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資產|監管難急就章 星洲零售層面趨保守 專家倡港行四部曲

撰文:詹詠渝 翟梓謙
出版:更新:

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今年10月推出,坊間不少專家將其與新加坡的現行政策相比較。新加坡早於兩年前已開放虛擬資產發展,除了與國際投行摩根大通合作推出基金代幣化,還放寬了零售交易。但隨著虛幣市場踏入寒冬,新加坡開始收緊在公眾層面的監管。香港此時考慮開放市場,監管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業界認為港府在推動虛擬資產發展時,不能「一步登天」,監管機構可運用四招,以降低對金融系統的潛在風險。

港府認為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和Web 3. 0有潛力成為金融和商貿未來發展的趨勢,只要得到妥善監管,這些技術將能夠提升效率和透明度,從而減少甚或解決目前在結算和支付等方面出現的問題。為了推動DLT技術,財庫局提出試驗計劃,在香港推行綠色債券代幣化、數碼港元等。

環顧加密貨幣在亞洲發展,新加坡可說是「先行者」。早在2020年,新加坡已立法監管虛擬資產,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付款服務法令」(Payment Service Act),所有在新加坡從事付款活動的公司,都須向有關當局申請執照。該法令之下,分為三大類牌照,分別是「貨幣兌換」、「標準支付」及「大型支付機構」牌照。

所有在新加坡從事付款活動的公司,都須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請付款服務法令。﹙路透社﹚

星洲同步監管交易所技術安全

從事虛擬資產的公司,須申請「大型支付機構」牌照,當涉及具有交易證券性質的代幣時,交易所還需要接受經過認證的RMO(資本市場運作者)牌照後,才可開展後續業務,並隨時預備接受新加坡金管局抽查,以免違規操作致使牌照吊銷。

另外,交易所還需滿足新加坡金管局對技術安全方面的要求,包括平台技術風險管理、用戶認知、數據加密等,且不得違反反洗錢標準。目前取得相關牌照的虛擬資產的公司為數不多,包括Coinbase、Coinhako、Gemini、Crypto.com、Circle、HashKey Capital等等。

在新加坡正式確立牌照制度後,不少虛擬資產的公司均在新加坡發展業務,令新加坡的虛擬資產發展「跑先」亞洲,包括零售層面。據新加坡市場調查機構The IRCI Singapore數據顯示,約九成國民曾聽過比特幣,其中有四成持有並視其為投資。

盧廷匡指出,政府與國際銀行合作推動虛擬資產發展,能給予業界信心!(梁鵬威攝)

銀行活躍參與 星展首發STO

對於新加坡的監管,HKbitEX聯合創始人與首席策略官盧廷匡認為,該局態度是比較開放包容,「在剛過去新加坡科技週,我們看見JP Morgan如此出名的國際銀行,都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合作推動債券代幣化。新加坡都做了STO(證券型代幣發行),將自己一個基金代幣化。這一步十分重要,政府與國際銀行合作推動一件事發生,能給予業界信心!」

事實上,除了虛擬資產的公司,新加坡的銀行亦積極參與及推動相關技術及多元化資產類別。新加坡最大銀行星展銀行(DBS)旗下數字交易所DBS Digital Exchange(DDEx),去年通過發行數字債券,啟動了其首次證券型代幣發行(STO),發行1,500 萬新加坡元(折合約1,130 萬美元)的數位債券。該債券有效期為六個月,票面利率為每年 0.6%。 此次債券發行以私募的方式完成,且該銀行是唯一的承銷商,與傳統的批發債券(Wholesale bonds)批發債券不同,數位債券的最大交易額為 10,000 新加坡元(7,600 美元)。這些證券將可在 DDEx 中的機構投資人與合格投資人之間的二級市場進行交易。

星展集團預計擴大DDEx服務使用範圍,預計為中高等級的富裕客戶提供加密貨幣自主交易服務,目前大約 10 萬名客戶符合資格,並且將優先開放交易 BTC、BCH、ETH 和 XRP,最低投資額為 500 美元。

星展銀行去年通過發行數字債券,啟動了其首次證券型代幣發行(STO),發行1,500 萬新加坡元(折合約1,130 萬美元)的數位債券。(資料圖片)

新加坡限制向散戶宣傳

不過,近年加密貨幣步入熊市,新加坡政府亦加強對虛擬資產的監管。根據新加坡金管局的指引和諮詢文件,數碼付款代幣(Digital Payment Token,DPT)服務商不應向散戶提供法定貨幣或加密貨幣貸款,不允許散戶通過槓桿交易加密貨幣,也不可接受散戶使用信用卡或簽賬卡來購買加密貨幣。

在市場推廣方面,業者也不可為散戶提供獎勵,如免費加密貨幣,因為在沒有充分了解風險的情況下,獎勵可誘使散戶購買加密貨幣。指引亦明確指出,相關業者不應在公開場合推銷、宣傳其服務,包括社群媒體影響者、第三方服務。換言之,交易服務商將不能隨意為自己的數位支付代幣「賣廣告」,只可以在自己的官網、手機 App 和自己的官方社群帳號上宣傳其服務以及貨幣。

