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從水上走上陸地的兵器:峨嵋刺

撰文:司馬麤
出版:更新:
峨嵋刺。(百度百科)

《武備志》早年曾介紹過短兵器「判官筆」,這次介紹另一門和它十分相似的短兵器,「峨嵋刺」。

峨嵋刺,又名峨嵋對刺、峨嵋針、雙鋒撾,通常以成對使用,長度約20-30厘米,兩頭尖,中間有一個圓環。在演練時,將圓環套在雙手中指上,當雙手擺動時,峨嵋刺在手中旋轉,用者要協調其平衡,打出刺、穿、挑、扎等手法,配合步法和身法以打出攻勢,主要是攻擊敵人的太陽穴或眼睛等脆弱部位。
 

峨嵋刺套路示範

國家地理頻道亦曾粗略介紹過峨嵋刺的用法,見0:43
 

峨嵋刺要套在指上轉動,原因據說與其原初使用目的有關。相傳峨嵋刺是古代水中作戰的兵器一種,主要用來鑿穿對人船底讓其沉沒。由於在水中遊泳不可能穿著寬衣寬褲,用以攜帶兵器,故兵器因而只能帶在手上,但若果手裡拿著兵器,雙手不能張開,就很難在水中游動,於是峨嵋刺便設計成現在的形式,讓用者中指套上峨嵋刺後,既能張開兩臂兩手游泳,它也不會掉下來。另外,兩手張開游泳時,它在手中的刺失去控制,如在使用時能迅速週整方向,就把它制成可以轉動的形式,使用時可根據刺、穿、挑等招式,輕輕一撥,使其轉對,以便選用最合適的握法,靈活多變。(1)由於峨嵋刺源於在水中使用,又有「分水峨嵋刺」之稱,在中國古典俠義小說《三俠五儀》中,五鼠之一的「翻江鼠」蔣平,便是擅於使用「分水峨嵋刺」。

峨嵋刺到清代才作為武術項目出現,有傳為峨嵋山的道長所創,但缺乏文獻依據。而最早見到有關峨嵋刺作為武術項目表演記載,始於清末民初《清稗類鈔》:「宣統辛亥年,拳師戴綿唐、李勤波、李春如三人表演的武術項目中有峨嵋針,即今之峨嵋刺。」


峨嵋刺與判官筆分別
峨嵋刺的設計,主要由刺頭、刺身及指環組成。刺身由金屬桿制成,中間粗而兩端漸幼;刺頭在刺身兩端,多為菱形扁狀,末端尖銳,形狀似矛槍頭,可用於取打位,有些刺頭會計成三棱或六棱造型。峨嵋刺最重要是中間設有一個小圓孔,圓孔安裝上一枚鐵軸,可讓刺身轉動,讓使用者套上指頭時,輕易轉動刺身以改變攻擊動作,而快速轉動的峨嵋刺亦有助擾亂敵人視線。
 

附有支架護著筆端的判官筆。圖片來源:http://www.gucn.com/Service_CurioStall_Show.asp?Id=2118337

傳統判官筆與峨嵋刺相似但有明顯不同。首先判官筆的形象是源於毛筆,前端稍重於後端,主要用法有穿、點、挑、刺、戳等,筆身長度如峨嵋刺相同,但兩端一尖(筆頭)一鈍(鐵蹲),略鈍一端會加上一小孔,放便穿入裝飾繩索。判官筆還會連上接支架,平常支架護著筆尖部分,使用者依據需要,格鬥時使用鈍一端,或把支架內旋,露出筆尖進攻。(2)時至近代,兩種兵器也已互相影響,近代也有判官筆在中間加一小圓環,以讓用者插入指頭轉動,並去除支架,是向峨嵋刺的變種。

峨嵋刺是中國很多門派常用練習兵器,著名者如山西省祁縣戴氏心意拳中,便以旅行筆、鐵筷子和峨嵋刺這三種短兵器作為門派主練短兵。時至今日,峨嵋刺與判官筆技藝,更獲中國武術段位制考試的評審和認可,成為演練套路兵器一種。
 

網上有完整的戴氏心意門峨嵋刺教學,但要注要的是,其峨嵋刺與上文的樣式並不相同,用法近似於短劍。或許是心意門拳師對原初判官筆的修訂

(1)苗福盛:〈峨嵋刺〉,收入《中華武術》1994年第09期。
(2)更云:〈取穴打位:峨嵋刺與判官筆〉,載《輕兵器》2017年第22期。

參考:
苗福盛:〈峨嵋刺〉,收入《中華武術》1994年第09期
更云:〈取穴打位:峨嵋刺與判官筆〉,載《輕兵器》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