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十年品牌】設計師一年不買新衣﹕我們早已擁有足夠的衣服

撰文:鍾芷珊
出版:更新:

女人開心購物,不開心也購物。即使家中衣物堆積如山,甚至是充斥著未剪牌的新衣,依然無減失控的購物慾。然而,真正會穿的又有多少件?

Kay毅然放下已成立十年的時裝品牌,隻身走到丹麥當實習,笑言這趟經歷改變了她不少。 〈陳嘉元攝〉

認識Kay,是源於本地時裝品牌Daydream Nation,她毅然決定放下已成立十年的時裝品牌,隻身走到哥本哈根實習。回來後,卻開展了「一年不買衫的計劃」。在今天的物慾社會,聽起來經已感到相當困難,然而身為設計師的時尚愛好者Kay卻順利地「熬」過了。或者是時候,你我亦需反思一件衣服的可持續性。

延伸閱讀﹕被價格沖昏頭腦?4件Fast Fashion單品是時裝編輯絕不會入手的…

成立了十年的品牌,或者是要停下來、想一想前路的時候。 〈陳嘉元攝〉

結束十年心血,是時候改變

親手結束成立了十年的品牌,絕對是不容易的決定。Kay卻淡淡然說到,或者是時候來一個改變,「2006年,我和弟弟黃靖成立了Daydream Nation,其實當時只是一個實驗形式,以『story telling』的方式設計衣服,再送到倫敦的時裝劇場,及後我們把Daydream Nation發展成一個時裝品牌,創作一季又一季的設計,走過紐約、首爾等不同地方的時裝舞台。」

很慚愧地說,我也曾經因為價錢,買過Fast Fashion的抄襲作品。說真的,在這個價錢下,也有不太差的材質和設計。然而,連我也會這樣想的同時,消費者也的確會這樣想。所以某程度上,近年Fast Fashion的流行也間接影響了品牌的銷售額。
Kay
〈陳嘉元攝〉

香港,是一個普遍被認為本土品牌很難生存的地方。Kay直言自己是比較幸運的一群,「在品牌成立之初,反應其實很好,人們願意接受新事物之餘,即使價格高一點,也願意花錢去購買獨立設計師的作品。」然而,近年的Fast Fashion卻正在改變大眾的消費模式,「很慚愧地說,我也曾經因為價錢,買過Fast Fashion的抄襲作品。說真的,在這個價錢下,也有不太差的材質和設計。然而,連我也會這樣想的同時,消費者也的確會這樣想。所以某程度上,近年Fast Fashion的流行也間接影響了品牌的銷售額。」無奈地,這是大趨勢,也是現實。走過大小時尚舞台,或者是時候要停下來想一想往後的路要怎樣走。所以,Kay選擇在十周年跟自己一手一腳帶大的品牌畫上一個完美的休止符。

延伸閱讀﹕【為買而買】速食時裝惹的禍?英國人衣櫃平均有近4成新衫未剪牌

+4
北歐的生活,讓她重新反思設計的道路。 〈陳嘉元攝〉
那時候,我是禁止自己進入那些店,我發覺當你沒有逛fast fashion店時,購物慾也會減低。
Kay

時尚新衝擊 完美體現何謂「貴精不貴多」

來到一個樽頸位,Kay選擇到哥本哈根跟隨時裝設計師Henrik Vibskov工作,一切回歸於零,也啟發了她的小宇宙,「某程度上,北歐的生活的確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發。他們不流行消費,是完全跟香港相反的生活節奏與模式。簡單地說,我們會外出吃飯、到咖啡店喝咖啡,他們也會覺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寧願選擇自己烹調。當然,他們也會買東西,但多會選擇二手或者是vintage的東西。而且,所挑選的東西不多,但永遠是最精的一種。例如他們的家中總是很大很空擴,然後只在廳中間放上一個很精緻的雕塑,沒有其他多餘的東西。」

除了北歐式的生活,一位捷克朋友也讓她反思自己一直以來的生活習慣,「在工作室裡,有一位和我一起工作的捷克女生,每次遇上亂放的垃圾也會特別生氣,然後會徒手把垃圾,甚至是廚餘分類。然而,她跟我一樣是讀時裝出身的,當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時裝愛好者。但她所穿的衣服全部也是二手的,因為她認為我們已經有足夠多的衣服,根本不需要有新的衣服。無可否認,她帶給我很深的影響。」

受北歐的文化感染,讓Kay改變了對時裝的想法。〈陳嘉元攝〉

北歐文化啟發﹕一年不買衫

受北歐的文化感染,Kay亦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路向,更開展了「一年不買衫計劃」,這個看似艱難的任務。「當初在丹麥開始這個不買衫的計劃,其實沒有想像般困難,因為身邊的朋友其實也沒有很大的購物慾,加上丹麥其實也比較少department store或者是fast fashion那樣的店舖,潛移默化下發現原來也可以不買衫。但總會有想購物的時候,比較辛苦的是Henrik到巴黎工作,滿街也是商店。那時候,我是禁止自己進入那些店,我發覺當你沒有逛fast fashion店時,購物慾也會減低。而且,剛巧比利時朋友開設了一間Clothing Library的租衣店,只要付月費,就可以租用舊衣,也大大止了購物癮。」所以在購物前,不妨停一停,想一想,或者你根本不需要那件新的衣服,甚至會有更好的替代辦法。

想為衣服增添新感覺?一些小飾物也可以幫到手。 〈陳嘉元攝〉

轉戰環保系列:只是一種補救

然而,很多女生總會說沒有衣服可以穿。Kay卻說整理家中衣櫃有一種令她窒息的感覺,「其實我是有點病態的,除了自己的衣服,還有過身摯親的衣服,再加上十年品牌剩下來的衣物和材料。可想而知,我有多少可以穿的衣服,其實我是不用買新衣服的。在不買新衫的一年,即使重覆穿上相同的衣服,但我會在頭飾,或是飾物方面著手,讓造型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某程度上,你我也跟她一樣,其實家中根本有穿不完的衣服,只要稍動腦筋就可以搭配出不同的形象。

早前,有航空公司找我做一個改造舊衣的項目,有大量舊衣的原因,原來是因為他們的流失率太高,每天也會丟棄一車車新簇簇的制服。
Kay
用北歐帶回來的羽毛和復古相框,製作而成的artwork。 〈陳嘉元攝〉

現在的Kay,會以環保或二手物料做設計,如從北歐帶回來的一些羽毛和復古相框,甚至用上一些舊衣架製作大型的人體artwork。然而,問到她是否會繼續當時裝設計師,她笑言這是她的興趣,但直言還有更多的顧慮,「以往,是為了追趕不同的季度和潮流而製作出大量的衣服,現在想做更多環保方面的項目。例如是一些有如Muji藍染系列,回收舊衣再重新染製的系列,或是維修破損衣物等。但其實也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早前,有航空公司找我做一個改造舊衣的項目,有大量舊衣的原因,原來是因為他們的流失率太高,每天也會丟棄一車車新簇簇的制服。」但某程度上,這些也只是補救的步驟,說到底還是要從源頭減廢著手。由我們自身先做好,減少買物,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