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Massive Attack 3】避談塗鴉 大談加密貨幣、區塊鏈、AI

撰文:阮雁敏
出版:更新:

【幕內耳目】:All Area Access

阮雁敏:全職窺探好奇, 誤打誤撞。Both sides of the table,遊走Backstage,半個Insider。

 

和Massive Attack的3D接近兩個小時的訪談,除了談脫歐、特朗普、社交媒體,談23條立法、雨傘運動,我們也談了許多關於新科技對於人類生活和音樂行業的影響。當他提出音樂人應該使用Block Chain(區塊鏈)從音樂串流服務商中取回主導權時,我開玩笑地說他的下一個巡迴演出或下一張專輯合約應該以Bitcoin 付款,3D突然眼前一亮,對我說:

其實我正在設計一個Graffiti Coin (塗鴉加密貨幣)!

回顧你們出道的年代對比今天,音樂行業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家都在討論網上的音樂串流服務如何徹底改變了這個產業的生態。

確實。我一直在做很多關於人工智能的研究,我們的工作室裡有一座neural network(神經網路)[1] 的電腦,我們嘗試訓練這部電腦利用神經網路去認識和學習音樂,是蠻有趣的。

我對機械人、人工智能和如何利用這些科技來改善我們所做的事情都非常感興趣。我們生活在演算的時代,應該學習如何使用這些演算的科技並且與之合作。

這些電腦的演算透過分析了解我們的行為,推送它們希望我們接收的東西,例如音樂歌單文化會有它的危險性,因為這意味著,如果只按大眾的喜好,訓練人工智能目標明確地編寫音樂或電台只播放受大眾歡迎的音樂,一切將會變得單一,我們也就不會創作出新穎且多樣化的作品。我認為必須打斷這惡性循環。

我也在尋找新的格式去承載音樂。2016年我們開發了一個名為Fantom的APP,是透過電腦演算實時去混音的應用程式,這預示了在未來10年,我們也許會帶著擴真實境眼鏡,在一個三維度立體的世界裡隨著隨身智能裝置和現實實境應用來聽音樂。聽眾聆聽和分享音樂的方式將會變得截然不同。這些,我全部都感到非常有興趣。2018是我們成軍20週年紀念,而我會朝這些方向和領域探索。

由Massive Attack開發的實時混音iPhone應用程式Fantom。(網上圖片)

你們的新專輯會看到這些元素嗎?

是的,會有許多有趣的東西。因為正如你所說,音樂產業已經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這個工業已經與我們以往所認知的完全不一樣了。現在唱片公司都努力地把音樂人的整個作品目錄出售給每一個新的格式、每個新的平台,無論是Google、YouTube還是其他平台,以增加串流的收益。對於音樂人來說,大家是時候主動拿回控制權了。很快,藝術家就可以通過區塊鏈,更有效地控制他們作品的數據。

最近我一直在閱讀很多關於區塊鏈的文章,我對這種技術的可能性相當著迷。

區塊鏈技術是非常強大的,因為它可以用來認證所有音頻,有了它,以後無論你把音樂放在什麼新的平台上,它都可確保每個相關的人都能獲得應有的報酬。目前的系統是通過MCPS、PPL或Music Union等等中介機構來付款。但無論是付款的過程、大家可以分成的比率或是監測機制都十分差勁。外國的版稅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收到,你也無法從收款帳單分析錢從何來,那是很荒謬的! 所以,我們必須有一個新的系統來重新分配這些資訊。我認為,這個變化會從音樂載體開始——我們如何創建新的音樂文件,又如何透過這種載體格式去傳播和分享音樂作品。

也許你將來的音樂會、巡演或唱片的合約要用比特幣來支付呢。

哈,的確有可能!事實上我正在建立一個塗鴉加密貨幣(Graffiti Coin)。以後人們做出來的藝術品就只能通過這個塗鴉加密貨幣才能買得到。當藝術作品被轉售的時候,我可以得到一部份利潤,它的創作者和買家也會從中得到這件藝術品的部份價值。每一個塗鴉加密貨幣的價值會隨著藝術創作品而增加。和比特幣(Bitcoin)不同的是,大家不必挖礦(Mining),當藝術家創作了一件藝術品,這件藝術品便會被認證成為區塊鏈的一部分。與過往使用傳統的貨幣如紙幣去買賣藝術品不一樣,在二手轉售市場,最終得益的並不是藝術家,而是被藝術品經銷商、私人買家、畫廊或eBay從中賺取大量金錢。使用塗鴉加密貨幣,創作者則將可以一直與他的藝術作品保持聯繫。

既然你提到塗鴉,如果不問「那個問題」好像對不起自己。我知道這是個「不能問」的話題,但你自己先提到,那我可以問「那個問題」嗎?

不可以!哈哈哈...

完全不可以?

是,不可以。

真的不可以嗎?

有兩個問題我現在是完全不允許大家問的,第一就是:「你是不是?(are you?)」, 第二就是:「你怎麼看 『Trip-hop』這個音樂分類?」

既然不可以問「are you?」,那我換另一個方式好了。早前當你第一次聽到別人懷疑是你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和反應?

我們還是在討論那個話題啊?

啊!好機警喔!我之後會再換一個方式的。

哈哈哈...

你好像很沉迷科技、科研的東西?

我只是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東西。去年我們開發了一個iPhone應用程式Fantom,用戶可以利用這個程式隨著手機的位置、移動、時鐘、心跳甚至手機的相機等等,實時混音去聆聽我們發布的幾首新作品。

Massive Attack 本身就是一支和科技緊緊相扣的樂隊。想想我們那些以採樣做成的音樂,如果沒有那些採樣,這樂隊根本就不成立。我們不是那種坐在一起、彈彈琴、刷刷結他來創作的樂團。我們使用不同的器材來混音 ,而科技是我們創作重要的部份。

現在電腦的運算能力比起20、30年前厲害得多。利用先進的GPU (圖形處理器)配合神經網絡。以高速去處理和研究音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以上種種都會有助音樂產業的發展。

但同一時間,科技發展意味著便捷,而這種便利很容易讓大家建立一種習慣和行為模式,當觀眾群形成一種可預測的模式,商人就能夠從中賺取利益。音樂串流最危險的地方不僅是音樂人拿不到應有的回報,而是透過這些模式,相同的觀眾會接收相同的內容,發展到極致的時候,我們只會得到完全單一的東西,那就變成一個奇點(Singularity)了。

我是讀比較文學和文化研究的,我們以前在學校談論Singularity 的時候,會聊到人類的自主性和意識匯集成一種更高的集合體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會討論物理學裡宇宙大爆炸那一刻作為 Singularity 這些課題。所以你剛才提到Singularity 這個概念,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你對藝術作品的同質化如此有自覺和警惕,這對你的創作有什麼影響嗎?比如為了讓作品不同,寧願創作觀眾不一定能夠理解的音樂?

你說得非常正確,但這將會越來越困難。我們身處的文化,正正是從以往的音樂文化裡取樣,然後去重建及再創作。我們要做出絕對獨一無二的東西確實很困難。科技發展為新的科學和工程帶來了很多不同的可能,這一點和文化相關的領域非常不一樣。至於音樂和藝術,我認為與電腦和機器人的合作會挺有趣的,我們可以創造新的東西,創造出不受物理限制的藝術,正好解釋我為何如此對科技著迷。

(未完待續)

訪問/文字:阮雁敏

編輯:Kapellmeister

[1] 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是一種模仿生物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的電腦系統。它可以透過基於數學統計學何大數據分析等方式持續學習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