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來東涌‧1】東涌河原來係寶?河道極近民居、保育靠全民監察

撰文:陳芷慧
出版:更新:

東涌位於北大嶼山,何來「東」涌?原來東涌原名東西涌,指東西各方皆有河涌流入海中。而東涌河,現時是香港絕無僅有而水質極佳、生態價值極高的河流。在政府發展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中,為保育天然河溪,將東河一段劃分為河畔公園。有東涌街坊更指:「原本都唔知東涌河咁珍貴。」然而,工程即將展開,前線人員建造過程中會否破壞河流;而且河流貼近民居,現時已有村民將污水引流至河中,政府會採取什麼措施?同時,綠色力量月前發起為期三年的「賞‧識東涌河」計劃,舉辦工作坊、生態導賞團,招募東涌街坊認識東涌河,推動全民監察。
攝影:鄧倩瑩

東涌河
東涌河源頭是香港第二及第三高的鳳凰山和大東山,垂直計起有900米高,河水平均長度約4.31公里,是一條短而陡斜的河流。由於河道流經不同生境,因此生物多樣性頗為豐富,更是全港淡水魚類第二豐富的河流。東涌河的中、上游屬水務署集水區,水質受到保護,根據2016年環保署的化驗結果,每100毫升河水平均只含630顆大腸桿菌,屬「極佳」評級。東涌河是現時香港少見從河源到河口大致天然的河流,僅下游石榴埔至黃家圍,以及與東涌道相交的河段因防洪工程被渠道化。

此處石門甲東的東河中游,有大量魚類和生物棲息,當天我們遇到華艷色蟌,是蜻蜓類別、劍尾魚、鰍魚,還有肥美的蟹。

河畔公園概念嶄新

現時東涌河下游鄰近學校,當年為附近建設、東涌路擴建,而將幾百米小部份的河流渠道化,「但其餘河流都好天然。由河源到河口,仲係好天然狀況,仲要係香港大型河流,可以話獨一無二。」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恆說。以往新市鎮發展,將河流渠道化,拉直、擴闊、挖深河床,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因此,政府今次接納以河畔公園作保育河流,呂認為是嶄新的做法。政府還會復修渠道化的河床,盡量回復接近天然的狀態。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談及東涌河畔公園,初步構思會有改善園景部份,設步行徑、親水設施、蝴蝶園等設施。記者問:「看似很美好。你會比幾分?」呂德恆回答:「其實唔搞佢,唔搞公園就更美好。」然而,他解說,河畔公園的出現,與河流貼近民居有關。他指出,在政府分區計劃大綱藍圖中,在自然保護區域中有私人土地,「咁村民咪唔知呢度政府保唔保育,點解我有地,你唔比我發展?」因擔心村民與政府易生衝突,環團曾建議政府購買沿海地段。「政府冇一個概念係為保育而出公帑買地,所以政府唔會買地。而河畔公園,就讓希望政府有名目買地。」計劃中的河畔公園位置接近高密度住宅,政府願意買地規劃成公園,但未有接納環團建議,購買整個河地。

村民污水流入東涌河,影響水質。

在東涌河找到什麼物種呢?請點擊下圖:

+1

東涌河有「日本」大閘蟹?

東涌河與城門河不同,東涌河更貼近村民,若村民缺乏保育河流意識,令人擔憂對河流造成的破壞。呂指政府規劃中,兩旁河岸做30米緩衝區,但就我們所見,河與村相距只有廿步之隔。呂德恆指可惜現時「賞‧識東涌河」計劃未能接觸到沿河居民,反而吸引到逸東村的街坊。

跟隨呂德恆遊走東涌河一趟,我們從石門甲亭出發,正是河畔公園未來的入口處。河旁就是一條村落,我們走近河邊,河水清澈見底如初露。正因為河水難得一見的澄明,加以呂德恆的眼訓練有素,他總能離遠就看水底魚類的品種。呂:「你見唔見到水較剪(水黽)?」水較剪對水質敏感,水質佳的河流才會看見牠們的縱影。此處石門甲東的東河中游,有大量魚類和生物棲息,當天我們遇到華艷色蟌,是蜻蜓類別、劍尾魚、鰍魚,還有肥美的蟹。呂說,這原來是大閘蟹的近親---日本絨螯蟹。我們還看見石上有蟹腳呢!呂德恆說:「我們懷疑是食蟹獴,係一隻喜歡吃蟹的哺乳類動物。」

