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洪災|退水至少得3個月需持久戰 鄱陽縣村民衍生水上經濟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內地南方地區暴雨持續,其中江西省出現嚴重洪澇災害,重災區九江市及鄱陽縣持續漲水,一方面要救援決口圩堤,另一方面遭受洪水侵害的區域水位至今仍未減退。
內地傳媒報道指,當地災民已在短短數日內逐漸適應艱辛苦楚的「水上生活」,衍生出一套臨時的「內循環」市場經濟。

鄱陽縣圩堤漫潰,目之所及汪洋一片。(中新社)

據《南方周末》報道,鄱陽湖北部的西河是東北—西南走向,西河河水從右上方往下注入鄱陽湖。流經鄱陽縣油墩街鎮的河道,在本月7日及8日多處發生潰壩險情,頓時西岸成為一片澤國。沿西岸大堤分布的沅公村,在決口後很快就被洪水淹沒,村民黃元章就是其中一名痛失家園的災民。

黃元章的家當隨着洪水漂出來,他心疼損失,就花了4000元(人民幣.下同),從鎮上買來一艘橡皮艇,希望能趁空閒後撈回家當。孰料不少無處可去的村民,都仍然居住在已被洪水浸泡的樓房內,每天都需要「過河」補給淡水及購買生活必需品,黃元章遂一趟又一趟運送村民。村民得到幫助後不好意思,多少也會放下五元十元的辛苦費。結果,黃元章就充當起兼職船夫,甚至附近村莊誰家有「過河」需求,也都會打電話找黃元章幫忙。黃元章乾脆在網上公開聯絡方法,又到微信群組中賣「廣告」。

當地如今必須要依賴小船出行,造就不少兼職船夫出現。(南方網)

報道指,後來河裏的船愈來愈多,業務五花八門,大船主要以搬運生活物資為主,小船則在幾個決堤處游弋,方便人員接駁。有漁民會接送從學校回家的學生、看急診的病人,又或各地的鄉鎮干部、媒體記者、救援人員等。報道亦有採訪同樣受洪水圍困的吳公村村民吳義寶,他就稱退水「至少得3個月」,「1998年剛好100天才退水。」吳義寶為了做好「持久戰」的準備,也有購置一條小船及備好一些大米,乾淨淡水就每天劃船去灌裝。

另一方面,西岸堤邊有為數不多的幾幢房子沒有被淹浸。其中一間雜貨店有緊急進貨一批救生衣,30元一件售予村民。雜貨店負責人指,每天有許多船「過河」,乘客不少是老人、小孩、婦女,單單坐在船上感覺不夠安全,穿上救生衣會更踏實。

搬運生活物資的船隻。(南方網)

報道最後指,雖然村民努力自力更生,甚至拿起漁網捕捉洪水中的鮮魚,但要「持久戰」,沒有水電供應,生活方面始終是個難題。更何況,村民更害怕暴雨隨時再臨,水位還會上升。有村民受訪時就坦言,「上半年是疫情,下半年發大水,這一年算是完了。」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