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出口數據回暖 全面復甦結論為時尚早

撰文:王雨辰
出版:更新: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海關總署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總體而言,與2月相比進出口總額跌幅收窄,出現探底回暖的迹象,但分析認為,由於全球疫情擴散導致經濟陷入衰退,商業貿易活動需求大減,2020年二季度中國進出口可能會面臨更大壓力,全面復甦持續性有待觀察。

儘管一季度中國進出口呈現下降趨勢,但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逆勢增長。(新華社)

具體而言,首先是對外貿易總體情況改善。2020年3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2.45萬億元人民幣(1元人民幣約合0.144美元),按年下降0.8%,降幅較1至2月收窄8.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29萬億元,下降3.5%;進口1.16萬億元,增長2.4%。

從貿易結構來看,貿易多元化效果明顯,東盟超過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美國則下滑至第三位。一季度,中國對東盟進出口9,913.4億元,增長6.1%,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5.1%,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對歐盟進出口8,759.3億元,下降10.4%;對美國進出口6,680.1億元,大幅下降18.3%;對日本進出口4,656.8億元,下降8.1%。此外,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07萬億元,增長3.2%,高出整體增速9.6個百分點。

單就出口而言,以人民幣計價,中國3月出口按年下降3.5%,好於預期的負12.8%,與2月下跌17.2%相比,跌幅收窄,顯示出口企穩。這主要得益於中國迅速控制住了疫情,並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復工復產上。各地政府出台措施為企業解決招工、返工、融資難題。同時簡化通關流程,保證物流暢通,為企業交付訂單創造條件。

同時,進口同比出現正增長。3月中國進口按年增長2.4%,好於預期負7%,頁高於前值的下滑4%。進口回暖首先是因為隨着中國國內復工復產進度加快,民眾生活逐步恢復正常,內需改善明顯,帶動一季度中國進口出現正增長。第二,中國正在落實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進口大豆按年增加6.2%,醫藥材及藥品按年增長14.8%。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國際油價大跌,中國一季度進口原油1.3億噸,按年增加5%。尤其是從「一帶一路」國家進口原油按年大增20%。

中國海關總署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多,中國外貿進出口面臨的困難加大。

3月進出口貿易轉為順差

儘管3月中旬、下旬連續兩旬進出口都實現了正增長。其中,3月出口降幅收窄至3.5%,進口則增長2.4%。貿易收支也由2020年前兩個月的逆差轉為順差。

分析認為,由於全球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主要經濟體採購經理指數(PMI)指標同步下滑,二季度歐洲、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可能會陷入深度衰退,這種全球性「需求休克」將拖累中國外貿表現。

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進出口總額會出現波動,出口可能會呈現結構化特徵。尤其是疫情之下,海外市場需求總體低迷,但對於醫藥、防護設備等方面出口需求依然強烈;進口方面,中國國內生產生活逐步恢復,以及中國履行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將對進口構成支撐。

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先後採取激進的貨幣、財政政策,避免金融環境過度收緊,為受疫情衝擊的企業提供信貸支持,不少經濟體為低收入困難民眾直接派現,儘可能支持這些家庭財務運轉、穩定消費購買力。很顯然,疫情防控措施與這些刺激有效需求政策之間存在矛盾,如何平衡二者關係,避免疫情導致全球失業潮和產業鏈斷裂及可能引發局部金融危機等,考驗各國政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