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直播叫賣 亞視舊將張啟樂一個膠鎚 半日「扑」出5位數佣金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一個膠鎚,一塊白板,加一張利嘴,配合Facebook直播,令銷售打破實體店的局限,擴展至全香港;短短兩小時,生意額居然可達6位數,坐收5位數的拆佣!
前亞視藝員張啟樂(Ben),年初開始「叫賣哥」生涯,自設「吃喝玩Vlog」平台,與不同商戶合作,於網上直播拍賣,恍如登台搵快外。「靠把口搵食」看似容易,但其實技巧處處。
由藝員變身「叫賣哥」,Ben自言自己不是推銷員,只是換了個表演平台:「我將推銷包裝成節目去做,只要做好節目,每件東西都可以產生價值!」

訪問中張啟樂多次強調,自己是一個主持人,不是推銷員。(吳鍾坤攝)

網上「叫賣」的玩法好簡單,觀眾在直播期間若對貨品有興趣,只要在限時內留言下單,轉帳付款後店舖就會將貨品送到家中;你又可留言與主持人互動,而主持亦會視乎貨品的受歡迎程度,即時「調整」貨品售價及派發禮物,但無論如何,最終「定價」一般會較市價便宜,以吸引人氣。

兩年前,張啟樂在Facebook上看到不少台灣「叫賣哥」、「叫賣妹」身影,他們賣的貨品包羅萬有,說話各有特色。他發現,原來香港一直沒有同類型的行銷手法,因而萌生將「叫賣哥」帶到本地的念頭。

坐言起行,他年初拿起一個膠鎚,一塊白板,叫賣起來!一個全新專頁由初期只有約200人,短短7個月已升至今天約5,400多人,最高更有9萬多人次於直播後翻看影片,張啟樂自言算有「交代」。不過,「靠把口搵食」看似容易,但殊不簡單。

一個膠鎚、一塊白板,加一部手機,就是張啟樂直播「節目」用的道具。(吳鍾坤攝)

棄收主持費      拆帳形式做成首宗生意

台灣做直播「叫賣」,很多本身已經是一間大公司,有賣食材、生果等貨品,為自己的生意去做。對於藝人出身的Ben而言,最頭痛是「無貨賣」:「我不是有錢人,沒能力先囤貨後再做直播;經理人說不如拿幾萬元買貨試試看,但本錢太少,貨物質素不高,做了等於白做!」

終於在朋友介紹下,一家主要賣各國食材及廚具用品的新開公司願意合作,他立即著手籌備,為了減低對方憂慮,經一輪「講數」後決定不收主持費,以拆帳方式合作:「我遊說他先做一星期,賣出貨品才分帳,更主動將分成比例由30%減至20%」並提出三項條件:「首先一定要在『吃喝玩Vlog』專頁內直播,;其次售價一定不可以貴過市價,否則沒有觀眾願意落單;最後是要準備額外禮物贈予觀眾。」

店主見自己一分錢也不用出,當然應承。張透露,首一星期反應熱烈,銷售額合共6位數。隨後幾次「越做越有」,試過為海味老字號「海生行」做直播,兩小時銷售額已達6位數,自己「淨袋」5位數佣金。

海生行總經理蘇啟國(左)認為,「叫賣」節目有助吸引年輕客戶。(吳鍾坤攝)

送周杰倫演唱飛吸睛

的確,要吸引商家「同撈同煲」,重點是捉心理。張啟樂想到,將「叫賣」變成商家眼中的免費宣傳平台:「我跟客人說,你自己做宣傳,即使派傳單都要付印刷費。現在與我合作,賣到才抽佣,若果不幸運,一件貨品都賣不出,我一元都不收你,但你有兩小時直播時間,不斷幫你宣傳產品。」

網絡世界,奇妙無窮,贏得商家信任,更要俘虜用戶的心。在台灣,叫賣「招式」不外乎各種花言巧語;又或找一個性感女生,露出「事業線」,吸「晴」之餘亦希望各善長解囊相助,幫她衝衝業績,將貨品推銷出去。

