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香港村.1】港人買地建村、死黨做鄰居:拒絕炒家污染清邁

撰文:陳芷慧
出版:更新:

約3年多前,香港人Carlo來清邁旅遊,結果與六位愛闖蕩的單車友合力在這裏建一條「香港村」,作為將來退休的樂土。泥黃色的土地剛被鋪平,工程還未正式動工,我們站在「香港村」的地盤上,欣賞「村」後一片稻田。風吹來,禾稻向我們彎腰,我們未曾看見如斯廣闊的地,原來眼看一小方塊的地,就已經是4000平方米。Carlo:「前面塊地係我細佬,隔籬係我的。」在這裏,想像力也變得廣闊,「𠵱個地方有好多空間畀到我發夢。」Carlo說。他再用手指在空氣中比劃,那幾間是中學死黨的地,附近可能會有人開cafe,或一個馬場。而所謂的夢,其實就是昔日前舖後居的生活面貌,以及鄰里關係。「我不是發展商,希望是一個合作社的形式,一起建構生活圈。」
攝影:吳鍾坤

40歲的Carlo說,從大銀行退下來,一個人四處遊歷,到過西藏、日本等,最後選了清邁當「後花園」。

香港是家  清邁是後花園

「我最初只想尋回生活的空間,沒有想過要建一條村。」Carlo說。40歲,從大銀行退下來,一個人四處遊歷,到過西藏、日本,後來到了清邁,喜歡這個地方。他笑言:「我返去同老婆講,會再去清邁一趟,要買啲嘢。」然後,就買了一間屋。「我不是要移民清邁,你知道嗎?」

「我也常跟朋友說,不要移民,不要和香港割席。香港是我們的家,清邁是我們的後花園。」他強調。「家人都很喜歡清邁,有計劃將來在清邁退休,但可能一年只會有七個月時間喺𠵱度。」他只是作先頭部隊,先到清邁打聽打聽。

30萬有4000呎地

一群單車好友都羨慕他在清邁肆意而活,就想到倒不如研究一下能否在清邁建一條「村」。於是,Carlo去跑政府各部門,去找律師研究外地人買地建屋的可能性。在泰國,大部份土地都歸國民擁有,本地人可擁有土地永久產權(freehold),而外地人也可以「買地」,但不能永久擁有,只能享有有期限的土地使用權,最長的期限是90年;而使用權也包括拆卸、重建、出租、轉售、繼承和使用。「即係𠵱塊地可以畀我三代人喺度退休,好正。」於是,他在清邁住所附近購置一片建屋面積約63000呎的土地,分成12戶,每戶土地約4300呎,一塊土地售價約35萬港元。「我哋諗,六個股東,每人介紹一個人都12個住戶。大不了咪一人兩塊地,都係一萬呎啫,哈哈。」這樣,就成了第一期的計劃。後來,中學死黨嚷着又要加入,又在附近購置另一塊地,成為第二期計劃。

Carlo說:「每一個買家都擁有自己的土地,我們只是簽一個簡單的合同,提供平台讓人們實現自己的夢想,與一群香港人一起建立生活圈。」若客人要求,亦可替其建屋。
+2

泰國政府:每三年只能增加八戶人口

外國人在泰國買樓規條繁複,建村的第一步是研究土地。「你問當地人,當地人實話得, 乜都得,其實唔係。」要發展土地,須符合泰國政府不少規定。如泰國有九成的土地被歸類為green zone:「有好少部份green zone可轉換成住宅。因此,首先要改變土地用途。」在green zone上只能發展低密度住宅,而且每三年只能發展八塊土地,「即係每三年只可以有八戶人,所以要『hea』做住,等你唔會影響社區,𠵱個概念非常之好。」反觀香港,面對土地問題,政府和發展商為應市不斷加快發展步伐。以西貢區為例,同樣是低密度住宅地區,但幾年間至少1400伙單位落成,原本交通擠塞問題未解決,又建屋增加區內壓力。

買到地了,還要把稻田鋪平、引入水電、建設馬路和街燈。「政府規定每一間屋要有5米闊的馬路連接每一戶人家。香港高級住宅區,路不能通往屋苑內。而泰國的屋與屋之間,至少要有4米闊距離。」

