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跆拳改例】從羅馬賽看最新賽例實行情況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在6月1日,於羅馬舉行的跆拳道大獎賽中正式實行全新修訂的競賽規例。到底新例能否達到預期的比賽效果?運動員的打法又有沒有甚麼重大變動呢?(圖片來自︰WT網頁)

2個月前,世界跆拳道聯盟(World Taekwondo,簡稱「世跆」)公布了新修訂的搏擊競賽規例,武備志亦曾撰文詳細說明新例細節。 在早幾天,於羅馬舉行的跆拳道大獎賽中大家終於有機會一睹新賽例的成效和實際應用情況。

本文將以是次比賽為例,附以比賽影像展示新例的數個修訂,如旋轉踢擊分數增加、出界定義的修訂和避戰內容修訂。此外,因應新例實行,各國運動員亦在打法上作出相應變動。本文將簡單討論一下打法上的細微調整。

 

比賽中展示的新例應用︰

1. 旋轉踢擊身體4分,旋轉踢擊頭部5分

(以上片段擷取自Youtube)

在舊賽例下,旋轉踢擊身體得3分,旋轉踢擊頭部得4分。新例下,旋轉踢擊身體4分,旋轉踢擊頭部5分。修例的原意應該是希望透過增加旋轉踢擊的分數,鼓勵運動員更勇於使出更具觀賞性的旋轉踢擊,以改變長期壟斷的前腳主導打法。

可是,在羅馬賽的表現可見,選手們不單沒有使出更多的旋轉踢擊,反而頻密地使用以防旋轉踢擊能力較高的前側踢(Cut Kick),令比賽變得更著重前腳踢擊。在打法上,前腳主導打法仍然佔據主流位置。

 

2. 一隻腳出邊界要扣分

(以上片段擷取自Youtube)

在舊賽例下,選手必須雙腳同時越過邊界才會被判罰。新例當中,選手只要有一隻腳越出邊界便會被罰。

縱使在高水平的賽事中,選手普遍都會傾向較穩定、移動較少、著重擋格掩護的打法。但在新賽例下,因為賽場可用面積大為減少,所以選手都儘量減少移動。當面對壓迫時,更多地以前手抵抗或是以前腳干擾,甚至是主動縮短距離,令賽事的纏抱時間間接變多。

簡言之,這項修訂令運動員活動空間縮小,間接增加了雙方之間的互動。

 

3. 不願意交戰的被動行為,裁判只會等5秒就會扣分

(以上片段擷取自Youtube)

在舊賽例下,若雙方選手在5秒內維持"Inactive"(不活躍)狀態(如不主動進攻),裁判會示意"Fight"作提示,若10秒後雙方仍沒有動作就會扣分。新例實行後,裁判在示意"Fight"後,只會等5秒就會扣分。

據觀察,在是次比賽中甚少出現這種判罰情況。這修訂的原意明顯是想減少雙方對峙的時間,讓比賽節奏變得更加緊湊。確然,選手間的互動是變多了,但當中大多都是試探動作或妨礙為主的防守動作。目前而言,這項修訂未能令賽事「明顯」變得好看。

 

4. 使用另類踢技將會被扣分

在筆者觀看的比賽影片(各組別的準決賽及決賽)中,未有發現因使用另類而被判罰的例子。希望在未來能夠找到WT對「另類踢技」的定義,因為在筆者眼中,有一些踢擊腳法明顯是因應電子護具而衍生的,其實際踢擊效果值得商榷。

 

新例實行如何影響選手打法?

每當賽例作出修訂,都必然會影響到該比賽的表現和當中的「方法論(Methodology)」 。在羅馬跆拳道大獎賽中,筆者發覺到運動員就著「旋轉踢擊分數增加」和「修訂出界定義」兩項修訂,在打法上作出了相應改動。

1.  同架情況大增

(圖片來自︰WT網頁)
+1

首先最為明顯的是,Close Form(即雙方採取同一架式,上身面向不同方向,例如大家都是正架)的出現率大幅上升。

在修例前的比賽中,選手大多會選擇跟對方採取Open Form(即雙方採取不同架式,上身面向同一方向,即一個正架一個反架)。這是因為在Open Form時,能減少對方前腳橫踢(Roundhouse Kick)的踢擊角度和目標,令對方踢擊只能瞄準護甲覆蓋面積較少的身側和後背。此外,即使對方使出前腳側撐(Cut Kick)佔據中線及上位,只要以具威力的前腳橫踢把對方前腳踢向內側便可。在這個情況下,因為我方在結構上比對方較有優勢,所以對方一般難以繼續踢擊。

既然Close Form對前腳橫踢的防守力會較弱,為甚麼令它重新成為主流呢?筆者認為這跟「旋轉踢擊分數增加」有關。

一方面,Close Form能增加使用旋轉踢擊的機會。在Close Form下,雖然對方的前腳橫踢會直接威脅我方正面,但在今日的擋格技術發展下,手部防守能彌補Close Form先天的不足。而且轉念一想,假如已知對方很大機會攻擊我方正面的話,其實同時利於我方以旋轉踢擊還擊,尤其是能夠快速還擊的後踢。在Open Form的情況下,對方會較少踢擊我方正面,縱使對方踢擊我方正面亦較易停留在較遠距離或足夠時間作出擋格。

另一方面,由於場地活動範圍縮小,Close Form比Open Form更適用於小幅度移動的打法。因為Open Form一般會佔用更多移動空間,較容易造成出界或被困住的情況。

 

2.前側踢再次盛行

當Close Form成為主流,亦知道對方有機會使用旋轉踢擊來爭取分數,那麼反過來想方法防守。同時,亦需要想方法突破對方正身的防守。這正正是「主動」和「反制」之間的互動表現。

(以上片段擷取自Youtube)
在前腳踢擊腳法中,撐踢(Cut Kick)具有化解旋轉踢擊的特性。因為當進行旋轉踢擊時,對方的骨盆正常會處於原地旋轉狀態,只要推動對方骨盆便可破壞對方重心,中斷其踢擊動作。雖然在賽例下,任何此類踢擊對手腰帶以下的行為,將被視作違規,而踢擊目標在腰帶以上則不會判罰。但正如上圖情況,裁判一般很難判斷這記踢擊是否違規。

因此,有這次羅馬賽中,選手都在前腳踢撃組合中加上大量的撐踢,以防止對方使出旋轉腳法。

(以上片段擷取自Youtube)

此外,一般的前腳旋踢較難突破對方身前的手部防守,因此側踢成為另一種得分率頗高的進攻腳法。一來,因為側踢的踢撃路線比橫踢短和直接,更容易瞄準對方雙手間的空位得分。二來,雖然在電子顯示的踢擊力度一樣,但由於電子護具的設計關係,側踢所踢出的實際力度貌似比旋踢低亦能得分,著重以電子感應器高速擦過便可。正如以上的得分側踢,看似只是輕輕擦過,但卻確實得分。

面對空手道將於2020年加入奧運比賽中,跆拳道必須與時並進方可繼續處身於現代搏擊運動潮流之中,可是「怎樣變」「如何變」是一個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對於是次競賽規則修訂,在剛過去的羅馬公開賽中,還未看到明顯轉變。但相信隨著新賽例不斷應用,打法上的變化會漸漸變得更加明顯。屆時,武備志將另撰文章分析當中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