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說明書】《人肉搜尋》屏幕後的「安全感」,或只是一種匱乏

撰文:許芷婷
出版:更新:

《人肉搜尋》是一個有關父親尋女的故事,可筆者看着看着,卻覺得這是用懸疑包裝一個有關這時代的故事,一個「網絡」對「現實」的故事。

(《人肉搜尋》劇照)

這套電影絕對值回票價,短短個多小時,觀眾隔着大銀幕,跟男主角John Cho(周約翰)一起追查失蹤女兒下落,一如我們平日追查前度一樣。一個又一個的視窗,由爸爸的Windows主頁,跳到女兒的Mac機;女兒亦由爸爸鏡頭下的小女孩,跳到直播網頁中的少女⋯⋯筆者無意劇透,不想掃掉大家一起追兇的「雅興」,只想分享一下我們活在這數位時代的一些反思。

我們在屏幕前找安全感?

(《人肉搜尋》劇照)

先問一道問題,你曾在失意時於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等,分享自己的心情嗎?

從前,我們遇到人生不順心事,便跟知心好友傾訴,大吐苦水;現在,卻有一夥人喜歡把自己的心剝給陌生人看,片刻的安慰,說不上溫暖,卻有一點悲哀。劇中的女兒Margot就是這樣的一代人,爸爸不明所以的少女心事,她都在網絡直播上分享。

筆者認為,電影以特別的拍攝鏡頭,從手機、電腦、數碼錄影等角度出發,將諷刺的中心思想呈現出來。女兒失蹤了,單親爸爸竟發現自己根本不了解女兒。她情願在陌生人跟前,隔着屏幕敞開心扉。或許很多人跟筆者一樣,體內住了老靈魂,對鏡頭着實不舒服,莫說分享自己,或許會嫌這新一代想法古怪、患「中二病」、自我保護意識低。不過,你又有沒有從另一角度設想,躲在屏幕後的那份安全感,與素未謀面的人談心,只是因為沒有選擇?資訊發達,會不會衍生出另一種匱乏?

真正的「離線朋友」,你有多少?

(《人肉搜尋》劇照)

第二道問題,你在Facebook上有多少朋友?而有多少是你離線後能分憂陪伴的真正朋友?

《人肉搜尋》帶出了另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何Facebook上的朋友都不認識你?」

我們都需要朋友,但有時候太多或許不是一件好事?英國人類學家Robin Dunbar認為,我們最多只可跟150人深交,這是我們可以維繫友誼的人數,而非只是我們認識的人。但Facebook等社交媒體改變了我們維繫友誼的方式,不消一秒的一個「like」也變成是交往的一種,朋友的近況都濃縮成一張張照片,相片中若然他/她是正在微笑的,大概連那一句「你好嗎」都可以省卻。

相信大多數人在Facebook上的朋友都超過150位,那不是推翻了Robin Dunbar的理論?但現實卻是有得必有失,人的精神、時間有限,要量便不能要質,「保持聯絡」的人是多了,但真正相知相惜卻少了。數年前甚至有英國中年女人在Facebook上更新動態,宣布自己服藥自殺並跟朋友道別。一千多名Facebook朋友中,她得到150道回覆,當中有不少人取笑她,可就是沒有一個人嘗試幫助她或報警。最後,她去世了。

量或質,你會怎樣選?

澳洲男子約Facebook朋友,逐一喝咖啡:踏出一小步,把朋友拉回「現實」。

Matt 與他的朋友。(1000+coffee)

早前,朋友在「面書」進行大掃除,朋友列只餘十多人,並只保留喜愛的專頁。她跟筆者說,因為太煩。有朋友笑她太矯揉造作,可筆者卻認為她才是最「尊重」Facebook的人。但是,要改善這狀態,也不一定要「砍掉重來」。澳洲男子Matt Kulesza就實行了一個名為「1000+coffee」的計劃,逐一約會他在面書一千多個朋友,跟他們聊聊近況,喝喝咖啡。雖然他為此每天要早兩、三小時起床,但他表示其世界開闊了,也重新認識更多新朋友。

他說:「其實這是為了我自己,也是想更多人知道,我們應該拒絕既有社交媒體的設定,做一些不同的事。社交媒體似是要我們只盯着屏幕看,而非與眼前那位真正交流。」

筆者沒有他的「鴻圖壯志」,但認清每天使用的社交媒體只是輔助工具,想要怎樣的朋友,自己便先要怎樣做這一點,還是明白的。

Sources:Psychologies (UK), Telegraph (UK), MailOnlin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