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傳.抗爭】首個女公廁為女咕喱而建 女廁平權百年尚未成功

撰文:曾雪雯
出版:更新:

以女廁談平權看似迂迴,但原來政府公廁早年只設男廁,謝絕女賓。香港首個女公廁的出現,是在1880年,於灣仔船街成立,較1867年成立的政府男公廁遲了13年。回望當年,是一群來自客家的女苦力,促成了女公廁的出現。
女廁從無到有,本身已是一場看得見的性別抗爭。今時今日,公共廁所均附設男女廁被視為理所當然,公廁平權不再是爭論有或無,戰場已變成女廁門外的長長人龍。目前,香港男女廁的比例為1:1.6,仍不及台灣等地。女士如廁平權之路,抗爭百年,尚未成功。
(「如廁傳」之三)

莊玉惜曾在博士論文研究公廁源起,她發現香港首個女公廁是為客家女咕喱而設。(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公廁也是性別角力場

上回如廁傳談及,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玉惜,曾在博士論文研究公廁源起。她指早年香港公廁都是為低下階層的男士而建。1900年以前,每十個香港人八個是男人,「係咁嘅比例之下,自然唔會幫女廁設廁所,因為政府本身連男廁都唔想畀,商人都係因為糞便收集站,先吸引商人做咋嘛」。一百年前,公廁不單金權、階級、種族分野,更是性別角力場。

早年女士人有三急只能家方便,甚或不會步出家門。(資料圖片)

認為女士公眾地方除褲 失體統亦危險

莊玉惜指與其他歐洲地區一樣,香港女廁亦比男廁來得遲。她認為,華人社會比歐美地區更多一層顧慮。「雖然廁內係私人空間,但仍然係公眾空間,覺得女人喺公眾地方除褲,有失體統亦都危險。」華人社會視女性如廁為骯髒、不雅,有違女性形象。公眾地方排除女廁,變相限制婦女流動性。婦女無法遠行,更遑論長時間離家工作,「冇流動性唔可以周圍走,無嘢做經濟能力又差咗」。

(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人類文明悠悠數千年,女廁獨立成廁卻是近百多年的事。環觀歐美地區,女廁是19世紀末至20年代初始出現。美國猶他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Utah)法律教授Terry Kogan曾撰文指,工業革命後,歐美地區越來越多女士離開家庭到工廠工作。當時仍未有男女分隔概念,女性仍會使用男性洗手間。他認為,20世紀初歐美能出現男女分廁政策背後,是因為當時男性仍不習慣女性在公共空間出現。男性立法者推行性別隔離政策,便能在公共場域中構成兩性緩衝帶。

客家社群為女咕喱爭首座女公廁

至於香港女廁,從無到有,原來是由基層客家婦女揼石仔催生而成。莊玉惜指,當年香港有不少客家婦女任苦力謀生,挑擔子、揼石仔,「但無理由要佢地揼兩個鐘又返屋企去廁所,費時失事」。

於是,有客家社群便為客家婦女爭取建女廁。她在1882年的查維克報告(Chadwick report)發現,當時英國與港英政府提出想為婦女建公廁,「東華三院我哋華人婦女係唔需要去公廁嘅」。最終,英國援引客家社群意見反駁,香港女公廁終在1880年於灣仔船街成立,較1867年成立的政府男公廁遲了13年。

首個香港女公廁終在1880年於灣仔船街成立,較1867年成立的政府男公廁遲了足足13年。(資料圖片)
+4

革命尚未成功:下一步增男女廁所比例

百年過去,女性如廁平權革命仍未休止。平權之戰變成增加男女廁所比例之戰。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曾發表研究指,女性如廁時間需89秒,而男性僅需39秒。女士如廁生理上需要比男士多2.3倍時間,以致每逢假日及繁忙時段,女廁門前總有長長的人龍。

磅巷公廁擁百年歷史,男女廁格比例保留昔日約1:1的比例。(黃偉民攝)

港府曾多次修訂《建築物條例》增加公共場所男女廁所比例。從2006年起,港府逐步將公共場所男女衛生設施比例從1:1增至目前的1:1.6。即日後公共場所內每建一個男廁,需建1.6個女廁。不過,民間團體一直有輿論建議增加男女廁所比例,以徹底解決女廁人龍問題。翻查鄰近地區例子,台灣於2010年修訂《建築法》,要求學校、電影院等使用率高場所的男女廁格比例不得低於1:5,辦公室、餐廳等分散使用性質場所,男女廁格比例則不得低於1:3。

目前,爭取女性平等如廁的運動仍在全球世界各地發芽。2012年,中國曾有女大學生在廣州發起的「佔領男廁」運動,爭取增加男女廁比例1:2,成為網絡熱議。從無到有,再到制度、資源上追求性別平等,女廁如廁平權仍有漫漫長路。

昔日有人爭取設女廁,今日有人接手從制度、資源上追求性別平等,女士如廁平權運動仍未完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