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2018.書摘】藏在招牌、貨車的鐵劃銀鉤:被遺忘的香港北魏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編按:有人說,城市沒有歷史,有的都是無根的。然而歷史還是碑刻在實用的器物、資本流動的中介、不起眼的生活環節之上 ——在香港,建築物外牆、商號招牌、貨櫃車身,刻在其上的字體,皆常見一熟悉的書法風格:香港北魏。今年書展,有人把這些散落各處的書法字和字體設計整理成書,由鐵劃銀鉤的細微處,作嚴謹的歷史尋溯、文化和藝術價值賞析、詳述古今的演繹和應用等。這份歷史的密議,誰仍在默默傳承?
圖片由《香港北魏真書》提供

一直以為香港北魏早在七十年代已漸漸絕迹跡香港,卻由著名書法家區建公的門生楊佳,一直以貨車模板字的方式留下來。

無處不在的香港北魏 (節錄)
撰文:陳濬人 

造佛記、墓誌銘、摩崖,這些古老的中國傳統碑刻,對生活於一千多年後高樓林立的香港的人來說,也許是遙遠模糊的歷史遺物。但這些碑刻上用的字體,歷盡民族遷徙、歷史遺忘,走遍半個中原後,最終以另一個面貌,扎根在中國最南面的香港。它們不固步自封,而是默默地與香港市民的生活並肩,以靈活多變的模式出現,如商號招牌、書籍題字、廣告標語、貨櫃車身,同時也有堅守傳統樣式的造佛記、墓誌銘、摩崖等。漢字的文化源遠流長,即使是時代的巨輪,也輾不過堅毅的文字風格,回看歷史,唯有我們習慣失憶、忘記歷史的民族性,才是讓古老文字掉進遺忘的主因。當清代文人將塵封的魏碑喚醒時,也將古老的創新精神注入當時逐漸僵化的社會,我們又可否重新認識這種漸被香港人遺忘、將要被送到堆填區的文字,為香港面對前路迷失的現況,帶來點點新啓示?

造佛記

淺水灣對於香港人來說,是夏日暢泳的熱點,港島南區獨特的海灣與島嶼構成的優美風景,自英殖時期已吸引了很多外籍人士聚居。這裏有不少富殖民地色彩的古建築,豪華海景平房與近年進駐區內的外國餐廳,形成了一種抽離的歐陸氣氛,因此大家應該很難想像在淺水灣海灘的東面,坐落了一個建於七十年代的鎮海樓公園,內有一群帶濃厚中國文化特色的塑像,如天后、觀音、海龍王等。

沒有區建公,北魏就不可能植根於香港。這是區建公門生王覺亮,我們的書法老師珍藏的區建公書法照片。 (圖片由王覺亮提供)

園內的神像,如龍門石窟的造像記般,立了大量石碑,記錄建像原因、祈願題記或吉祥字句。這神像群大部分的碑刻,全都採用了香港北魏風格的字體,是香港僅存數量最多的香港北魏集中地。當中以《觀音》碑最矚目,這碑最大的字高約兩尺,最小的約兩厘米。大字空間充足,筆劃極粗厚,負空間密不透風,雕工仔細,細緻的毛筆枯筆也仔細重現。例如「觀音」兩字結構較一般北魏方正,筆劃也沒有向外延伸,也許是因為要兼顧上下四方的空間。標點符號到民國初期才普遍運用到漢語中,碑刻這類傳統的記事形式一般不會運用標點,故此碑屬少數。小字行段工整,有如鉛粒排版,字元及標點符號都以正方格為基線(如全形字元)。筆劃幼細,因為細小而不能如大字般細緻,結體扁平,筆劃誇張延伸,為文章增添不少節奏。此碑最有趣的地方,是碑頂竟然刻有英文字,中英雙語的北魏碑想必是香港獨有的吧!另外亦有日資公司「入鄉隨俗」,捐款立碑時也用上北魏。另一塊《天后》碑下有塊小字題記,排版工整,甚至橫向也連成直線,是因為細小的說明文字長度也剛好可以安排成三個大字的長度?處理功力極為細緻。

七十年代以後,隨着香港的北魏書法家相繼逝世,以及照相植字的科技開始普及,香港北魏招牌開始慢慢式微,在這間天后廟裏發現的香港北魏,立碑年分為一九九二年上。可惜在此書出版之時也未能探究寫這些碑的人,如方岑玉芳、劉漢華、方韓秀珍、姚樹聲的背景及其他書法作品。在天后及觀音像之間,還有一幢模仿中式木建築,貌似寺廟的「鎮海樓」,其實是香港拯溺總會總部大樓。「鎮海樓」的大樓題字並沒有留下署名,但從堅挺的結構及粗幼均等的筆劃來看,很可能是區建公書丹。

