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踢/Back Kick】教學:八大動作重點 從頭到腳逐一分析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筆者在WT跆拳道及Kickboxing比賽中,都不時會以後踢作打擊。

早前【武備志】跟大家簡介過後踢(Back Kick)在不同距離下的踢法及應用。本文則會返回基本,從各個身體部位說起,分析傳統後踢的動作要點,務求解決各位讀者對後踢動作的疑難。

世上並沒有哪一種打擊方法是「最正宗」或「最適合」,因為在不同的距離、時機、情況下,都有其合適的打擊方法。作為練習者,我們應該認識了解不同打擊方法的特性及分別,並加以練習,以應付不同時候的需要。切忌抱著先入為主的想法,認定某某方法是完美,而一成不變。

每人身體條件不同,動作習慣可能稍有不同。本文內容僅供各位參考,以便各位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後踢動作,了解不同情況下的變化。

 

▍後踢性質:背向直綫腳法

外國 Youtuber GingerNinjaTrickster 的後踢示範。(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XKbtK1)

雖然在西方世界中,後踢被稱為"Spinning Back Kick",但其實在動作發力上後踢屬於「直線腳法」一類,並不強調「旋轉」。

不過為甚麼很多人會以為後踢是要「轉」的呢?主要是因為後踢中包含把背部指向對手的動作。但正如側踢般,轉向動作只是為了進入發力前的位置,並不是踢擊發力的主要部分。
 

後踢是推髖發力為主,所以其實並不需過多的旋轉動作。所謂的「旋轉」只是由準備姿勢移動到準備發力前的位置。就像側踢的準備動作一樣,踢擊腳從後方提起,經髖膝內旋至前方或身側,然後便會停止旋轉,變成推髖把腳踢出。
 

以UFC評論員Joe Rogan的示範為例。(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s4uQ6DfKV8)

但另一方面,大家千萬不要以為「側踢」跟「後踢」的發力方式完全一樣。側踢涉及的是提膝再蹬腿的發力,膝蓋會有內旋修正的動作。後踢則是借助小幅度轉髖及蹬腿發力一氣呵成,膝蓋不會再有修正的動作。

大家一定要捉緊「直線踢法」這一關鍵要點,因為這會貫穿全文的「動作要點」。

 

▍後踢的準備姿勢

在不同架式下,有各自的優缺點。例如正架方便出拳,不便於使出背轉腳法,但其實只要借助其他動作掩護、調整,還是可以應用上的。重點在於了解不同架式特性,靈活變化。

【點擊圖片放大,詳看後踢站姿要點分析】

外國 Youtuber GingerNinjaTrickster 從側架作出後踢時,前腳會先行轉動90度,令腳跟指向目標。(影片擷取自:YouTube,http://bit.ly/2XKbtK1)

由於後踢踢擊時需要背部指向目標,所以最多會出現 180度的轉身動作。但為避免過分「旋轉」影響踢擊表現,所以在一般踢法下會把「轉動」幅度盡量減少。

從正架或斜架使出後踢的話,由於前腳本身指前,所以轉動幅度較大,容易影響發力。大家可以透過踏步,如前腳踏側或後腳踏側來調整角度。

其中一個避免支撐腳過分轉動的要點是,避免過分踮起腳尖來轉動,只要轉夠角度便要定住或著地煞停轉動。

一般而言,從側架起動後踢能減少支撐腳的轉動。甚至有人會採取「斜側架」(即後腳超越中線,令髖部稍微指斜前),更利於使出旋轉踢腳。

 

▍(1)支撐腳

雖然普遍認知上,「後踢」與「後旋踢」同樣被歸類為「旋轉」(Spinning)腳法,但其實從支撐腳的指向便揭示了兩種腳法截然不同的取向。用比喻來說明的話,「後踢」屬於刺擊,而「後旋踢」則屬於「揮擊」。

