引起廣泛關注,俄羅斯方面對於這次《紐約時報》和《時代周報》在大西洋兩岸同日發布似乎互相支持的調查報道,就指這是北溪真正元兇「企圖分散注意力」的媒體操作。

不過,歐洲各國對於這兩篇指向烏克蘭的報道都保持審慎態度。北約秘書長、歐盟外交專員、德國防長、瑞典防長等多位歐洲要員都表明調查仍在進行,不應莽下判斷。不過,德國檢察當局3月8日就似乎確認了《時代周報》報道內容的一些細節,即德國方面1月18至20日之間曾搜查過一艘疑似將爆炸裝置送到北溪氣管的船隻,但也同時強調主事者身份及其動機仍在調查當中。

德國防長皮斯托厄斯(Boris Pistorius)則稱烏克蘭責任和嫁禍烏克蘭兩種假說「有一樣高的可能性」。

《紐約時報》和《時代周報》報道出街後翌日的其他媒體報道,也將矛頭進一步指向烏克蘭。《泰昭士報》提到北約國家政府故意隱藏對烏克蘭涉事的嫌疑,以避免影響德國民眾的援烏立場。

未被使用的北溪二號管道材料。(Reuters)

另一方面,《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也談及了四個「有用」資訊:(一)德國方面的調查從來沒有否定過烏克蘭主事的可能性,而美國則一直擔心指向烏克蘭的結論會影響到北約同盟和德國與烏克蘭的關係;(二)2022年6月至7月之間,美國中情局(CIA)已警告過德國及其他歐盟國家的情報部門,指有3個烏克蘭籍人士正試圖在波蘭的海周邊國家租用船隻,可能是為攻擊北溪氣管作準備;(三)中情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和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早在10月已在考慮烏克蘭主事的可能性;(四)一位曾負責海外特別行動的前烏克蘭情報人員表示烏克蘭有能力發動對北溪的攻擊。

上述幾個媒體的報道各自都引述了不同來源、不同國家的消息,雖然依然有可能是歐美的媒體操作,但其可靠度似乎高於只單靠一位「直接知情」人士、具體情節有着不少事實錯誤的赫什文章。

烏克蘭有前科?

對於各個報道的指控,烏克蘭政府絕口否認,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不此否定總統、政府和情報部門涉事,更稱連烏克蘭社會亦與北溪攻擊無關。

可是,烏克蘭過去也有多次不願承認責任的對俄「越軌」攻擊。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去年8月在莫斯科以汽車炸彈殺死俄羅斯民族主義者、政治學者杜金(Alexander Dugin)之女杜金娜(Darya Dugina)的恐襲行動。烏克蘭方面一直拒絕承認責任,但美國當局10月卻向媒體放風指事件是烏克蘭秘密行動之所為。

北溪爆炸後水面冒氣的情況。(Reuters)

而在本年3月2日,俄羅斯布揚斯克州(Bryansk Oblast)也有邊境小鎮遭遇襲擊,普京甚此一度因此留守莫斯科觀察事態,最後據稱有兩位平民被殺、一位兒童受傷。其後,在網上拍片承認責任的俄羅斯極右名人就聲稱其行動得到烏克蘭軍方支持。烏克蘭政府對此則同樣地否認責任。

研究俄羅斯安全問題的政治學者Mark Galeotti日前就曾提醒人們要注意烏克蘭武裝力量的複雜性。他認為,人們對於俄羅斯國防部與華格納僱傭軍團(Wagner Group)、車臣軍隊之間的不和和對立耳熟能詳,但烏克蘭軍隊其實也有其複雜的不同勢力,在西方卻甚少得到關注。無論是上述這些「踩紅線」的襲擊,又或者是北溪爆炸,似乎也突顯了這一點。

俄羅斯僱傭兵組織華格納集團(Wagner Group)2023年3月3日發布創辦人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的影片。他呼籲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撤軍,以及讓兒童和長者離開。(Reuters)

兩天以來的美歐媒體報道除了指向烏克蘭之外,還間接確認了一點:俄羅斯並非幕後原兇。《紐約時報》指美國官員稱沒有發現任何證據顯示俄羅斯政府涉事,領導瑞典調查的檢察官亦稱他從來沒有認為過是俄羅斯所為;《華爾街日報》亦指,早在2月,德國官員大體上已否定了俄羅斯破壞的可能,美方官員也不認為是俄羅斯所為。

將俄羅斯排除在外之後,無論北溪爆炸的破壞者是誰,對於歐美援烏抗俄聯盟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不方便」的事實。根據赫什的文章,破壞者是美國和挪威;根據俄方去年的說法,破壞者是英國;根據最新這一輪的媒體報道,破壞者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官方指使的親烏組織,甚至可能是烏克蘭當局。各種可能性都指向同一點:北溪襲擊是歐美盟友之間的盟內鬥。

從追求真相的理想主義角度來看,北溪原兇誰屬當然要追尋到底。但從維繫歐美團結的現實政治角度來看,有一些事實還是不知道或者不公布比較好。對於這一輪指向烏克蘭的報道,歐盟外交專員博雷利(Josep Borrell)3月8日就煞有介事的說了一句「我不是害怕真相」。這一句話本身是真相嗎?

最新一輪指向親烏組織或烏克蘭是北溪襲擊元兇的媒體有哪些?

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英國的《泰晤士報》;德國的《時代周報》

北溪管道有在維修嗎?

根據《紐約時報》去年12月的報道,俄方控制的北約公司正花費可高達5億美元的資金作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