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順其自然」:淺談中國武術的柔和與自然觀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不少傳統武術都跟哲學思想互為表裡,例如很多中國武術流派,便會援引儒釋道的修行理論去演繹拳學。故此,坊間對中國武術的印象,往往會增添了很多養生、內煉的色彩。

這點本屬無傷大雅,然而隨時間推演。養生與內煉的元素,遂漸被解讀為動作必須柔和自然,併棄一切強硬、不自然的訓練方法。如此說來,是否代表習武其實無須苦煉?若果「順其自然」是指順從人的本來面貌,那習武這個行為本身,是否就已經違反原則?

「自然」為何物?
要開展今天的話題,首先要探索一下「順其自然」的本義。按照主流說法,歷代對「順其自然」刻劃得最深的哲學流派,當然非先秦道家莫屬。《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便有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事實上,許多清末民初的經典武術著作,如《象形拳法真詮》《峨眉山志》等,都借鑑了大量丹鼎學說的辭彙,去解釋拳術動作與內臟鍛煉的關係。誠然,道家不等同於道教;兩者的學說亦經常跟其他學派,包括儒家、佛家、陰陽家等相混搭,很難說是純粹的先秦道家體系。但就表徵來講,武術中的「順其自然」之說,確實與道學最為相近,故本文會集中詳論。

按《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結合前文的「道法自然」之說,道家確實有排斥社會秩序,繼而回歸到人類原初狀態的主張。但要留意的是,這應當是一種境界(或曰哲學中的本體),而非操作方式。在達到無為自然的境界前,修行者其實仍然要依照具體的手段規訓自己。道教名家張三丰便在其《無根樹》中寫道「順為凡,逆為仙,只在中間顛倒顛」。北宋丹家張伯瑞亦曾提到,修道的核心在於「逆運五行」,即:

五行順兮常道有生有死,五行逆兮丹體常靈常存
張伯瑞《悟真篇‧讀周易參同契》

換句話說,道學所言的「自然」並非指「常規」,反而恰恰是要跟一般人的身心發展取相反路徑。近代武者對道家學說的應用,亦正是秉持這種態度。內家宗師孫祿堂便曾在其《形意拳學》的卷首明言,修煉形意拳法之目的,就是要倒轉習者的生活和生理習慣:

世人不知有逆運之理,斤斤於天地自然順行之道,氣拘物蔽、昏昧不明。以致體質虛弱。陽極必陰,陰極必死。於此攝生之術,槪乎未有諳也

既然真正的「順其自然」與武術鍛煉並無衝突。那現在另一個要處理的問題,就是拳術的動作是否必須柔和放鬆,才能合符傳統武術的精神。

 

民國宗師孫祿堂,其著作對今天的文章頗多啟發,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SksFzF

柔和與規矩
傳統武術界對柔和的追求,不獨見於太極拳法。例如過去【武備志】介紹「秘宗拳」時便提到,民國武術家姜榕樵曾因為滄州一脈的燕青拳,動作較為圓活柔和,而認定其技理比霍氏所傳的為高。至於其他流派的拳法,如岳氏八翻手等,亦經常被人用以跟太極拳法互作對比。因此,追求動作柔和、呼吸自然,著實是民國武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取態。

但需要補充的是,這種對柔和的推崇絕非全然沒有底線;習者在動作圓活的同時,亦必須緊守拳架的各式規矩,而不是容讓身體無了期地放鬆下去。孫祿堂在其另一部著作《拳意述真》中便提到過,就算習者已經達到了高階的「化勁」水平,也依然要遵照拳術的規矩練習,絕不可輕率:

化勁。練之周身四肢動轉,起落進退,皆不可著力,專以神意運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矩仍如前兩種不可改移。雖然周身動轉不著力,亦不能全不著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

由此可見,柔和、放鬆均必須跟拳術的規矩相互配合,才會具備實質內涵。從技術的角度來講,柔和自然的意義,可能正正是要令習者的動作更趨標準。以一般的搏擊為例,若果習者的肩膊或髖關節過分崩緊,他就很難發揮出打擊力量。相應地,其他的關節如手腕等卻不能時常放鬆,否則很容易就會扭傷。一味將身體放鬆、放柔,而罔顧實際的拳理規矩,既對練習無益,更可能會使自己受傷。單從這點來看,傳統中國武術其實與另外的武術幾無二致,兩者存在著許多值得互為印證的地方。

 

總結
傳統中國武術有著自己獨特的訓練方法及文化內容,這點是它的魅力所在,絕對值得學習和保留。但在傳承的背後,也必須做好各項研究工作,不能望文生義,或用自己想像出來的概念,去應用到真正的武術訓練。這點這點希望各位傳統武術習者都能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