業界認為,港府希望借發展虛擬資產平台,提升本港金融業。(資料圖片﹚

香港發展與教育並行

儘管現在虛幣踏入全球熊市,香港仍在此時推動虛擬資產的發展,包括虛幣零售化,專家相信是港府看好區域鏈技術未來應用。

早年曾任職於港交所及證監會的碳世界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周曉殷,近年跳出傳統金融業,投身虛擬資產行業。他曾在香港擁有牌照的兩間虛擬資產公司OSL及HashKey工作,可謂「睇住」香港虛擬資產的發展。

周曉殷認為,今次政府的宣言是希望借虛擬資產平台,助香港發展區域鏈技術。「整件事不是說多幾個炒幣平台盡快獲批,其實港府是想用一個區塊鏈﹙技術﹚加速整個傳統金融的升級。」他補充,現時是最好的時機,因在大牛市之中,投資者未必會理性投資,但在熊市中,投資者反而願意接受教育,較為謹慎。

「虛擬資產是一個新興行業,風險很大,隔晚隨時損失九成(價格),這不是一般投資者能接受,專業投業者才可以承受到這些風險。所以我覺得行業發展初期,專業投業者是一個好的開始基礎。但由2019年Sandbox到而現在,發展了近三年時間,可以開放予一般零售投資者。」

周曉殷建議監管機構須設立一些投資門檻,限制投資過熱。(余俊亮攝)

監管難「一步登天」 專家提四部曲

周曉殷亦認同強監管的重要性,並建議由專業投業者放寬至零售投資者,不能「一步登天」,監管機構須設立一些「門檻」。他認為,香港監管機構可運用四招,包括訂立最低資產門檻、投資者考試、買賣名單及設置實體辦公室,以降低風險。

「資產規模太細的投資者不太適合這個投資,因為太波動。所以我覺得就算開放給零售投資者,資產規模達都要達到一定門檻,可能是資產50萬元。如果只有幾萬元的資產,隨時歸零。」他舉例,假如50萬的資產組合,以5萬來投資虛擬資產,亦只是組合的百份之十,不足以致命,「就算你做傳統資產,亦不可能將全部資金放落同一個資產。」

第二步則可要求投資者,通過一個適當的測試才可以投資,例如由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或其他機構推出的測試,以了解投資者是否對虛擬資產有足夠的認知。「過往香港沒有其它資產要做這類測試,但因為這個類別實在太新及發展太快,而且不是tangible(有形)資產,與任何資產都很不同。」

第三是針對有意來港取牌發展的公司,監管機構應該要求公司在港設置實體辦公室及有負責人員,同時確保有保險公司承保。「一定要有實際辦公地點及負責人員(Responsible Officer)。要不然出事後,投資者不知在哪裡找人求助。」至於買保險則是必須,「能否取得保險都很重要,反映公司的營運是否合乎監管要求。」

第四步則應限制買賣名單,「一定要很明確,每一個幣在上市前,都要經過監管批準,不能說幣安上了幾千個幣,拿了牌照就可以幾千個幣一起交易,一定不能!」最好有一個準則,例如是否有資產在內,會否對行業發展有用等等。

陳家強支持港府以「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立場進行監管。(盧翊銘攝)

陳家強︰「相同風險、相同規則」

在適應新科技的同時,業界認為政府及監管機構亦應加強規管。虛擬銀行WeLab Bank主席、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接受《香港01》訪問指,對於香港發表的政策宣言,方向性他是同意的,他認為要給予外界一個清晰的訊息,「開放予這類市場發展,要在有監管的基礎上運作。」

FTX的爆煲事件,引起大眾對於監管虛擬資產市場的關注。而港府在宣言亦強調,過去數年政府和監管機構以「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 的原則,制訂了一套整全的虛擬資產監管框架。

陳家強稱,港府以「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立場進行監管是對的,尤其當市場要面對散戶投資者之前,必須有一套完善監管制度。儘管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基本特點,但陳家強相信,當監管制度套用在市場上,能夠接受相應監管的市場參與者,自自然然會適應其中,至於將來市場如何發展無人能知。

Beam+創始人李濠旭認為,區塊鏈的技術關鍵是可追溯及不可更改,與監管機構認識客戶並無衝突。(梁鵬威攝)

區塊鏈主要特性可追溯及不可更改

以新加坡金管局為例,在發牌時著重解決保護投資者的問題,包括資產安全保管、認識客戶(Know Your Customer,KYC)以及防止市場操縱,使該平台更有效地提供加密貨幣服務。惟加密貨幣具匿名性的特性,與KYC似有衝突。據了解,有20%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申請,被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拒絕,原因是不符合洗錢相關規範、恐怖主義融資或有技術風險。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去年亦撤回向新加坡政府申請營運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許可證申請。

Beam+創始人兼美亞娛樂聯席董事李濠旭則指出,區塊鏈的技術本身未必是完全支持,或推廣匿名性,故與KYC沒有大衝突。「區塊鏈技術關鍵更加多是可追溯及不可更改。匿名性其實就是因為用戶有不同IP地址(網路虛擬地址),找不到實際持有那個地址的人是誰,所以你覺得他是匿名。」區塊鏈技術可以追溯過往的交易紀錄,即是一上網就可以查閱該地址的交易紀錄。

他認為,就算現時用戶使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及出金,都不是匿名,除非用戶使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但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一來成本高啲,風險又會大一點。即是大家常常有個心理作用,大型的交易所較多人交易,感覺安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