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陪跑王終奪魁 羅默受香港啟發推憲章城市

撰文:何敬熹
出版:更新:

201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得獎者之一是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保羅·M·羅默(Paul M Romer)。他以經濟增長理論上的貢獻廣為人知,但除此之外,在香港的經濟成功的啟發下,羅默亦曾積極推廣於發展中國家中建立「憲章城市」(Charter Cities)。

今年62歲的羅默是經濟增長理論方面的專家,在經濟學界地位顯赫,但遲遲未獲諾貝爾獎,所以曾被笑是「陪跑王」,經濟學界的村上春樹。甚至於2016年更鬧出「大烏龍」,紐約大學於諾貝爾經濟學獎未公布前,錯誤刊登羅默獲獎的消息,令外界十分吃驚,羅默亦吃了一個大大的「詐餬」。

紐約大學兩年前曾鬧出大烏龍。(紐約大學網頁)

倡議設立「憲章城市」

除了經濟理論上的貢獻外,羅默亦積極推動憲章城市的發展。原來這概念源自香港,他曾在演講解釋,在長期觀察香港這個城市高速的經濟發展後,總結出香港成功的一大原因是複製了英國的一整套法規和經濟制度。

他建議其他發展中國家都可以參考香港這成功案例,拿出一些地區建立憲章城市,甚至交給發達國家托管,以取得更好的經濟發展。據報羅默一直有游說部份發展中國家進行「憲章城市」的實驗,其中洪都拉斯一度表達過興趣,但最終未有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