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籲部分政界人士停止要求外國干預 港聲譽受損經濟臨更大壓力

撰文:李偉欣
出版:更新:

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把香港置身於國際政治旋渦,政府今日(6日)晚上發稿,指對近日有立法會議員和其他政治人物,在海外散播不實言論,促請外國政府或議會干預香港事務深感遺憾,稿中提及美國近日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批評部分政客支持這項法案,同時推動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類似法例,要求外國介入香港事務,只會進一步向暴力示威者發出錯誤信息,「這些政客必須承擔社會紛亂惡化的責任」,又指倘香港國際聲譽因而受損,可能動搖投資者的信心,令香港的經濟面對更大壓力,受害的將是香港社會和廣大市民。

政府表示,香港政客要求外國介入香港事務,只會進一步向暴力示威者發出錯誤信息。(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政府今晚發稿,奉勸部分政界人士停止要求其他政府或國會干預香港事務。新聞稿中指出,過去數月,很多原本和平的示威及公眾活動,最後演變成暴力違法衝擊,引致地區及民生設施遭到破壞。香港部分政客支持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同時推動其他國家或地區通過類似法例,要求外國介入香港事務,只會進一步向暴力示威者發出錯誤信息,令暴徒誤以為得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支持,政府認為,「這些政客必須承擔社會紛亂惡化的責任」。

政府又指,本港至6月起有超過900宗示威、遊行和公眾集會,一些政治人物可自由地參與這些集會遊行、接受傳媒訪問,而不受任何限制,但他們卻不停批評政府打壓自由,認為這是「極其諷刺」。政府發言人認為,不少與政府持不同意見的人士參加本屆區議會選舉並成功當選,這正好是反映他們的權利和自由並沒有受到打壓。

政府最後奉勸,肆意抹黑香港的政客應該珍惜香港的自由,社會應該向暴力說不,勸喻示威人士以和平方式表達意見,停止把和平示威演變成暴力行為,停止剝奪其他與他們持不同意見的市民過正常生活的自由。又認為不負責任的政客,對香港的人權和自由狀況作出偏頗及失實的言論,令人誤以為香港的人權和自由受到打壓,而一旦香港的聲譽因而受損,可能動搖投資者的信心,令香港的經濟面對更大壓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正式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法案將要求總統制定制裁名單,對侵蝕香港自治和法治的人士實施拒絕入境、凍結在美資產等形式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