招牌

香港北魏一直都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大家習以為常,反而對它的背景不大感興趣。來過香港的人都肯定見過香港北魏的書法字體,如街上最常見的當舖(押店), 「蝠鼠吊金錢」 招牌,上幅為蝙蝠形狀, 下面則是紅底白字「押」字招牌,就是經常應用於商舖的香港北魏招牌。香港滿街是北魏的原因大概有三個可能性。一、清代乾嘉年間始掀起研究魏碑的風氣,趙之謙是當時書法家中最為後世尊崇的一位。趙氏於一八八四年逝世,區建公則在一八八七年於廣州出生。這一輩生於清末的書法家在戰後南下香港,延續清末研究魏碑的氣氛,將自己對書法美學的想法實踐在招牌題字的工作上。二、北魏的剛健氣魄,精氣有神,讓商號增添可靠、穩重的感覺。三、實際上,北魏或許是所有書法字體中,辨識力最高、筆劃設計最獨特的,其特長筆劃的延伸,也令外形輪廓鮮明,老遠也能辨認。

元朗好到底麵家的招牌,出自區建公的書丹。

位於地面的商舖通常不會只有一個招牌,店家會按照路人與舖面的距離決定安裝招牌的數目、大小、高度、物料及設計。例如位於旺角彌敦道的鳳城酒家,它最大的招牌與彌敦道成「對角」直角,即使身處於高速行駛的車輛內,也能迎面辨認;藍色背版配襯紅色的霓虹燈字,晚上也能清晰看見。正門招牌以路上行人的可視角度及距離為基準,一般離地十多呎,用木或銅鐵製作。二樓亦有巨型霓虹燈與彌敦道平排,方便對面馬路的行人觀看。

較舊式的商店除了戶外招牌,店舖內也有一幅木製金漆招牌。可見商舖在招牌的佈局上,會盡量顧及所有觀看距離及角度。樓上商舖或會址通常會將招牌放在大廈外牆,設計簡單,只有商號名字。灣仔莊士敦道的美華大廈及佐敦的聯合大廈外牆就是最佳的例子。售賣肉類、海鮮的商店則有另一種風格,它們多用米色底配合綠色的水磨石做招牌及店舖裝潢,外牆也會用北魏字體標示行業性質,有趣的地方是我們偶爾可以發現承建商在招牌留下署名及聯絡電話,除了達至宣傳效果外,可見當時工匠對自己作品充滿自信。

醫館和診所則清一色地只用白底黑字的招牌,原因未能考究,也許每個行業的招牌都有專用的顏色配搭,以方便識別。除了民間作品,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政府,關注英國與華人文化的融合度,因此每當政府的基建設施需要題字時,也會使用當時民間華人商號社群中流行的北魏字體。

亦有不少設計、藝術裝置採用香港北魏。《風景》(Pseudo Secular)是獨立電影導演許雅舒的作品,以雨傘運動為時代背景,描寫運動期間,人與人間之間的小故事。分別為《風景》眾籌階段和正式上演時設計宣傳品與標題字。「風」字的橫捺鈎,是漢字中最具力度的筆劃之一,要花最多時間處理。筆劃的粗幼完全一致的話,會缺乏彈力,將捺劃三分二的部分輕微調幼後,就能製造張力和辨識力。

貨車

我一直以為香港北魏早在七十年代已漸漸絕迹跡香港,但當往返位於觀塘工業區的叁語工作室時,卻不時會見到有貨櫃車的車身噴上了簇新鮮艷的北魏噴漆模板字,還有一些不太常用的字元,雖然是手寫字,字與字之間的關係尚算統一,令我好奇究竟是不是有套北魏模板字體流傳於製造商之間?二〇一七年接受香港電台的《設計日常》電視節目邀請,拍攝香港北魏真書的研究及製作故事,過程中曾與攝製隊走訪全港,尋找香港北魏蹤跡,終於透過林錦公路一家貨櫃車公司的轉介,找到位於上水的楊佳工作室。

老先生楊佳是區建公的門生,他與兒子二人包辦的貨櫃車字工作室,是全港現存唯一仍然在生產香港北魏模板字的地方。這些貨櫃車車身上的北魏字體,原型為楊佳的書丹(詳盡內容請參見本書楊佳訪問),他為貨櫃車製作字體逾五十載,早於電腦剛普及的年代,為了加快製作流程,楊佳已開始將他的手寫北魏字體電腦化。他先用毛筆在不吸墨的方格紙上書寫,利用電腦掃描成數碼圖像,再將圖像自動勾勒成線條。製作時,先收訂單,按照客人需要把字元輸入電腦,由電腦繪圖機(plotter)打印出字稿,最後用鎅刀切割成模板字。如果電腦字庫內沒有客人要求的字,他便會即場揮筆補寫。至今單靠楊佳一人之力已累積了約八千字元,其專注力及堅毅絕不簡單。如是者,由楊佳製作的模板字,會交給貨櫃車工場以漆油噴上車身。香港常見的貨櫃車或貨車,車身與文字的選色較大膽鮮艷,與源遠流長的北魏體碰撞出一種獨特的視覺風格。如果說北魏招牌建構了香港的城市街景,貨櫃車上的北魏則成為了另類的流動字體畫廊。

《香港北魏真書》是字體設計師陳濬人發起的書法和字體設計計劃
+1
書本封面。

《香港北魏真書》

著者:陳濬人Adonian Chan、 徐巧詩 Ire Tsui
書籍設計:麥綮桁 Makkaihang Design
字體設計:陳濬人Adonian Chan
出版:三聯書店 Joint Publishing
全書:三百四十四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