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戀印度男】尼泊爾教會邂逅留電郵 成婚八年難忘千人擺酒夜

撰文:黃桂桂
出版:更新:

「如果要用一句說話形容我與老公的八年婚姻,我會說『相愛,然後愈來愈多愛』。」每次說起丈夫,Joanne臉上總會泛起紅暈,笑得見牙不見眼。二人結婚前,Joanne曾擔心雙方家長會反對,更曾一度想:「如果佢屋企人要我跟佢哋宗教,我唔會同佢一齊。」出乎意料地,這段跨種族婚姻毋須跨越一道又一道的障礙,雙方家長輕易點頭贊成。
結婚八年至今,二人甜蜜依舊,Joanne最愛丈夫「重視家庭」,印度男尊女卑,Manik卻願意為了Joanne下廚煮飯,婚後更斷絶與其他女性獨處的機會。有這麼一個體貼的丈夫,Joanne沾沾自喜地說:「我覺得自己冇揀錯!」
攝影:王譯揚、林振華

訪問這天,Joanne剛好在共融館出席「《融異愛》—眾不同Diffability真人圖書館」活動,分享她與印度裔丈夫Manik的愛情故事,與會者大約有二十個。記者甫踏進共融館,下意識地尋找一位穿着印度紗麗裙的華人面孔。這時,一位穿着黃色毛衣、深藍色牛仔褲,配一對白色波鞋的女子走過來跟我打招呼,並給我遞上名片:「少數族裔事工陳嘉儀(Joanne)」。

Joanne在慈善團體內從事少數族裔工作。(王譯揚攝)

藉電郵表白 愛女方夠簡樸

原來Joanne在慈善團體「新福事工協會」做少數族裔青少年的工作,2008年,她因工作在本港一個尼泊爾教會開班,認識了現在的丈夫Manik。「當時很好奇,為甚麼他是印度人,卻會出席尼泊爾教會的活動?於是開始與他聊天。」沒想到二人相當投契,更交換了電郵地址。「當時還沒有Whatsapp,我們就用電郵聯絡。他是一位音樂家,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到處飛,有時來香港便會約我外出。」

對於Manik的追求,神經大條的Joanne竟絲毫沒有察覺。直至2009年2月14日,Manik突然在一封電郵向Joanne告白。他說,他愛Joanne的簡樸,「印度的女生愛穿金戴銀,經常戴得滿手鐲子、戒指,十分誇張。但Joanne不一樣,她很簡單,連耳環也甚少戴。」

Manik情人節當天以電郵向Joanne表白。(林振華攝)

首要雙方家長接納 「如果家人反對就做返朋友」

那次電郵告白後,二人並未正式交往,直至數個月後Manik來港,二人才成為情侶。Joanne起初也擔心,家人不會樂見這段跨種族的愛情。「從事少數族裔工作多年,我見證過不少跨種族婚姻帶來的悲劇,例如之前有個香港女生與尼泊爾男生交往,遭到媽媽的強烈反對,愛得轟烈的她決定與男生私奔,瞞着媽媽到尼泊爾結婚,但也因此與媽媽關係破裂。」Joanne明白,在跨種族婚姻中,雙方家庭的接納是幸福婚姻的先決條件。

第一次帶Manik見父母,Joanne坦言作了最壞打算,「如果家人反對就算,同佢做返朋友。」沒想到家人對Manik十分滿意,她的祖母更對她說:「呢個人好好啊,你嫁畀佢啦!」過完香港家庭這一關,2010年5月,Joanne便跟隨Manik回印度,迎接另一個家庭的考驗。Joanne是基督徒,最擔心雙方有宗教信仰上的衝突,「我當時諗,如果佢哋(對方家人)要我跟佢哋宗教(印度教),我就唔會同佢一齊。」

Joanne跟Manik回印度時,心想:「如果他的家人要我跟他們信奉同印度教,我就不跟他一起。」(林振華攝)

