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殖建築】城門水塘紀念碑有神秘文字? 原是拉丁文 意思係…

撰文:李納德
出版:更新:

港府近年不少大型基建都為人咎病,不少人嘆工程質素倒退,懷念往日時光。城門水塘是英殖時期的建築,屬香港早期大型水利建設,而城門水塘紀念碑更是香港法定古蹟。市民遊覽後,或會留意到碑文末段有一行非英文文字「Nisi Dominus Frustra」,近日有facebook專頁發文介紹,指這行字原是拉丁文,意思是「若不是上主,一切皆徒然」。

不少市民遊覽城門水塘時,或會留意到紀念碑上有一句非英文文字,其實是拉丁文「Nisi Dominus Frustra」。 (資料圖片)

昨日(7日)facebook專頁「Ingénieurone」上載一張圖片,是城門水塘的紀念石碑,上面記載了工程的資料,包括動工及落成年份、出水量及負責項目的工程師等,最下方卻寫着一句拉丁文,「Nisi Dominus Frustra」。

帖文形容這段神秘文字出自《詩篇》第127篇,意思是「若不是上主建造房屋,建造者的工作都是徒勞;若不是上主保護城池,守城者保持警覺也是徒然。」亦即是中文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帖文認為這句拉丁文被刻於紀念碑上,「不但是在感恩工程能順利完成,也是在謙卑承認人的渺小」。

有專頁特意開帖解釋城門水塘紀念碑這句拉丁文「Nisi Dominus Frustra」的意思。(fb專頁「Ingénieurone」截圖)
+1

帖文火速被網民轉載,有網民在帖文留言表示,英國殖民時代大工程確實穩固,文字可見英國人有敬畏謙卑的心;另有網民感歎雖然城門水塘已落成逾80年,但當時施工態度非常認真,從碑文可見一斑,亦有人指今時今日如果立碑,便是「我話OK就喺(係)OK, 唔通每樣嘢都要話比你知咩」。

城門水塘完工後在紀念碑刻上拉丁文,或許與英國人的信仰有關。英國逾半人口有宗教信仰,英國聖公會(Church of England)是英國國教。「Nisi Dominus Frustra」還見於不少學校的校徽和建築,連著名的倫敦塔,其中一道門亦刻上這句拉丁文。

城門水塘是殖民地時期建築,工程遠在1929年展開,第一期在1933年竣工,至第三期工程於1937年完成時,大壩高度增至84米、容量達至1360萬平方米,是當時大英帝國最高的水壩。1935年,為慶祝英王喬治五世登基銀禧紀念,改名為銀禧水塘,但港人仍愛沿用其舊稱「城門水塘」。整個計劃由英國著名工程顧問公司「Messrs. Binnie, Deacon & Gourley」主理,水壩的排水設計更獲英國土木工程學會的獎項。

(水務署/古物古蹟辦事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