基於人體結構所限,支撐腳會直接關係髖部活動範圍。留意支撐腳動作,這會決定你踢出的後踢踢擊性質。

【點擊圖片放大,詳看支撐腳動作要點分析】

在踢擊後踢時,大家要十分注意支撐腳的指向,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後踢」作為直線腳法的發力軌跡,以及可行的踢擊範圍。一旦支撐腳所指的方向跟踢擊目標不一致,會令各部位的發力無法連接,變成只用上某幾個部位的力量來踢擊。

後踢最理想的踢擊發力方向是支撐腳所指的同一方向,這樣踢擊力量才能有效貫穿目標。
 

後旋踢對於支撐腳角度有不同的要求。

而進行後旋踢時,假如支撐腳腳尖指向正後方的話,會限制髖部旋轉幅度,令踢中目標時踢擊腳已經處於可動範圍的盡頭,完全無法踢出威力。 因此支撐腳腳尖一般指向側面或斜後方,以增加發力距離。

 

▍(2)頭、眼、視線

由於後踢是踢向背後,所以必須扭頭去瞄準身後的對手。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瞄準動作,它可能會影響整個後踢動作。

【點擊圖片放大,詳看頭部動作要點分析】

 

▍(3)上身動作

「踢腳時上身不要過分後倚!」相信每位接觸過踢技的讀者,都曾在練習時被教練這樣說教過。但是為甚麼挺直身進行後踢時,一般都會感到特別彆扭,好像踢不出威力似的呢?

其實適當的上身動作不單能夠提升踢擊高度及維持平衡,更能有效地把體重加入到踢擊當中,提升踢擊效果。

【點擊圖片放大,詳看上身動作要點分析】

 

▍(4)蹬地推髖動作

在不同踢法中,都講究把身體重量加入踢擊當中,增加貫穿力、踢擊距離等。而在後踢的發力動作中,除了推髖外,支撐腳的蹬腿動作起了重要作用。
 

文初簡單說過,後踢的推髖部動作包含了「轉髖」及「支撐腳蹬地推髖」。無可避免地,在後踢的前期動作要把背部指後,雖然要「轉」的角度十分小,但怎樣能把「旋轉」轉化為「直線推髖」呢?

【點擊圖片放大,詳看推髖要點分析】

其中一個測試踢擊發力是否集中的方法,是留意自己完成「蹬腿」動作後,踢擊腳會否出現遙擺動作。假如出現的話,可能代表你在擊中那刻未能維持筆直刺出,髖部未能把「轉髖」融合成「推髖」。

 

▍(5)手部動作

踢擊時,手部所放的位置不單影響防守,亦會影響平衡度。而在後踢中,手所放置的位置甚至會左右發力軌跡。

【點擊圖片放大,詳看手部動作要點分析】

+1

▍(6)摺腳動作

在不同踢技中,提膝摺腳動作都十分講究。在後踢中,摺腳動作關係到蹬腳發力的「直線軌跡」及力量的貫穿力。

【點擊圖片放大,詳看摺腳動作要點分析】

 

▍(7)膝蓋位置

不同膝蓋位置影響出腳的動作,大致分成兩種:從下方踢出,或從側面踢出,兩者各有不同特色。前者較適合一般後踢踢法,後者較適合近距離踢法。

【點擊圖片放大,詳看膝蓋動作細節分析】

因此有一些教學會建議初學者,合攏雙膝或雙膝夾住物件來習慣直線起腳。誠然,這方法或可改善初心者向外提膝的習慣,卻不能作為常設的動作訓練。因為筆者認為過分夾住雙膝反而會無法提起腳掌高度,令踢擊容易趨向由下而上的軌跡,較易失準。

 

▍(8)著擊部位

跟其他腳法一樣,同一種技法以不同部位打擊,可造成不同效果。

【點擊圖片放大,詳看著擊部位要點分析】

 

小結:

總括而言,其實並沒有哪一種打擊方法是「最正宗」或「最適合」,因為在不同的距離、時機、情況下,都有其合適的打擊方法。作為練習者,我們應該認識了解不同打擊方法的特性及分別,並加以練習,以應付不同時候的需要。切忌抱著先入為主的想法,認定某某方法是完美,而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