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道德底線】科學家研發生物機械獸 甲蟲無人機引道德爭論

撰文:禤宏俊
出版:更新:

早在1960年,美國的兩位學者Manfred E.Clynes與Nathan S.Klin首次把 Cyborg(機械化生物)的概念帶到人類的視野當中。即使在70多年後的今天,Cyborg的概念仍然新穎。雖然Cyborg技術是科學層面的一大突破,但因研發過程牽涉生命體,當中的道德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以電流控制昆蟲,技術早09年出現。(motherboard)

Cyborg是神經控制裝置(Cybernetic device)與有機生物(organism)的混寫。近日網上流傳一條影片,科學家Dr. Hirotaka Sato聯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利用神經控制裝置控制昆蟲活動,變成Cyborg無人機,而且效果似乎頗成功。

仔細觀察,正在飛行的昆蟲背上裝有特別裝置,以電流刺激甲蟲翅膀下的肌肉,人就可準確控制牠飛行。Dr. Hirotaka Sato表示,同樣技術早在年多前已非常成熟,研究人員開發了能控制爬行昆蟲的遙控設備,其原理也是電流刺激昆蟲腿部肌肉,然而,控制飛行昆蟲的難度,則要比爬行昆蟲高得多。

當昆蟲搭載微型控制器和接收器,就變成了半生物半機械的無人機。設備的總重量約與一根大頭針相若,而昆蟲可背負自身重的20%。這項技術若應用得宜,可協助搜索和救援等工作,但很多人都質疑,科研的底線是否愈來愈低,而將來又會否以貓、狗甚至人特作試驗?我們是否應該定立明確底線,以防止有人以科研之名僭越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