石門甲有村民自建雨水渠,污水直至排入東涌河中。

村民自建雨水渠  家居污水流入河

然而,河的左邊,卻有一條污黑的小支流流入東涌河中,這都是村落流入的污水,呂德恆懷疑是村民耕作的污水。呂:「幸而東涌河流大,沖淡咗,水質依然上佳評級。」呂德恆還留意到村民自己建造雨水渠,家居污水竟然源源不絕流入東涌河裏。呂說:「見過有人洗車、同狗沖涼、長期keep住有水流入河中,懷疑係生活污水、洗衣機、露台去水渠,仲有味㖭。」

呂德恆續指,一直以來香港市民會誤用雨水渠。雨水渠的原意是收集雨水,冇經過污水處理,會直接排入河海,然而市民經常在雨水渠中倒入污水,「水質就保唔住。」然而,他指在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政府有一個嶄新的措施,在河流數處加設雨水滯留及處理池,特別在原居民村落有收集污水系統,引流至處雨水及污水處理池,池會種植濕地植物來淨化污水,再排到河中,「做得好,污水情況會改善。」

綠色力量高級保育經理呂德恆憂慮擴展計劃工程進行期間,前線工程人員或保育河流意識不足。

2003年非法挖石河段   村民自建水管

從石門甲亭,經過棕地、建材發展公司,我們來到2003年村民非法挖石的河段,正是將來河畔公園中間的位置。因為東涌河大石屬火山岩,經雨水沖刷後變得光滑,適合園藝布置,以致當年有人非法挖走石頭,供應予附近主題公園,嚴重破壞生態。政府後來找人復修,重新鋪排大石,但人類難以模仿自然,遇上大雨,石就被沖散,相隔15年,大石模樣自然得多,但呂德恆指大石樣貌仍欠穩定。加以村民非法自建馬路,在河中建設大水管讓水流通,但因為東涌河陡斜,大雨時會沖下沙石,堆塞水管道,「但如果係天然河道,就會自然沖落去。」不過,現時在此河段依然能發現北江光唇魚的縱影,微黃魚身長著黑色間條紋樣,出現於珠江流域一帶,極為珍貴。

現時東涌河附近的村落有不少工程。

城市中難得一見的天然河口

及後,我們經東澳古道走,及至東涌游樂場,一望無際而平坦的景象,讓人身心舒坦。遠處是石灘,石灘中央就只座立一間侯王廟,老人在廟外看報,倒有避世的寧靜。走至候王橋,來到東西河匯合之處。西河,是東涌河幹流,從鳳凰山流至此處,匯合東河。西河經過村落完全沒有人工化,直出河口至東涌灣,「河旁林木狀況亦很天然,水質唔錯。遠處都有華豔色蟌。」呂德恆說。

「呢個河口好難得,仲係天然狀況,喺香港真係絕無僅有。對比城門河,河口其實喺大圍市中心對出,林村河河口亦係人工河岸,面目全非。東涌河口西邊亦有紅樹林,環境好好。」呂德恆說。

集6款紅樹品種

河口西邊正是紅樹林,約有近4公頃面積,受著海流及源於東涌河的淡水及沉澱物影響。香港現受漁農自然護理署認可的真紅樹有8種,在東涌紅樹林至少發現6種以上的品㮔,實為難得。「賞‧識東涌河」計劃其中一個活動「東涌河生態大搜查」,正是招募公民科學家建立完整而且更仔細的生態數據,記錄紅樹的品種、高闊度,記錄三年間的生長,以及記錄紅樹上的生物;亦會以採樣本的方式,數算蟹、螺的數量及品種。採訪當天天氣轉冷,蟹都躲在洞裏去,但蟹洞可是遍佈整個石灘。呂德恆:「曾在一個樣本框(0.25米 X 0.25米),數算到有200多個螺呢。」

東涌紅樹林至少有6種紅樹品種。

紅樹林生態角色
紅樹林昃世界上最具生產力的生態系統之一,為大量的陸地及海洋生物提供棲息、覓食及育幼的環境。生態角色包括提供不同微生境、淨化水質、食物供應、海產育幼場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