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任督二脈」的現代解讀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此前跟大家分享過「丹田」的現實涵義,這回就討論另一個非常流行的武俠小說概念——任督二脈。

在無數仙俠作品裡,主角們只要打通任督二脈,不僅原修的內力突飛猛進,其他武功亦能信手拈來。例如張無忌就是在打通任督二脈後,極速練成了乾坤大挪移。

現實沒有九陽神功,也沒有乾坤大挪移,但任督二脈之說卻遠非空穴來風,不同傳統流派都記載類似打通任督的方法。那麼真正的任督二脈對武術修煉有何功效?又有沒有一種貼近現代的解釋方法?


陰陽合一

任督二脈本屬中醫理論的「奇經」部分,與手太陰肺經、足陽明胃經、手少陰心經等十二正經合稱為「十四經」。按《黃帝內經‧問骨空論篇第六十》所述,「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而督脈則是「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具體分佈如下:

攏統來說,任督二脈其實就是整個人體的中軸,剛好就能與不同的正經相連。例如足三陰經便在中極、關元兩穴處跟任脈交會,故任脈又名「陰脈之海」,主血;手、足三陽經則在大椎穴跟督脈連接,故督脈又名「陽脈之海」,主氣。

由是者,歷代的道教修煉者都非常重視任督二脈,他們認為只要將兩脈的氣血互通,就可以一併開發人體的其他經脈。宋末元初的道教丹家俞琰便曾寫道:

「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晝夜不停,醫書有任、督二脈,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鹿運尾閭,能通督脈;龜納鼻息,能通任脈,故二物皆長壽。此數說,皆丹家河車妙旨也」

至於打通任督二脈的實際方式,則各個道派皆有不同做法,在此不贅。關鍵是當這種內煉技巧與內家拳法相互融合之後(詳見《國學與國術》一文),打通任督二脈也同樣成為了中國武術的重要課題。然而從上文可見,任督二脈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內在(甚至是帶點神秘傾向)的理論,根本很難用科學方法去觀測。那麼屬於運動範疇的武術競技,又如何與之相互銜接?

 

內家拳中的任督二脈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沿用《丹田這回事》一文的邏輯去解答,即任督二脈的運作機制雖然抽象,但其分佈位置卻依然與人體結構緊密扣連。孫祿堂的《形意拳學》便曾寫道:

形意拳演習之要:一要塌腰、二要縮肩、三要扣胸、四要頂、五要提、六横順要知清、七起躦落翻要分明。塌腰者,尾閭上提,陽氣上升,督脈之理也。縮肩者,兩肩向回抽勁也。扣胸者,開胸順氣,陰氣下降,任脈之理也。
孫祿堂《形意拳學‧形意演習之要義》

所以按照他的說法,武術上的任督二脈,就是指腰骨與胸腔的聯繫運動。至於箇中的實際肌理,他雖然再沒有詳盡解釋,但我們可以用現代的生理科學作補充。

以上文提供的任脈圖為例,可以明顯見到,任脈實則就是由盤骨及整條脊椎所組成,而比較重要的命門穴,則是處於腰椎的中節部分,大概是現代醫學下的第二腰椎(L2)及第三腰椎(L3)之間:

命門穴位於腎俞之間,而腎為「先天本」主氣,故此穴名為「命門」。按《針灸甲乙經》,其位置「在第十四椎節下問」(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md5tVE)

至於任脈的主要運行穴道,則分佈在胸骨及肝、脾、小腸等內臟之上。例如主管肺氣、連接陰維及任脈的天突穴,就是位於胸骨上窩中央,即頸前中正線與胸腔的接駁處:

對應現代的脊椎圖,命門穴大概就是介乎L2及L3,即腰曲的中節部分(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md5tVE)
按《針灸甲乙經》,天突穴「在頸結喉下二寸中央宛宛中」,大概是胸骨柄的頂端(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md5tVE)

所以任督二脈上的主要穴道,其實可以理解成身體發力的轉折點。而武術運動中的「打通任督二脈」,就要透過盤骨、脊骨、肩胛骨與胸腔的配合,將任督上的每個穴道接續成一個完整的力量傳導過程。這樣兩脈相應的內外部位就自然得到鍛煉,久而久之習者亦能夠更加發揮自己的身體力量。

當然,這種解讀方式未必完全正確,各流派亦有不同的理論取向。本文的核心主旨是希望拋磚引玉,讓大家都能以科學方法,重新審視傳統中國武術的理論。日後亦會推出相關的技術文章,詳細解釋本文的論點。如果有甚麼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