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音樂】The 1975 創造出他們的音樂大熔爐專輯

撰文:袁智聰
出版:更新:

The 1975 的「 Music for Cars 」計劃,衍生了兩張專輯《 A Brief Inquiry Into Online Relationship 》和《 Notes On A Conditional Form 》出來。剛面世的後者比前作來得更具野心——走遍16間錄音室灌錄,帶來共有22首曲目、全長80分鐘的專輯。以 Matty Healy 為首的 The 1975 創造出一張曲風反差甚大,猶如音樂大熔爐般的專輯出來,單聽之前發表的多首先行單曲,每首都屬不同的音樂風格。

縱使之後我已經曾在香港兩度看過 The 1975 的現場演出(一次是在2013年的《 Clockenflap 》、另一次是2015年樂隊在灣仔 The Vine Centre 2 的專場),對這隊當時的生力軍樂團有不錯的印象。然而對於樂隊在英、美兩地奪冠的2016年第二張專輯《 I Like It When You Sleep, for You Are So Beautiful yet So Unaware of It 》被獲選為《 NME 》的年度 no.1 最佳專輯時,我還是抱以有點懷疑的心態——所懷疑是「這張專輯有無咁犀利呀?」,還有就是在懷疑我自己的音樂口味是否跟當今的炙手可熱 hipster 樂團出現了代溝。

The 1975 : George Daniel 、 Matty Healy 、 Adam Hann 與 Ross MacDonald (圖片提供: Universal Music )

然後,我真的看到紮根於英國曼徹斯特的 The 1975 所發生了重大進化,進一步彰顯出以 Matty Healy 為首的他們之音樂才華與創造力。

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故事:承接《 I Like It When You Sleep, for You Are So Beautiful yet So Unaware of It 》之後,原本 The 1975 在2017年把他們的第三張專輯命名《 Music for Cars 》(跟其2013年 EP 同名) ,最終乃衍生成兩張專輯:2018年發表的《 A Brief Inquiry Into Online Relationship 》和剛面世的《 Notes On A Conditional Form 》。而之前說好了的「 Music for Cars 」,Matty 則表示這是代表當今他們的一個音樂時代,而非專輯的名字,也是何解 The 1975 自前作起,已洗心革面地再沒有沿用樂隊在第一、二張專輯時的舊 logo。

The 1975 的第四張專輯《 Notes On A Conditional Form 》走遍16間錄音室灌錄,帶來共有22首曲目、全長80分鐘。

同是由 Matty Healy 與鼓手 George Daniel 聯袂監製,《 A Brief Inquiry Into Online Relationship 》和《 Notes On A Conditional Form 》才相隔了18個月。有媒體用上 Radiohead 同期灌錄的姊妹作《 Kid A 》和《 Amnesiac 》來作相提並論,但我不認同。《 A Brief Inquiry Into Online Relationship 》見證到 The 1975 在音樂上的新里程碑,然而《 Notes On A Conditional Form 》卻又不盡然是其「第二集」,否定了二部曲專輯的後者不及前者之驚豔的定論。

那可以說, The 1975 的第四張專輯《 Notes On A Conditional Form 》比前作來得更具野心——走遍16間錄音室灌錄,帶來共有22首曲目、全長80分鐘的專輯。如果在黑膠唱片時代,這已是一套雙專輯來。而重點是, The 1975 創造出一張曲風反差甚大,猶如音樂大熔爐般的專輯出來。 Matty 說過他每次構思一張新專輯時,他都會從腦海裡的音樂庫目錄尋找創作靈感,而這些為他取得靈感的音樂類型又不會重複。

按照 The 1975 的傳統,他們每張專輯的開場曲都是喚作《 The 1975 》,但今次《 Notes On A Conditional Form 》的《 The 1975 》來得較不一樣,這首在去年7月已釋出的曲目,有別於以往一分多鐘的序曲形式,今次在接近五分鐘的長度下,配以靜謐 ambient 曲風,是交由「環保少女」瑞典環保活躍分子 Greta Thunberg 獻聲獨白而成為一時佳話,所道出也是關於氣候變化的抗爭議題。

在專輯裡緊接而來、也是首張正式主打單曲《 People 》,那驚豔地是一首短小精悍、張牙舞爪的 anarcho-punk 歌曲,是The 1975 歷來最「重型」的歌曲,在「人類」的主題下吶喊出對抗資本主義、代溝、人類滅絕之探討:「 People like people / They want alive people / The young surprise people / Stop fucking with the kids 」。而 Matty Healy 以 Marilyn Manson 般之造型演出的 mv ,包圍著樂隊的影像也是對現今社交媒體的寫照。

《 Notes On A Conditional Form 》面世之前, The 1975 已發表過七首先行單曲,而每首都屬不同的音樂風格。《 Frail State of Mind 》是他們 glitchy 電音的一面,祭出一首配以dubstep / two-step garage 曲風的 soft rock ballad 。

如沐春風的《 Me & You Together Song 》就好比90年初的英式 indie-pop 聲音,有著赤子之心情懷。歌曲的「懷舊 mv 」,也叫人喚起90年代 Britpop的美好時光,那些年的漂亮 indie kids 啊!

雋永柔揚的 soft rock 曲目《 The Birthday Party 》,有著 country-folk 的曲子之餘亦不失摩登的曲風。歌曲的 CGI 電腦成像動畫 mv (有很多網絡 meme 人物出現)亦相當有趣。

Acoustic 的時候,《 Jesus Christ 2005 God Bless America 》是很 Americana 風的縈繞心頭 folk-ballad 合唱歌,女聲是洛杉磯獨立搖滾女唱作人 Phoebe Bridgers。

而道出網上情緣的《 If You're Too Shy (Let Me Know) 》則呈現出很80年代的英倫 new wave / pop rock 風格,就像 Tears For Fears 那種。曲中出現的空靈女聲是由 FKA Twigs 獻唱。

近作單曲《 Guys 》暖意洋溢地唱出 The 1975 四子的友情與組樂隊生涯:「 The moment that we started a band /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好一份「 band 友的浪漫」,畢竟這四位在高中時代已走在一起組團玩音樂的老朋友,都已合作了18個年頭呢。

《 Notes On A Conditional Form 》還可以有幾多元化?《 The End (Music for Cars) 》是一首由管弦樂團演奏的電影感樂章,《 Don't Worry 》的 glitch / dubstep 電音,《 Then Because She Goes 》是用上 Auto-Tune人聲的 shoegaze 獨立搖滾,《 Everything Revealed / Nothing Denied 》是有著幽美爵士鋼琴與 gospel 和唱的 R&B ballad,《 Tonight (I Wish I Was Your Boy) 》是繼《 TooTimeTooTimeTooTime 》後再有菲律賓裔 bedroom-pop 音樂人 No Rome 客串,《 Shiny Collarbone 》在 house / electronica 曲風下有牙買加 reggae / dancehall 樂手 Cutty Ranks 參與,《 Playing on My Mind 》絕對是美麗得沒話說的 ballad ,《 Having No Head 》的從靜態 ambient 推至 dubstep / house 。就算《 Don’t Worry 》是 Matty 的演員爸爸 Tim Healy 在他11歲那年寫好的歌曲,如今來個父子合作演繹,在 Auto-Tune 處理下也不是典型的父子合唱歌。

解構 Florian Schneider 在 Kraftwerk 裡的一代電音宗師神秘角色

Spike Jonze為Beastie Boys 執導別開生面的音樂故事回憶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