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試行自由定價 客人取20本不付錢 店主:不能預期人人都合理

撰文:楊羨庭
出版:更新:

「很多商店不敢做(自由定價),因為不能預期所有人都合理」。由客人定價這銷售模式,在香港較為少見,但二手書店「偏見書房」藏身葵涌工廈,店主范立基卻大膽嘗試,在租約期滿前推出自由定價的措施,讓人以心中價錢選購心頭好。不過店主稱曾遇一位男士取走差不多20多本書,卻沒有付錢,他指總有人貪小便宜,或對此毫無概念,故不能太過介意,說到底自由定價是一種互相尊重的方式。

曾有二手書店為歡迎客人前來尋寶而推行自由定價。(fb專頁「偏見書房」圖片)

位於葵涌的「偏見書房」,本月底租約期滿後即將結業,遂以自由定價形式清貨,日前(18日)在facebook專頁貼出消息,獲不少網民關注,特意到書房尋寶。店主范先生接受《香港01》訪問表示,前兩天(19日及20日)開放5小時,約40、50人前來尋寶,當中九成人都滿載而歸,每人平均買10本書,短短兩天已賣走600多本書,反應比想像中好,認為是成功的嘗試。

被問到有否遇到訂價過高或過低的客人,范先生表示大部分客人自定價錢都很合理,若有人對書本的價值沒有概念,不懂定價,他會建議價錢。他指學生和退休人士經濟能力或許較低,故給一個相對低的價錢亦可以,曾有一位女學生前來買數本文學讀物包括錢鍾書的《圍城》,遞上160元,但他認為訂價太高,因二手文學書約值20、30元,最後只收她60元,還笑說「其後送畀佢都ok!」

范先生指有些中產客人會「手頭鬆」,願意給多些錢,視作對書店或閱讀文化的一種支持,他都會接受,因這是尊重對方的表現。他認為自由定價就是一種互相尊重,在購書過程中有自主空間,「感覺大家都幾鍾意這個方式」。

書店約有6000本書是范先生的收藏品,加上收回來的二手書,店內共存放了接近一萬本書。(資料圖片/洪昊賢攝)
+9

他亦分享道,昨日有位30多歲的男士到訪書店,取走20多書,「佢完全冇望過我,冇畀錢就走了」,當自由定價變成「免費」,范先生稱「唔係十分介意」,因推出自由定價,不能預期所有人提出的價錢都很合理,總有些人會貪小便宜,「有人畀少啲,甚至唔畀(錢),但亦有人畀多些,成件事可以打和」。

范先生是不折不扣的書蟲,收藏書籍20多年,一年多前開設書店,將自己約6000本收藏品跟書友分享,加上收回來的二手書,店內共存放了接近一萬本書。因租約期滿後,不能將所有書籍搬到新地方,該處最多只能容納約3000多本書,他指如果這幾天多人支持,下周會繼續以自由定價方式,直到4月底租約期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