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真氣不神秘 練拳練得正確就可以!

撰文:李嘉譽
出版:更新:

觀乎不同類型的武俠作品,有些概念總會貫穿其中,「真氣」便為其中之一。基本上每一個武林高手,都會經歷過被灌注真氣的過程。哪究竟何謂「真氣」?

▍先天真氣 後天呼吸

「真氣」一詞最早可以見於《黃帝內經》的《素問‧上古天真論》,當中提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而在同書的《靈樞‧邪客》一章,亦有數句寫到真氣的涵義,包括「如是者,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序」等。

由此可見,對傳統的中醫學說來講,真氣乃身體健康的根本,而且跟精神活動有著密切關係。如果意識過分緊張或者物慾太重,真氣便難以發動;反之,若然心境平和、精神放鬆,那真氣就會浮現,從而消除各種病痛。換句話說,真氣實乃潛藏於每個人的身體之中,人人生而有之。但它不同於一般所自然呼吸的空氣,而是必須經過特定的誘導工夫,方能夠被感知。這點令到真氣成為了不少宗教內煉學說的必修課題,道教便為其中的表表者之一。

明代道士張三丰,曾在其著作《道言淺近說》介紹提運真氣的方式。他寫道:「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真氣從規中起,又是一關,所謂念頭起處為玄牝是也」。簡單言之,就是修行者在打坐其間,必須收起一切雜念,藉以調節好自己的吸吸節奏。久而久之,身體便會感悟到真氣運行。

問題是,以上方法只能適用於打坐等靜止的姿勢。若果套用在武術訓練上,又該如何清空心神,並使呼吸變得深沉綿長?

《黃帝內經》乃中醫學說的奠基之作,對醫藥、宗教、武術文化都影響巨大。(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p8hyjV)

▍放鬆 守規矩

將真氣談論得比較多的武術流派,大多屬於坊間俗稱的「內家拳派」。這點牽涉到文化與歷史因素,詳情可以參閱《國學與國術》一文,在此不贅。本文只集中講述真氣在傳統武術裡的操作方式,首先是如何達至「心靜」的問題。

要在動態的過程間,保持心境平靜,其實即是要習武者尋求放鬆。著名楊式太極拳師李雅軒先生,便多次在其論著裡提到,「太極拳的練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勢放鬆,穩靜心性」。「心身俱鬆之後,其意氣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

至於調節呼吸的方法,則由打坐及意識的協調,改由肢體活動去進行,這亦是宗教修行與武術訓練的質性差異。內家拳宗師孫祿堂便有言:「拳術之功用,以動而求靜;坐功之作用,由靜而求動」。例如在宗教修行裡頭,要令真氣發動必先令「任督二脈」相通,而任督二脈其實就是分布在人體的中軸之上。因此只要調節好脊骨與盆骨,便算是完成了「通任督」的過程。因此形意拳術之中,便有所謂「塌腰」和「扣胸」的規矩。前者是要令尾閭骨挺直,後者則是擴張胸骨,故曰「尾閭上提,陽氣上升,督脈之理也……扣胸者,開胸順氣,陰氣下降,任脈之理也」。

可以講,在武術鍛煉中所談及的「真氣」,並沒有太多宗教神秘色彩,純粹是一種檢驗動作是否符合標準的說法(或感受)。只要令到肢體的力量暢順,呼吸節奏沒有紊亂,便已經達到了發動真氣的基本要求。亦是由於「真氣」在武術當中,並沒有超出太多物理範疇,故此武俠小說裡的推宮過血、灌輸真氣,就很難相信為事實。畢竟這些並不屬於肢體運動,而是能量之間的傳遞,跟武術實在無涉。

當然,以上這些不過是【武備志】的淺見,如果讀者們有其他見解,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