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有尊嚴】50呎私人空間 一床一凳一櫃 讓彌留長者靜靜離去

撰文:林𡝴雯
出版:更新:

香港地未來每三個人之中有一個是65歲以上的老人,先別說死去以後的安葬地方,在去世前的彌留一刻,老人可以在哪裡和家人好好道別?據香港法例,不能在家中離世,只能在院舍或醫院老去。但是在院舍之中,就算是為老人而設的護養院,也只能擠出一間50呎的房間,那是沙士年的隔離房,沙士年後剛好用來讓彌留時的院友,安靜地和家人說聲再見,比起醫院或公立院舍的共用病房,能有這間50呎的私隱空間,在香港地已經算是奢侈吧!

親人即將離世,我們又可以為他們做什麼呢?
在陌生的斗室與家人話別,走過生命最後一段路。(受訪者提供)

靈實護養院是經衛生署發牌的長者院舍,自2000年起提供安享終老服務,預期離世的臨終長者或末期病患長者可以在院舍接受臨終照顧。據靈實護養院表示,長者在彌留之際,為了讓家屬和離世長者感到被尊重和減少同房長者的恐懼,他們自2000年安排了兩間房供即將離世的長者使用,是香港首間設立同類房間的護養院。兩間房間,一間是單人隔離房供彌留長者與家屬共聚,一間用來暫存遺體,是平日用作會面的面見室。

如右圖所示,供彌留長者使用的單人房(下稱彌留房)只有50呎,一張床、一張椅、一個矮櫃,房間是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期間所用的隔離房間,現在用作隔離和臨終護理。香港人一生人窮盡積蓄買一個安樂窩,離開人世時卻回不了家,只能在陌生的斗室內嚥下最後一口氣。據2014年的數據,香港90%人也是在四面白牆的醫院離世,在共用病房內,也許這50呎空間也容不下。

另一間用作暫存遺體的面見室,平日會用作行政和會面用途,若長者在非辦公時間離世,會用作暫存遺體,等候辦公時間再把遺體轉送殮房。房間內只有兩張藍色沙發,中間的空地用來擺放去世先人的病床。

白天用來面談房間,晚上就用來暫存遺體。(受訪者提供)

香港人可以怎麼死得更有尊嚴呢?在家中離世是否可能呢?

當死亡來臨時,彌留長者​會怎樣呢?
雙眼燈著 而且眼皮微微的張開
沒有呼吸、沒有脈搏( 心跳)
對話沒有反應
頷關節鬆弛 嘴巴微張

親人瀕死時,怎樣可令他們走得更舒服?

症狀 讓彌留者較舒服的方法
發熱

穿適當的衣服

使用冰袋降溫

按醫生囑咐最給予退熱藥

衰弱疲倦不清醒

當比較清醒時多與他溝通鼓勵家屬陪伴在旁,以讓長者安心及盡量說出心中想說的話 可能長者沒有太大反應,仍需要表達照顧的行動

食慾不振,無法進食或飲水,脫水

無法進水或飲水可引致脫水症狀,可定時清口腔清潔,使用濕綿棒擦拭口腔, 使口腔濕潤

甘油或潤唇膏 保持嘴唇濕潤

避免乾裂或破皮根據醫生囑咐,以皮下輸入方式補充水分

視力或聽力減退

因為聽覺是最後消失的感覺, 可以像平常一樣與他保持對話

經常與他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或感受,向他解釋你正在做的事

手腳漸冷

保暖

定期轉身,增加活動及血液循環

教導及鼓勵家屬給予肢體按摩 以增加血液循環

大小便失禁

大小便失禁

避免出現壓瘡以增加病人的痛苦

注意皮膚護理,定時的轉身,換尿片給保暖

 

資料來源:靈實護養院「安享終老院舍中」服務培訓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