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太監有幾好打(二):生理篇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之前《武備志》曾有一篇〈究竟太監有幾好打〉的文章,概括介紹了歷史上太監是否識武功,以及我們現在對太監是武功高手的印象是如何由影視作品所建構。這次作為續篇,我們將會探討閹人在身理變化上,如何影響他的體格,以及猜測宦官要用什麼方法才能保持這種壯男體質。

宦官在去閹的體質變化

有關太監的源流,讀者可以翻閱上篇文章。總之太監是現在的一般對古代閹人的慣稱,但古時這個稱謂只為高級宦官所用。

言歸正傳,宦官在去閹後,對生理最大影響是失去了睪丸,這對生理有何影響?首先,睪丸是男性最主要分秘睪酮素的器官,睪酮素是荷爾蒙的一種,是一種生長男性性徵的激素,它刺激肌肉、骨骼、皮膚和性器官的發展,女性的卵巢也能分秘這種激素,但只有很低的水平。在青春期前去勢的宦官由於沒有了睪酮素發展性癥,所以之後的身體發展會仍保留子孩的特質。若是青年以後才去勢,基本性癥如喉核已生成,但也會影響體質。
 

電影《龍門飛甲》中演員陳坤所演宦官造型。(電影截圖)

首先,我們要知道睪酮素不足時會有何身體影響。一般男士自30歲以後,身體的睪酮素便會開始下降,睪酮素下降所出現的身體問題,我們也可以推論也會出現在宦官身上。他們分別是:

1.容易出現心情沮喪、易暴怒。這或許解釋在歷史上部份官宦被形容為陰陽怪氣、濫殺無辜的原因;
2.容易疲倦;
3.毛髮逐漸稀疏;
4.皮膚變皺。上世紀初的日本漢學者三田村泰助,便曾在期著作《宦官》一書中,便曾形容中國的宦官形象看上去比真實年齡老很多,30多歲已有很多皺紋;
5.容易累積脂肪,身體會變得肥胖。(倒過來現代較肥胖的男性,也會影響身體分秘較少睪酮素);
6.骨質疏鬆及肌肉組織退化。這也是為怎麼身體睪酮素本身較少的女性,會較男性容易出現骨質疏鬆的其中一個因素。
(以上六點概括自:維基「睪酮」條目、  男性賀爾蒙補充療法)

清末民初的宦官。(圖片來源:http://history.sina.com.cn/bk/lszh/2013-11-25/025573234.shtml)

各位可以預想到,一個身體很容易出現以上毛病的人,若果習武會出現甚麼問題。首先,心理質素上容易失落及感到疲倦,最重要是肌肉退化和骨質疏鬆問題,宦官習武必定較常人容易受傷,尤其搏擊相較其他運動更多強調身體的碰撞,因此宦官習武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正如前編提過歷史上也有習武的宦官,而且體質不錯的宦官也時有所載。例如《宋史》便載宋朝宦官童貫(即《水滸傳》中的大反派)「狀魁梧,偉觀視,頤下生須十數,皮體勁如鐵,不類閹人。」為何去勢後仍何以「狀魁梧…生須十數,皮體勁如鐵」?

宦官如何能保持這種仿如壯男體質

筆者依據科學常理作出兩種可能推測。

第一,更高強度的運動。身體除了睪丸會生產睪酮素外,其實腎上腺、腦下垂體、腦部和皮膚都會生產這種激素,但份量是少之又少(據傳說古時宮廷對初閹宦官會有數年複查身體,可能就是這些少量激素再二度發展性癥)。現代科學發現有規律運動可以延緩睪酮素衰退,現代科學知悉有規律運動可以刺激睪酮素生長,當中尤以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會提高激素分泌,而做腿部蹲立運動尤有效果。
 

以上資料參考:
https://www.webmd.com/men/features/exercise-and-testosterone#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96409

因此可以推測,宦官若果要保持身體像未去勢體質,一定要較常人有更堅毅的心智和堅持,勤做運動,減少肥胖脂肪出現,以維持身體僅餘少量睪酮素供應。但依靠腎上腺等部份所供應的睪酮素含量畢竟十分低,所以筆者對史書描述部分宦官身體如常人無異的描述,是十分懷疑,相信有史家誇大成份,但這種仍然保持一定肌肉量的宦官畢竟屬少數,才會為史家所留意而留下記錄。
 

第二,在古代沒有口服藥物以刺激睪酮素的年代,要增長睪酮素便唯有依靠日常飲食。研究發現,多攝取紅肉、雞蛋、魚等食物有助生長睪激素,並汲取更多含鐵質的食物。若果是素食,香蕉、堅果(如核桃)、大蒜、大豆和椰菜花等都有相當功效。歷史上有關宦官的飲食習慣少之又少。有幸明代宦官劉若愚在《酌中志》中,記載了晚明一般宦官每月的時節飲食習慣,筆者附圖一二,大家可見豬牛羊紅肉少不免外,宦官也愛吃核桃之類。其實古人未必有這些飲食營養知識,可能有些宦官不會多吃以上的食物,但我們反過來推論,那些所謂「武功高強」的宦官,一定有不錯體質,那以上食品應該是他們常吃的東西

所以,古代的宦官若果能克服身體激素上的缺乏,而練到不錯的身子,甚至繼續習武,他一定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大的毅力和努力。筆者細想,武俠片中的武功高強的宦官多數是反派,追求物質權力,或者是為了彌補這些鉅大犧牲吧?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D%BE%E9%85%AE

https://www.biomedviews.com/%E5%A4%A7%E5%8F%94%E8%AE%8A%E5%B0%8F%E9%AE%AE%E8%82%89-%E7%9D%AA%E5%9B%BA%E9%85%AE%E8%A3%9C%E5%85%85%E5%BB%BA%E5%8A%9F/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5/36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