「我係一個比較鍾意發夢的人,𠵱個地方有好多空間畀到我發夢。點解我諗到𠵱啲嘢?其實香港人本身就慣咗轉動腦筋,你喺𠵱度,有空間,你就諗到。」

我不是發展商:提供平台發夢

記者問:「那你即是發展商嗎?」Carlo搖頭說不。「每一個買家都擁有自己的土地,我們只是簽一個簡單的合同,提供平台讓人們實現自己的夢想,與一群香港人一起建立生活圈。」他笑言自己主修電腦,擅長提供「open platform」,將香港村比喻成手機系統Android——一個免費平台讓人自由創作。生活圈是什麼?對於地產發展商而言,所謂的生活圈,不過是在展銷廳內公式化的超級市場,還有學校、商場、醫院、公共交通等社區配套,然後地鐵站與屋苑最好僅10分鐘步程等等。

但在這一片淨土上,沒有這回事,你不能買一個生活圈回來,各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從零開始。「我係一個比較鍾意發夢的人,𠵱個地方有好多空間畀到我發夢。點解我諗到𠵱啲嘢?其實香港人本身就慣咗轉動腦筋,你喺𠵱度,有空間,你就諗到。」因此,站在稻田上,風吹來,人能清醒幾分,就會看得遠,想得闊,夢隨稻香而來,看着一片稻田像拿着空白的畫板,這邊「畫」一間咖啡店,又在那處計劃些什麼。

買到地了,還要把稻田鋪平、引入水電、建設馬路和街燈。「政府規定每一間屋要有5米闊的馬路連接每一戶人家。香港高級住宅區,路不能通往屋苑內。而泰國的屋與屋之間,至少要有4米闊距離。」

第一期預計2019年尾完工

Carlo說有一個很喜歡動物的朋友,也是一位馬主。但香港養馬,總不能把馬放在自己家的花園裏。因此,朋友看見農田就興奮極了,說要租用屋後的米田變成小型動物園,養牛、羊、馬;也可成為動物酒店,朋友外遊,家中寵物也能寄放他的家中。「我們是合作社的形式,大家互相幫忙和協調,就是一個社區。」第一期計劃將於2019年12月完工,「我非常期待。」Carlo說。

要發展土地,須符合泰國政府不少規定。如泰國有九成的土地被歸類為green zone:「有好少部份green zone可轉換成住宅。因此,首先要改變土地用途。」

謝絕炒家 盼港人別破壞清邁生態

簡言之,就是前舖後居,要回復香港消失的樂園,「我哋唔係要做大生意,𠵱度好少人會做大生意。𠵱度可以發展到你嘅興趣,揾少啲,可能只得香港1/3 人工,但畀返你尊嚴、生活品味。」,「當然,不能在這裏起一個賭場啦!」

現時「香港村」兩期計劃,有6成是朋友,其餘的都是有意在清邁退休的客人。他說,近數月有香港地產經紀向他推銷以80萬辦展銷會,他不屑一顧,「我唔會做𠵱啲嘢囉,第時係我哋嘅鄰居,我哋自己嘅社區。」;亦有炒樓客擘頭便問:「回報率有幾多?」他回答:「倒不如你先過來清邁,看看是否喜歡清邁的生活?」炒樓客回答:「我投資嘅,點解我要鍾意𠵱度。」Carlo再三強調謝絕炒樓客人:「唔係㗎,買咗樓,可能賣唔返出去,二手樓成交率低過10%,6-7%左右。你預咗𠵱個係你嘅dream house,可以一家人享受生活。」有地產經紀朋友跟Carlo分享泰國樓市也愈來愈多內地炒家,單是尼曼路區內七成舖有內地股東,「其實我們也害怕香港人 / 內地人將炒樓的市儈文化帶入清邁,改變這裏的生態。」

Carlo說「有地有夢想」,將來能「前舖後居」,大家開設不同小店,共同建設社區。

詳看下集:【清邁香港村‧2】港人半退休 長居「泰」慢活:我不是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