張啟樂沒有女生們的「先天優勢」,唯有靠「後天努力」。98年出道時已經與E-kids一起在餐龐唱歌、跳舞做主持的他,憑自己在演藝圈的經驗,在直播期間與觀眾互動,閒時說笑逗樂觀眾;更懂得「雞脾打人牙骹軟」,以「禮」待人:「之前周杰倫在港開演唱會,大家四圍撲飛。我本身有飛打算去看,但考慮了一會兒,不如我自己不看,將門票送給觀眾,試一試反應;最後高峰期有超過1,630人在線收看,但更重要是,我隔了兩個月再做直播,都有這樣的成績,算不錯。」

但禮物千篇一律,難免會變得沉悶,他說未來會考慮提供「獨家」優惠:「我可以帶得獎觀眾去看某電影首映、或與某藝人,甚至自己吃一餐飯,這些都是其他人不能夠提供的好處。」

雖然直播次數較少,但每次「開台」收視不俗。(facebook截圖)

搵客勿「來者不拒」   「後台」最好夠硬

貪新忘舊乃人之常情,平台要保持人氣,建立出自己品牌,直播一定要連續做︰「我上次幫汽車用品公司直播,我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對貨品有需求,但我照做,因為我不是看收益有多少,而是希望做到直播,吸引人留意。但我衰極都有幾千蚊佣金。」

不過,第一次直播到訪問那天,相隔7個月,期間只有約十次的直播,張啟樂坦言尋找客戶有困難,雖想「來者不拒」,但實際操作時卻要精挑細選。「曾經幫過一間生果店做直播,銷售非常好,但可能對方店員以為這種方式不會成功,因此沒有預先留貨。最後只好盡量向其他公司買貨給予觀眾,拿不到的唯有退訂。」險爆「關公災難」,但所得佣金仍有5位數,「若果那些訂單沒有取消,佣金應該有兩倍以上」。

經一事,長一智,張啟樂現在與客戶接觸,學懂預先要求對方留貨,亦要注意人力資源是否足夠應付,物流亦要夠好,「你試想想,一間店舖平日基本上沒可能在兩小時內有約1,000人、數百張訂單一次過湧進來,但我做到,所以一定要有足夠的貨品及人手應付。」後台夠強,讓他可以專心做直播,售後服務由對方處理:「但目前我要爭取客戶信任及了解,因此我會幫手處理部分訂單。」

張啟樂坦言,為爭取客戶信任及了解,自己都要付出更多。(吳鍾坤攝)

不怕競爭 「我有自己優勢」

直播「叫賣」入場門檻低,投資小,別人容易「跟風」,但張啟樂明言,其他人想跟也不容易:「香港與台灣不同,我們傳統以歌、影、視為主,很少綜藝節目及主持人,因此缺乏模仿對像,不太懂帶動觀眾情緒;另外是沒有『膽』,怕不成功。」因此,他相信,過去的演藝生涯為自己打下做直播主持的根基:「我是一個藝人,雖然不是很紅,名字不是每人都叫得出,但外貌或許有人記得,加上過去累積的主持經驗令我有優勢。若果我先做,其他人要跟都好難。」

近年打開Youtube,不少Youtuber對住鏡頭已經揮灑自如,說得頭頭是說,為何又不怕他們「搶飯碗」?「有競爭才有進步,或許他們很懂主持,有自己的粉絲。但若果要做,除非很有錢,可以自己入貨,否則所面對的困難與我沒分別;又或者王維基(港視主席),他有貨、有網絡,然後找Do姐(鄭裕玲)做主持,肯定會比我成功。不過問題是:他們又會否放下身段呢?我有懷疑。」

對自己有信心,張啟樂亦未完全樂觀,坦言見步行步:「現在連一個月一次直播都不能維持,之後的事不敢想太多。」他又強調自己不是做推銷員:「我只是將推銷包裝成節目去做,只要做好節目,每一件東西都可以產生價值,我在直播期間放客戶商標,都可以收廣告費;未來當然希望有更多『衣、食、住、行』的節目內容。因為過去經驗告訴我,人有溫飽就會尋求更高層次的享樂,所以我專頁名都叫『吃喝玩Vlog』,實無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