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破嗝Miss】印度版《極度鮮師》?接受缺憾才能化成力量!

撰文:許芷婷
出版:更新:

近年愈來愈多題材大眾的印度電影,筆者是忠實擁躉,由《一百萬零一夜》、《打死不離三父女》到上月的《跟著宜家衣櫃去旅行》,小城大事,都是一個又一個奮鬥到底的故事。

《我的破嗝Miss》(Hichki)也離不開這調子,雖然直白得可以,但當成是「飯後甜品」,卻是絕對值得一看。而且,放到今日的香港,也值得反思。

(內含劇透)

或許你會覺得「妥瑞症」無關自己,但這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戲裏戲外,同樣教會了我們如何看待所謂的「缺憾」。

面對缺憾:我們要把它轉化成強項。

(《我的破嗝Miss》劇照)

社會上、生活中,負能量總是太多。會說《我的破嗝Miss》是甜點,因為它充滿了我們正好缺乏的簡單與直白,來鞏固一個信念:無人完美,但我們有責任接受它,再把它轉化成優點。

故事中,拉娜(Rani Mukerji飾)患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會不由自主地抽搐及打嗝,從小便因此而遭受歧視,被人取笑。學校師生都只覺兒時的她阻礙上課,直到她遇到一位校長,教她別為此自責,也要別人不應因此而排擠她,於是她便立志當上老師,

可是,畢業後多次面試都失敗,只因學校都覺得她的疾病令她無法勝任,終於在一所名校中獲得教席,更在重重難關下令「問題學生」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拉娜身體力行證明從來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正正因為她有這疾病,便更能了解這幫「低端」學生。所謂的缺點也可以成為長處,其中一句對白是這樣的:

或許我的說話是斷斷續續的,但我的思想是完整的。
拉娜

接受缺憾,是一門學問。

(《我的破嗝Miss》劇照)

上述說到的,是角度,而非硬要把自己切割成大眾所要的「優點」。電影故事雖然簡單,但其中有關父女情的刻畫,絕對值得我們反思。

在電影中,拉娜來自小康之家,家人沒有經濟負擔。爸爸一直不明白女兒為何要捨易取難,選擇當上老師,也會在公眾場所替她說話,免她出醜。拉娜不領情,因為從小到大,爸爸都冀盼可以醫好她,為了保護她,也認定她不能拋頭露面。爸爸的保護沒有錯,也是因於愛女深切,但女兒最想要的,卻不是保護,而是接受。筆者覺得,這不是像極了香港的家庭嗎?

這一世代,父母都渴求子女是精英,努力已不足夠,還要比別人走得快,贏在起跑線,好像只要努力便能成為人中之龍,卻忘了,人各有長短,不是所有魚兒都活在同一片大海。

筆者這一代比起現在的小孩幸福,不是因為爸媽對我們不夠嚴謹,而是我們是謙遜的一代。他們並無要求我要當個完美女兒,優劣他們都照單全收,只是偶爾在我頂嘴時埋怨:「既然那麼愛辯駁,何不做律師?」跟親友們說起,也總不忌諱「缺點」。無他,只因那一代,他們把我當人看待。

改編自真人真事:我要成為那一個我沒有遇到的人。

(Brad Cohen Tourette Foundation)

最後,即使你看畢電影,或許你也會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故事,當然要多美好有多美好。但現實卻是比電影情節正面。

故事改編自Brad Cohen的親身經歷。他從小就被認為是麻煩的源頭,時時被老師處罰,因為妥瑞症使他不由自主地發出聲音。他只想當個平凡小孩,但他老師、朋友、家人都排擠他。他道:「我沒有朋友,又時時被家人打,沒有人願意幫助我。」

後來,他參與與他同病相憐的互助小組,卻發現大家都只是在埋怨,一片愁雲慘霧。他道:「患上妥瑞症,我不能選擇。但我選擇了接受它。我有了這念頭,便發現沒有一個夢想是太難的了。」於是,他決心當上一位老師,做那位他小時候沒有遇到的那個人。

Sources:Live in Styl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