印度擺酒千人宴

出乎意料之外,Manik的家人十分開明,對她很滿意。「我去印度前有人同我講,去到佢屋企如果見到佢媽媽行過要企起身。喺印度嗰陣,我有次同佢侄仔坐喺客廳玩,佢媽媽咁啱行過,我即刻企起身,佢好好咁同我講:『唔使企起身,你坐返低啦!』睇到佢哋好接納我。」Manik的家人甚至第一次見面已認定她作媳婦,更對Manik及Joanne說:「不如你哋今年十二月結婚啦!」

於是他們就在半年內籌備婚禮,為免除宗教矛盾,他們決定在香港行禮,然後再去印度擺酒。「落機第二日,佢屋企人就帶我去訂造嫁衣,佢哋揀咗一塊好貴嘅布,要七千港元一套。」那是一件粉紅色的嫁衣,衣服上鑲滿銀色的珠片,簡樸而不失優雅。他們舉辦簡單的婚宴:第一天是Mendhi Night(曼海蒂之夜),Joanne雙手畫上Henna(印度彩繪),與親友一起享受最後的婚前派對;第二天是婚宴,Manik的家人邀請了一眾親朋戚友出席,千幾個親友由黃昏開始一直唱歌、跳舞、吃飯,直至深夜。

曾以為印度男大男人 原來重家庭又疼妻子

婚後二人定居香港,雖偶有爭執,但Joanne說起丈夫,依然禁不住泛起一絲甜蜜的笑容。「我以前以為少數族裔的男人很大男人、專制、三妻四妾,但現在才明白這些都是誤會,他們其實很注重家庭。」她舉例像換光管這樣的小事,Manik從不讓她換,因為他認為這些粗重工夫應由男人做。「有次我喺廚房煮嘢食,唔小心切親手,佢即刻話:『你唔好再入廚房,等我煮嘢畀你食啦!』佢覺得,你做唔到唔係你問題,而係應該我幫你做。」

在香港,男女間有一兩個相熟的異性朋友,Joanne認為這是正常不過的事,但Manik會避忌,盡量不與異性接觸。「有次他去琴行報名學樂器,他會主動問:『導師是男還是女?』然後指定要男導師,琴行指男導師要過海到港島學,他也寧願花多點時間由九龍去港島,他說不喜歡與異性共處於一個密閉空間。」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深深感動了Joanne。

婚後Manik對Joanne寵愛有加,更會避開與異性獨處的可能性。(林振華攝)

前男友家庭觀念薄弱 印度男重視家庭

Joanne曾經跟港男交往過,她認為Manik的家庭觀念較重。「香港人的家庭觀念比較薄弱,結婚想搬出去住,婚後少見父母。但Manik認為家人之間需要連繫,所以他每天晚上都會與家人視像通話最少一小時。他更愛屋及烏,將我的家人視為他的家人。」Joanne掩嘴笑說,媽媽生日時,Manik練習中文版的「生日快樂歌」,然後在視像通話自彈自唱給她媽媽聽,哄得她不亦樂乎。

Manik愛屋及烏,於Joanne媽媽生日時自彈自唱中文版「祝壽歌」。(林振華攝)

丈夫帶來改變 「我覺得自己冇揀錯!」

到Joanne生日,Manik的家人又會視像通話輪流向她說生日快樂,「我好唔習慣佢哋屋企人嗰種澎湃嘅愛,除咗視像通話,佢哋仲會將自己嘅Whatsapp頭像轉做我張相!」說時她忍不住拍手大笑,「真係好誇張!」但她亦由此明白到,印度人把「家」看得很重要,也不會吝嗇去表達對你的關心及愛。

她說,Manik改變了她。「自出來工作後,少了見父母,但因為與Manik結婚,反而使我和家人的關係更緊密,多了回家探望父母。對於呢個老公,我覺得自己冇揀錯,哈哈!」

Joanne笑言:「我覺得自己冇揀錯!」