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專題】香港圖畫書創作獎 推動本地繪本創作

撰文:梁蔚澄
出版:更新:
創作是我們力推的,我們不是為了和別人爭一日長短,我們寫香港的生活,如記下維港的變化,香港人會較為傳神,這是因為我們有感情。其實香港有很多故事,為何不寫呢?香港人寫香港人的故事,其實是很自然的事。你愛這個地方,所以想寫下來。
香港兒童文學文化協會會長霍玉英博士
香港教育學院副教授、香港兒童文學文化協會會長霍玉英博士(鍾偉德攝)

近年來,家長們開始以繪本說故事,進行親子共讀,親子閱讀的氣氛漸漸變得熾熱,當家長們不斷在書海間為子女尋找合適的繪本時,不少人都提出一個疑惑:香港有本地創作的繪本嗎?其實一直以來,本地的繪本創作可說只是在起步階段,比較零碎、散亂,偶爾在書店或書局出現,亦甚少成為書店力推書籍。不過正因如此,造就了一個推廣閱讀及致力推動兒童圖畫書創作的協會誕生。

得獎作品於銅鑼灣誠品書店展出版,不過書本只是樣版,並未正式印刷出售。(鍾偉德攝)

鼓勵香港人創作繪本

這個香港兒童文學文化協會與坊間的親子團體不同,一般都是為父母舉辦多個親子共讀的讀書會,讓小孩及家長感受閱讀的樂趣。這協會除了會在協會、誠品等地邀請不同的人為小孩及家長說故事外,主要任務是培育本地兒童文學創作者,繪本家是她們的第一步。她們會邀請不同的繪本家分享創作心得,舉辦多個講座,讓有心人認識繪本後,並嘗試創作,成為兒童圖書推廣者及創作者之間交流互動的平台。這個四月,剛好是香港兒童文學文化協會舉辦的第二屆「香港圖畫書創作獎」,究竟香港繪本創作的現況如何?

左為呂朗婷及其創作的《小種子會飛往哪裡》、中間是張韻珊及作品《你會咚咚咚嗎?》、右簡禎徵及作品《皮皮與貝貝》。(馬熙烈攝)

「這次三個得獎者的作品題材、畫風都不一,各有特色。我們評審時還擔心,其中一名得獎者阿徵繪下維港及香港變遷的故事,別人會否明白?來自內地及台灣的評審反而說為什麼會不知道,這個世界都在談及填海、保育的問題呢,又怎會格格不入。」會長霍玉英博士想起當初的討論也不禁笑了。專業評審來自不同地方及領域,香港評審反而有時過慮,其實三位得獎者的故事都與人有關,如首獎(第一名)作品《你會咚咚咚嗎?》是有關小孩子便便的問題、佳作的得獎作品《皮皮與貝貝》及《小種子會飛向哪裡?》是關於城市發展及大自然的故事。

協會內亦有不同的繪本出售及展出上屆得獎作品。(馬熙烈攝)

致力推動本地創作

霍博士說成立協會的構思已經醞釀多時,只是平日在大學教書,又四處推廣兒童文學的工作已經佔用大部分的時間,因此並沒有全力開始。她說:「其實一切都是很自然,反而學生鼓勵我,明明有不同的資源,如認識圖書館主任、資深童書推廣人、插畫家、國外的繪本家等專業人士,何不好好運用手上資源,加大兒童文學的發展力度?」
雖然協會於2011年成立至今,一切都好像自然而成,發展也甚為順暢。不過,身兼豐子愷兒童圖書獎顧問的霍博士亦曾思考一個問題,當第一屆豐子愷兒童圖書獎的得獎名單出爐時,不少作品都是來自中國大陸,她被問及為何當中沒有來自香港呢?既然香港的印刷、設計也不錯,為何就是沒有本地創作?她笑說:「這只是成立協會的原因之一,不是主因。」


繪本,是靠文字與圖像的結合而成,兩者相互配合才能說出故事。霍博士認為香港不缺畫畫的人材,欠的只是一個的平台,一個透過交流從而提升繪本創作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